Ⅰ 大般涅槃經的介紹
大般涅槃經(梵Mahāparinirvāna-sūtra)漢語拼音Daboniepanjing 佛教經典。亦稱《大本涅槃經》或《大涅槃經》,簡稱《涅槃經》。北涼曇無讖譯。40卷。
Ⅱ 大般涅槃經的目錄
目 錄
大般涅槃經卷第一 壽命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 壽命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 壽命品、金剛身品、名字功德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 如來性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五 如來性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六 如來性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七 如來性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八 如來性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九 如來性品、一切大眾所問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 現病品、聖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一 聖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二 聖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三 聖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四 聖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五 梵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六 梵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七 梵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八 梵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九 梵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 梵行品、嬰兒行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一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二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三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四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五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六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 師子吼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八 師子吼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九 師子吼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 師子吼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一 師子吼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二 師子吼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三 迦葉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四 迦葉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五 迦葉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六 迦葉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七 迦葉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八 迦葉菩薩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三十九 憍陳如品
大般涅槃經卷第四十 憍陳如品
Ⅲ 大涅槃經 南本 北本 什麼區別
我復制的哦
1.北本與南本的緣起
《大般涅槃經》,或稱《大本涅槃經》,或《大涅槃經》,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譯本,其中最大的有北本和南本。
北涼玄始十年(421),天竺三藏曇無讖因沮渠蒙遜之請,在姑臧出譯此經為《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後作四十卷),分作十三品。
此經四十卷本於元嘉七年(430)由北涼地傳至江南建業,時宋京名僧慧嚴、慧觀等因它文言質朴而品數疏簡,遂共謝靈運加以修治,並依法顯譯六卷《泥洹經》增加品目:《壽命品》共出為《序》、《純陀》、《哀嘆》、《長壽》四品,又由原本《如來名品》分出為《四相》、《四依》、《邪正》、《四諦》、《四倒》、《如來性》、《文字》、《鳥喻》、《月喻》、《菩薩》十品,其餘依舊不變,改為二十五品,三十六卷。世稱此為《南本涅槃經》,而以曇無讖原譯本稱為《北本涅槃經》。
2.取南本為藍本
