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懷安城豆腐皮的歷史由來
懷安城豆腐皮是懷安縣地方特產之一,與柴溝堡熏肉、馬市口一窩絲餅並稱「懷安三寶」。懷安城豆腐皮歷史久遠,明洪武年間(1392年),豆腐匠武老漢根據自己做豆腐的經驗巧制而成,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軍攻克懷安城,百姓感激闖王為民之政,日以繼夜趕制了一批豆腐皮犒勞三軍,闖王吃後贊嘆不已,從此懷安城豆腐皮名聲大振,久傳不衰。懷安城豆腐皮因當地水質好、做工精細,以薄、鮮、柔、韌、適口性好而著稱,其薄如紙張,清白馥香,價廉物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脂肪、纖維素,還有鉀、鈣、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可以做成各種冷、熱、葷、素菜,醇香爽口,長期食用對人體十分有益。僅懷安城年可生產豆腐皮350萬斤,產品遠銷北京、內蒙古、遼寧等地。
2. 懷安城豆腐皮的工藝特點
豆腐皮系懷安縣城的傳統名產。懷安城的豆腐皮,薄如紙張,筋似皮條,色美味香,價廉物美。用豆腐皮做的各種冷、熱、葷、素菜,其味道之香,真是名不虛傳。據史書記載,懷安城百姓曾用豆腐皮犒勞李自成闖王大軍,李自成吃後贊嘆不已。從此,懷安城的豆腐皮名聲越來越大。懷安城豆腐皮的味道之所以香甜可口,與它的製作過程有關。據行內人講,把黃豆打漿、燒胚、過濾、點漿、舀皮,一鍋豆腐皮就得舀70多張,接著是壓水、扯皮、煮皮,這一連串的工序都是在40℃的高溫下進行的。剛剛從豆腐皮布上扯下來的豆腐皮白生生、筋顫顫,如果把它象手絹那樣揉成一團甩在皮板上,光滑的豆腐皮不會有一絲裂縫,而且都不會掉角,真是筋得難以想像,這也是懷安城豆腐皮的獨到之處。
3. 懷安城豆腐皮的介紹
懷安城豆腐皮是懷安縣地方特產之一,與柴溝堡熏肉、馬市口一窩絲餅並稱「懷安三寶」。懷安城豆腐皮因當地水質好、做工精細,以薄、鮮、柔、韌、適口性好而著稱,其薄如紙張,清白馥香,價廉物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脂肪、纖維素,還有鉀、鈣、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可以做成各種冷、熱、葷、素菜,醇香爽口,長期食用對人體十分有益。
4. 豆腐皮多少錢一斤
一般2.5元左右
各地區不等,質量也有好壞
5. 懷安城豆腐皮的產品銷售
1999年,懷安豆腐皮已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國家質量達標食品」,產品暢銷北京、內蒙古、山西、遼寧及省內等10多個大中城市。
6. 懷安三寶的懷安城豆腐皮
懷安城豆腐皮歷史久遠。明洪武二十年(1392年),築懷安城防邊。新城築成後,縣令下令慶賀三天。城裡的豆腐匠武老漢根據自己做豆腐的經驗,巧制而成豆腐皮。在新城落成典禮的那一天,武老漢的豆腐皮一上市,生意興隆。前來拜師學藝者眾多,武老漢把手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大家。人此,懷安城的豆腐皮便一代代流傳下來。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3月,李自成率軍攻克懷安城。懷安城百姓感激李闖懷安城腐皮來犒勞闖王的大軍。闖王吃後,贊嘆不已,臨行時還帶走不少。從此,懷安城的豆腐皮名聲大振,久傳不衰。
懷安城豆腐皮,薄如紙張,口感筋道,清白馥香,價廉物美。剛從豆腐皮上扯下來的豆腐皮,揉成一團,不會掉角,也不會有一絲裂縫。真是柔軟筋道。這是懷安城豆腐皮的獨到之處。用豆腐皮做成的各種冷熱葷素菜,醇香爽口,名不虛傳。
懷安城豆腐皮極富營養價值。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脂肪、纖維素,還有鉀、鈣、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長期食用,能降低血壓和膽固醇,增強人體對肝炎和軟骨病的防治能力。
懷安城豆腐皮的製作過程較為復雜,把黃豆打漿、澆胚、點漿、舀皮到壓水、扯皮、煮皮,這一連串的工序都是在攝氏40多度的高溫下進行的。某些工序對於溫度、火候的要求近乎苛刻。特別是點漿、舀皮,由於時節、環境的不同,要觀其色,嗅其味才能做出准確的判斷。可見,沒有幾年的經驗和功夫是做不出懷安城豆腐皮的。
現在,懷安城豆腐皮已成為懷安縣大力發展的特色產業之一。僅懷安城鎮從事豆腐皮生產的就有150餘戶,生產的豆腐皮遠銷北京、內蒙古、山西、遼寧及省內10多個大中城市。
7. 懷安城豆腐皮的營養價值
懷安豆腐皮的營養價值也很高。據化驗,懷安豆腐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糖類、脂肪、纖維,還有鉀、鈣、鐵等人體需要的礦物質。長期食用,能降低人體的血壓和膽固醇,增強人體對肝炎和軟骨病的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