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葯品批發企業不許零售葯品,零售企業不許批發葯品
這是根據對葯品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依法進行經營許可的條件決定的。
葯品批發企業是將葯品銷售給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的葯品經營企業,批發企業的經營特點在於購銷葯品的數量大、儲存規模大、銷售去向可實施有效追蹤,而且其銷售客戶均依法應當建有相應的質量保證體系,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能夠對葯品質量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所以GSP規定批發企業的質量控制要點是購銷渠道審核、儲存養護、運輸配送。
葯品零售企業是將葯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的葯品經營企業,它的經營特點是購銷數量小、儲存量少、銷售去向不能實施有效追蹤,而且其銷售對象不一定具備葯品安全、合理使用的基本專業知識,消費者很難對葯品質量進行有效鑒別和選擇。所以,GSP規定零售企業的質量控制要點是確保消費者安全、合理用葯,葯店駐店葯師或專業技術人員必須依法承擔起對消費者合理購葯的質量審核、安全用葯的技術指導職責。
由於核發《葯品經營許可證》及實施GSP認證時,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未對批發企業向消費者銷售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等條件進行審核、認定,也未對零售企業進行規模化經營、儲存葯品等條件進行審核、認定,所以,批發企業不得零售葯品,零售企業不得批發葯品。
2. 葯品批發與葯品零售有何區別
批發不可以零售,零售也不可以批發。批發一般為區域性。批發企業銷售給零售企業
3. 化學葯的發展現狀
據《2013-2017年中國化學原料葯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數據顯示,2006年,化學原料葯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288.81億元,同比增長16.7%;化學葯品制劑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1501.34億元,同比增長14.31%。產品銷售收入方面,化學原料葯工業為1258.50億元,同比增長13.41%;化學葯品制劑工業為1382.54億元,同比增長14.78%。從利潤來看,化學原料葯工業為71.99億元,同比增長17.87%;化學葯品制劑工業為115.05億元,同比增長2.34%,行業發展速度明顯減緩。
2007年,化學原料葯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10.58億元,同比增長18.51%;化學葯品制劑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251.52億元,同比增長14.90%。產品銷售收入方面,化學原料葯工業為201.61億元,同比增長14.31%;化學葯品制劑工業為231.775億元,同比增長14.04%。從利潤來看,化學原料葯工業為11.21億元,同比增長18.35%;化學葯品制劑工業為21.74億元,同比增長30.49%。
2008年1-10月,醫葯製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414.66億元,同比增長26.45%;實現工業銷售產值6110.93億元,增長達到27.66%。其中,化學葯品增長26.21%。
當前,全球制葯市場的版圖正持續從美國朝全球其他新興市場轉移,2010年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七大制葯市場。對於中國,化學制葯行業是極其重要的,化學制葯行業能否長遠可持續發展關繫到整個醫葯行業的發展,雖然當前中國化學制葯行業面臨諸多困難,但隨著國家醫葯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和制葯企業自身實力的增強,以及中國龐大的葯品消費市場,化學制葯業依然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
化學葯在臨床用葯中所佔份額最大,直接受到醫改拉動,新醫改葯品政策推行後,行業的利潤向優勢企業集中,受到醫改拉動的企業和具備仿製葯研發生產能力的企業將成為投資重點。
4. 葯品零售企業和葯品批發企業的區別
呵呵!葯品批發部門就是各地區的國營或私營的醫葯公司下屬的批發站,分為一級站(地區級)、二級站(縣市級),主要負責將葯品批發到各零售單位(包括葯店、醫院、保健站等)!
葯品零售單位就是葯店、醫院葯房、各個區縣街道保健站。各大企業的保健站等!
5. 葯品零售和葯品批發有何區別
零售只能賣給個人,不能賣給銷售單位和醫院診所。
批發只能賣給葯店和醫療機構,不能賣給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