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零售企業一般用什麼方法核算成本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有計劃成本法和實際成本法。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並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於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一)採用實際成本核算
1.科目設置
「原材料」科目用於核算庫存各種材料的收發與結存情況。在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時,本科目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在途物資」科目用於核算企業採用實際成本(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貸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即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本科目應按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的借方登記企業購入的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驗收入庫的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
2.賬務處理
(1)購入材料
由於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庫的時間與付款的時間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會計處理上也有所不同。
(二)採用計劃成本核算
1.設置的科目:材料采購、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
2.賬務處理
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
(1)采購時,按實際成本付款,記入「材料采購」賬戶借方;
(2)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記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購」賬戶貸方;
(3)期末結轉,驗收入庫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的借方,節約差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的貸方。
(4)平時發出材料時,一律用計劃成本。
(5)期末,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
原材料實際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方余額)。
2. 請教圖書批發零售企業庫存商品成本的核算
由於圖書批發業務,量大價不高,最適宜才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核算成本。
假設月初21本書,成本105錢。本月陸續購進1000本,成本2000塊。本月陸續賣出900本,現在你要求剩下的庫存成本
則才用加權平均,本月出庫的單位成本=(2000+105)/(1000+21)=2.0617,所以本月賣出書本的成本=2.0617*900=1855.53。月末庫存量=21+1000-900=121,月末庫存成本=105+2000-1855.53=.....。
3. 小規模零售企業,求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表格(帶公式的EXCEL),謝謝 拜託拜託
不就是建立一個進銷存系統嗎,我這兒有一個現成的進銷存系統,
示意圖如下(共4張)
在<<產品資料>>表G3中輸入公式:=IF(B3="","",D3*F3) ,公式下拉.
在<<總進貨表>>中F3中輸入公式:=
IF(D3="","",E3*INDEX(產品資料!$B$3:$G$170,MATCH(D3,產品資料!$B$3:$B$170,0),3)) ,公式下拉.
在<<總進貨表>>中G3中輸入公式:=IF(D3="","",F3*IF($D3="","",INDEX(產品資料!$B$3:$G$170,MATCH($D3,產品資料!$B$3:$B$170,0),5))) ,公式下拉.
在<<銷售報表>>G3中輸入公式:=IF(D3="","",E3*F3) ,公式下拉.
在<<庫存>>中B3單元格中輸入公式:=IF(A3="",0,N(D3)-N(C3)+N(E3)) ,公式下拉.
在<<庫存>>中C3單元格中輸入公式:=IF(ISNUMBER(MATCH($A3,銷售報表!$D$3:$D$100,0)),SUMIF(銷售報表!$D$3:$D$100,$A3,銷售報表!$E$3:$E$100),"") ,公式下拉.
在<<庫存>>中D3單元格中輸入公式:=IF(OR(NOT(ISNUMBER(MATCH($A3,總進貨單!$D$3:D$100,0))),A3=""),"",SUMIF(總進貨單!$D$3:$D$100,$A3,總進貨單!$F$3:$F$100)) ,公式下拉.
至此,一個小型的進銷存系統就建立起來了.
當然,實際的情形遠較這個復雜的多,我們完全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擴展,那是後話,且不說它.
4. 批發零售企業採用什麼方法核算成本
建議你採用批發形式核算,如果採用零售核算的話,售價如果調整,你必須走調價單,不然庫存總金額肯定不符,採用批發核算,主要把銷售明細數量搞清,月末按每個商品的銷售數量,按進價結轉銷售成本。
5. 商貿批發零售企業的財務處理是如何的
商業企業的核算相對於工業企業來說比較簡單,但其帳簿設置與其他企業差不多,一般要設置總帳,銀行及現金帳,往來明細帳包括應收及應付帳款其他應收及其他應付帳款,三項費用明細帳,庫存商品明細帳,所有者權益帳還有應付工資,應交稅金及其他應交款等
你的帳分得比較輕松,只記了三項費用中的一項費用.
6. 批發企業一般採用什麼方法核算
購進適用進價金額法。結轉銷售成本: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計算本期銷售毛利,並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毛利率計算公式如下:
用毛利率法計算本期銷售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在商業企業較為常見,特別是商業批發企業。同時,採用這種方法,商品銷售成本按商品大類銷售額計算,在大類商品賬上結轉成本,計算手續簡便
7. 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主要有哪些
會計核算方法是指會計對已經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反映和監督所採用的方法,包括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財務報告等具體方法構成。
8. 商業批發零售業的成本核算用什麼方法最好
最簡單的方法,是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據此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
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9.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方法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兩種方法:
1、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
2、進價核演算法 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成本核算主要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企業的成本預測、計劃、分析、考核和改進等控制工作。
同時也對企業的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的正確與否產生重大影響。成本核算過程,是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耗費如實反映的過程,也是為更好地實施成本管理進行成本信息反饋的過程,因此,成本核算對企業成本計劃的實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標成本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好計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記錄;建立並嚴格執行材料的計量、檢驗、領發料、盤點、退庫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動力、工時等消耗定額;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成本核算的組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