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一個零售行業的利潤率是多少
一般零售行業利潤率在10-15%,批發業的利潤率一般在3-4%。可根據商品特點和市場情況自行而定,但要搞批發應給下游留有適當的利潤空間。
『貳』 零售業的行業優勢在那裡
1、行業景氣度持續新高,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消費升級和促進內需政策力度加大等因素,使得零售行業持續在較高景氣周期;
2、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百貨以及專業批發市場行業公司的重估價值伴隨著商業地產的增值而提升,並成為重組並購和市場投資估值越來越重要的依據。
3、在經營業績上,商業地產升值,將推動商業地產租金價格上調,從而直接提高相關企業的盈利能力;
4、股權激勵、資產注入等制度變革成為上市公司發展持續推動力。
此為目前零售業的行業優勢。
『叄』 批發業行業優勢誰知道
前瞻網摘要:隨著生產商和零售商向批發環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批發業的發展陷入困境,整個流通體系呈現「兩頭活躍、中間萎縮」的基本格局,「批發無用論」觀點開始盛行。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批發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大中型批發企業達到19482家,年末從業人數達到274.8萬人,實現商品購進額15.76萬億元、商品銷售額17.43萬億元,期末商品庫存額1.21萬億元。從經濟效益來看,2010年大中型批發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72萬億元,創造利潤總額4854.3億元,主營業務毛利率為7.7%。
從世界范圍來看,獨立批發商經歷了先抑後揚的曲折發展過程,最終在社會生產和流通中的地位逐漸趨於穩固。中國批發業不僅將遵循批發發展的一般規律,還會因中國的特殊國情而呈現出更為復雜的發展動向。
隨著商品流通改革進入縱深階段,批發萎縮對流通效率的嚴重製約已經從實踐層面對「批發無用論」做出了否定的論斷,效率與成本將最終取代環節數量成為衡量商品流通渠道環節合理與否的核心指標。我國批發業面臨著與生產環節、零售環節形成以效率為目標的協同機制,重振批發業的重大任務和使命。
前瞻產業研究院批發業研究員高滿表示,批發企業需要解放思想,積極轉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物流設施更好地為生產商和零售商服務,從而提高整體流通效率。同時,政府有關部門也需要糾正對批零結構調整的傳統政策取向,積極引導批發業的改革創新發展。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不明白的地方歡迎追問,望採納謝謝
『肆』 做零售行業有什麼好處
零售行業現狀不是很樂觀,參考《2016-2021年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零售企業從2011年開始就一直面臨著高成本、高競爭、低回報、難擴張等難題,利潤低下,業績下滑,成本卻越來越高,在經濟增長放緩和網購沖擊的背景下,實體零售業更是面臨低增速和企業負利潤的嚴峻挑戰。2015上半年主要零售企業(含百貨、超市)在國內共計關閉121家,傳統零售業出現的「閉店潮」。而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和網路零售進入調整增長期,2013年到2016年,亞洲零售業將拉動全球6%經濟增長。專家預測,2016年,中國電商規模將超過美國。
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31億元,比上年增長14.6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0%。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8999億元,增長10.9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1932億元,增長12.0%。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268621億元,增長10.60%;餐飲收入額32310億元,增長11.70%。
隨著社會的發展,未來消費者將更加註重服務消費,追求購買及使用過程中的服務質量和體驗,更為講求品牌和文化內涵,更加關注食品安全和健康等,消費個性化、便利化、情感化特徵更加明顯。消費結構、消費方式等方面的變化必將促進以提高生活品質為主旨的各種新型零售業態營運而生。
『伍』 零售行業現在發展前景怎麼樣
前景看好,《中國互聯網+零售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網路零售規模還不到1萬億元,僅為0.75萬億元;到2015年時,我國網路零售額已增至3.2萬億元,同比增長31.6%。
新零售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電商自上而下,發揮互聯網企業技術優勢,整合線下零售;一種是實體零售商自下而上,自身供應鏈的整合和科技的運用,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可以充分利用市場資源,提高實體零售業的運營效率。對已觸及天花板的電商企業來說,與線下實體零售業融合也是大勢所趨。
目前來看,新零售將是實體零售業觸底反彈的關鍵,但能否憑此擺脫困境還需等待進一步驗證。無論如何,國內實體零售至少有了新希望。
『陸』 商業零售批發企業行業利潤率是多少
高精零售批發包含很多品種,每一類都不一樣,這主要看你的要了解哪一類。
零售批發:
如服裝:男裝,女裝,運動裝,童裝,這些利潤空間都不一樣!