本書的禪解,以南本為依據。其原因有二:一是北本的品目太少,許多內容積聚在一起,不太容易條理清楚地解說明白。二是本經註疏大多以南本為藍本,例如灌頂法師的《大般涅槃經疏》和寶亮法師的《大般涅槃經集解》,為便於讀者對照此諸大德法師註疏來參究,這也是筆者以南本為藍本的重要原因。其實,北本與南本大同小異,區別主要在於前者品目少,後者品目多罷了。
3.增補本經後分的內容
南北本都以<憍陳如品>收尾,寶亮疏、慧遠疏和灌頂疏也都以此而告終。若如此寫《大涅槃經》的禪解有幾大缺憾:一是缺少須跋陀在佛之前入無余涅槃,以酬報佛恩的情景。二是缺少以戒為師,以四念處為住,一切經初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等語的佛最後遺教。三是缺少世尊殷勤二十四反叮嚀大眾「看我紫磨黃金色身」的禪機,以及入涅槃的過程。四是缺少世尊自行舉棺升虛空中在拘屍城四門內外進進出出七匝的禪機。五是缺少應迦葉所請,世尊現二足千輻輪相,如來以大悲力從心胸中火踴茶毗的情景,等等。然而這些內容在《大般涅槃經後分》中全部具足。
後分由大唐南海波淩國沙門若那跋陀羅譯,共約二萬字,分為<憍陳如品余>、<遺教品>、 <應盡還源品>、<機感荼毗品>、<聖軀廓潤品>五個部分,主要講最終遺教、入般涅槃、佛身荼毗、分配舍利。有鑒於南北本大涅槃經頭重腳輕的缺陷,筆者將本經後分增補進來,其中<憍陳如品余>歸到<憍陳如品第二十五>中,另外四品歸納到後分品第二十六內。這樣顯得首尾呼應,更為圓滿無缺。
Ⅳ 哪裡可以結緣《大般涅槃經》我想請經。
南普陀應該有,觀音寺也許也有。我會幫您注意的
Ⅳ 請問佛教的《大般涅槃經》是怎麼樣的經典呢,裡面講述的又是些怎麼樣的內容呢
主要闡述佛性常住不滅,常、樂、我、凈,。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均得成佛。
(這只是簡略介紹,僅供參考,建議自己聽法師講解,或者讀誦體悟。)
Ⅵ 大般涅槃經怎麼樣
《大般涅槃經》是佛陀在人間最後一天所說的了義經,闡述常、樂、我、凈涅槃四德,以及眼見佛性的義理。這部經可以矯正流行的錯謬見解,讓學人避開學佛的誤區,直心進入大乘佛法的堂奧。 《大般涅槃經》不但把全部的佛法重新提示一遍,也針對佛弟子容易混淆的法義,再重點提示,特別高舉涅槃四德: 常、樂、我、凈。這是與蘊處界的無常、苦、非我、不凈不同的。凡夫與外道將涅槃誤認為無常、苦、非我、不凈,將蘊處界誤認為常、樂、我、凈,成就八種顛倒 知見,以致無法解脫。此經將二者之間的區別,做詳細的解說,去掉這八種顛倒知見,自然能夠身證解脫。 真觀老師2012年,六月10日繼續在武漢講《大般涅槃經》。 講解文稿已在《實證佛教通訊》陸續登載: 閱讀下載請通過: 真觀skydrive,open,newsletter,正體或簡體,實證佛教通訊。 此經的講解大概是從通訊第二或第三期開始登載。 https://skydrive.live.com/?cid=f095a47257580ae2&id=F095A47257580AE2%21149#cid=F095A47257580AE2
Ⅶ 什麼是大般涅槃
大般涅槃指的時《大般涅槃經》或者《涅槃經》。《涅槃經》是佛教經典的重要部類之一,有大乘與小乘之分。西晉後出現了幾種不同的大乘《涅槃經》的譯本,其中影響大的主要有三個:
一、東晉義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僧人法顯和覺賢合譯的《大般泥洹經》六卷,但該譯本不是《涅槃經》的全譯,只是譯了原經初分的前五品;
二、北涼玄始十年(公元421年)由著名的譯經師曇無讖在北涼都城涼州(今武威市)所譯的《大般涅槃經》四十卷,該譯本首次將原經的完整面目現於中土世人面前;
三、劉宋元嘉年間(公元424—453年),慧嚴、慧觀與詩人謝靈運等根據上述兩譯本進行改編的《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又稱作《南本涅槃經》。
註:藏譯《大般涅槃經》全譯本是根據漢譯大本的重譯。此外,還有根據梵文譯出的《大般涅槃經》。此經大本和小本的梵文殘篇在日本、中亞等地都有發現,並已刊行。《南本大般涅槃經》還全被譯成英文。
關於此經出現的年代,一般認為是在法顯譯出之前,即3~4世紀之間(另說2~3世紀之間),正當印度笈多王朝興起,佛教受到排斥的時期。產生的地點在今克什米爾地區。
(7)大般涅槃經批發廠家直銷擴展閱讀:
《大般涅槃經》的成經年代:
《大般涅槃經》提及佛將滅時, 有一佛弟子名須跋陀(與佛入滅即涅槃之前,成為佛陀最後一個弟子者同名)因晚年出家, 在佛滅時向眾宣說佛陀生前制很多戒, 感到煩擾,佛滅後就可解脫了。
正其時,迦葉路過聽見,深感佛理有可能被人誤解, 故認為有必要召開結集法與律的全體大會, 共同審議佛所教的法與律。而律藏中的大品亦提及第一次集會,阿難被問何者是小小戒,正好對應此經的第六誦第三節。
本經的最原始部分是在第一次結集時已誦出, 但分析巴利語結構,部分是半摩揭陀語, 故少部分的句子是後世才加入的。這跟巴利經是以口誦記憶,至佛滅四百年才在錫蘭的阿魯維哈羅Aluvihāra石窟被書寫記錄下來相關。
Ⅷ 大般涅槃經不是偽經嗎不把辯別素肉有沒有意識的方法告訴我
大般涅槃經不是偽經。
題主,莫因無知而因為輕飄飄一句話就造如此深重不善業。若真信佛人,應速懺悔。若不信佛的人,不在此處造作大不善業,就在別處造作大不善業,我也就不勸了
我由開解十二因緣法,誠懇堅定信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又由開解金剛經法義,啟般若慧,知世間虛妄,眾生虛妄,一切有為法虛妄非真非實,誠懇定信佛十號功德。由此能解大般涅槃經中佛為菩薩宣說法義。佛所宣說法,初善中善後善,無有顛倒錯謬。
題主,莫做癲狂想,應知,凡夫即便初開智慧,其智慧亦如微塵,而佛智慧,有如大地。而況顛倒眾生無智慧人。
若真信佛人,應如此念:佛所說法,我能解者,決定信受,依佛教導如理作意。我所不解者,是我智慧微薄,還不能接受的,且置且存,我不疑謗亦不議論,我努力聞思修行,增長福慧,願能得解,如法信受,如法修行。
Ⅸ 大般涅槃經說不讓吃肉佛法
佛教提倡吃素,但佛教從來沒有禁止在家佛教徒吃葷腥。
吃素有利於禪定,吃素有利於培養慈悲心,吃素可以減少將來後世的惡緣……好處很多,所以佛經中經常講吃肉的過患,提倡修行人吃素,不殺生。但是,對於在家佛教徒而言,佛教並沒有禁止吃肉的戒律。在家居士能做到不殺生,做到五戒就是合格的居士。
我們常常見到,有些居士吃素,但仍然還是在用毒葯毒殺蟑螂,那吃素還有什麼意義呢?不殺生,比吃素重要。不殺生,是佛教重要戒律,但吃素不吃素,並非佛教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