不要說其它的零售行業了
『柒』 什麼是批發零售業具體是什麼樣的
批發零售業是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決定經濟運行速度、質量和效益的引導性力量,是我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之一。
目前,從宏觀經濟走勢來看,居民收入水平整體上處於較快上升階段。從長遠來看,我國居民消費無論是從總量上,還是從結構上都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這為我國批發零售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中長期宏觀環境。
零售業
①交易對象是為直接消費而購買商品的最終消費者,包括個人消費者和集團消費者。消費者從零售商處購買商品的目的不是為了用於轉賣或生產所用,而是為了自己消費。
②零售貿易的標的物不僅有商品,還有勞務,即還要為顧客提供各種服務,如送貨、安裝、維修等。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加劇,零售提供的售前、售中與售後服務已成為重要的競爭手段或領域。
③零售貿易的交易量零星分散,交易次數頻繁, 每次成交額較小,未成交次數佔有較大比重,這是零售應有的定義。正由於零售貿易平均每筆交易量少,交易次數頻繁,因此,零售商必須嚴格控制庫存量。
④零售貿易受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比較大。零售貿易的對象是最終消費者,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表現為無計劃的沖動型或情緒型。
面對著這種隨機性購買行為明顯的消費者,零售商欲達到擴大銷售之目的,特別要注意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和需求興趣,一定要有自己的經營特色,以吸引顧客,備貨要充足,品種要豐富,花色、規格應齊全。
⑤零售貿易大多在店內進行,網點規模大小不一,分布較廣。由於消費者的廣泛性、分散性、多樣性、復雜性,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要,在一個地區,僅靠少數幾個零售點是根本不夠的。
零售網點無論從規模還是布局上都必須以滿足消費者需要為出發點,適應消費者購物、觀光、瀏覽、休閑等多種需要。
⑥零售貿易必須依靠周轉速度取勝。相對於批發貿易,零售貿易每次交易額小,因此必須注重提高成交率,提高貿易資本的周轉速度,盡可能在同一時間內使貿易資本周轉更快、更有效率,做到薄利多銷,快買快賣。
對企業來說:
(1)企業有自己的經營門店,直接售予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商品和社會集團用於公共消費(如辦公用品、小轎車等)的商品。
(2)企業無門店,通過網上或電話售予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商品和社會集團用於公共消費的商品。
(3)企業對醫院、學校等非盈利機構銷售的中西葯品、醫療器械、教學用品及設備等。總之,零售業的銷售對象是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銷售的商品是以生活消費或公共消費品為主。常見的零售業有百貨店、超市、便利店、專賣店、專業店等以銷售生活消費品為主的企業。
批發業
與零售業相比較, 批發業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①批發業的交易額一般較大。批發業基本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對於批發業而言, 資金較勞動更為重要, 資金問題往往是決定批發商經營成敗的關鍵。
②批發業的商圈比較大。中小批發商業一般集中在地方性的中小城市, 但經營范圍會輻射到周圍地區;大型批發商業往往分布於全國性的大城市, 其經營范圍可以涵蓋整個國內市場, 有些還可以開展進出口業務, 其商業圈還可以突破國界。
③服務項目相對較少。由於批發商業其服務對象主要是組織購買者而非個人消費者, 因此相對而言, 批發業的服務項目要較零售業少, 而著重於通信、儲運、信息、融資等方面, 表現為組織對組織的服務,交易往往具有理性化。
對企業來說:
(1)企業以售給國民經濟各行業用於生產經營、勘察設計、科研試驗等商品為主。
(2)企業以售給批發和零售業、餐飲業和其他服務行業用於轉賣或經營的商品為主,包括售給外貿部門出口或加工後出口的商品。
(3)企業以直接向國(境)外出口的商品和委託外貿部門代理出口的商品為主。批發業的銷售對象是另一個生產經營或轉賣(含直接出口商品)的企業,銷售的商品有生產經營用途,也有生活消費用途。
(7)批發零售業行業價值擴展閱讀:
從事批發零售類的客戶,在我行申請授信,除了要符合總行規定的有關條件外,還須符合以下幾項基本條件:
1.注冊從事批發、零售業務且年檢合格的企(事)業法人;
2.在本地經營期限1年以上,對經營年限不滿3年的要多加關注;
3.具有穩健的經營作風,穩定的供銷渠道和良好的經營記錄,並要提供進銷貨渠道的相關資料;
4.具有真實的銷售背景,所經營商品市場情況比較穩定;
5.最低資本金要求:項目資本金比例要達到35%及以上;
6.通過人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查詢顯示與銀行往來記錄良好,對於禁入類客戶要查明其逾期原因,其中因信用卡年費而造成逾期的客戶可酌情考慮;
7.客戶提供我行認可的擔保,目前只有自有房產抵押和租賃權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