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零售企業一般用什麼方法核算成本
材料成本核算方法有計劃成本法和實際成本法。
原材料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過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並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主要材料和外購半成品,以及不構成產品實體但有助於產品形成的輔助材料。原材料具體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燃料等。
(一)採用實際成本核算
1.科目設置
「原材料」科目用於核算庫存各種材料的收發與結存情況。在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時,本科目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在途物資」科目用於核算企業採用實際成本(進價)進行材料、商品等物資的日常核算、貸款已付尚未驗收入庫的各種物資(即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本科目應按供應單位和物資品種進行明細核算。本科目的借方登記企業購入的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驗收入庫的在途物資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在途物資的采購成本。
2.賬務處理
(1)購入材料
由於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庫的時間與付款的時間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會計處理上也有所不同。
(二)採用計劃成本核算
1.設置的科目:材料采購、原材料、材料成本差異
2.賬務處理
差異率=差異額/計劃成本
(1)采購時,按實際成本付款,記入「材料采購」賬戶借方;
(2)驗收入庫時,按計劃成本記入「原材料」的借方,「材料采購」賬戶貸方;
(3)期末結轉,驗收入庫材料形成的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的借方,節約差記入「材料成本差異」的貸方。
(4)平時發出材料時,一律用計劃成本。
(5)期末,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結轉發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額。
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驗收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期初材料成本差異率=期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期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異率
原材料實際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科目貸方余額)。
㈡ 商業批發零售業的成本核算用什麼方法最好
最簡單的方法,是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據此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
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㈢ 批發零售企業採用什麼方法核算成本
建議你採用批發形式核算,如果採用零售核算的話,售價如果調整,你必須走調價單,不然庫存總金額肯定不符,採用批發核算,主要把銷售明細數量搞清,月末按每個商品的銷售數量,按進價結轉銷售成本。
㈣ 零售如何核算主營業務成本啊跪求。
零售如何核算主營業務成本啊?
零售企業平時以售價計算存貨,設置「進銷差價」帳戶,按銷售收入結轉主營務成本,期末按進銷差價率轉銷已銷商品成本。
如:月初庫存商品(售價)100000,進銷差價 20000,(在資產負債表中填80000)
1:本月購入庫存商品進價成本40000 售價為55000 進銷差價 15000
財務處理
借:庫存商品 55000
貸:進銷差價 15000
銀行存款(現金) 40000
2:本月銷售60000,平時已結轉主營業務成本60000,
銷售帳務處理:
借:銀行存款(現金)6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00
同時
借:主營業務成本 60000
貸:庫存商品 60000
3:月末計算進銷差率=(20000+15000)/(100000+55000)*100%=22。58%
本月應轉銷進銷差價=(20000+15000)*22。58%=7903
財務處理:
借:進銷差價 7903
貸:主營業務成本 7903
㈤ 商業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商品零售企業成本核算最常用的方法是:進價法和售價核演算法成本。
2、進價金額核算又稱「進價記賬、盤存計銷」,是以進價總金額控制實物負責人(或櫃組)經營商品進、銷、存情況的一種核算方法。它的核算特點是:商品購進後,登記按實物負責人設置的庫存商品明細賬,只記進價金額,不記數量;商品銷售後,按實際取得的銷售收入,貸記「商品銷售收入」賬戶,平時不結轉商品銷售成本,定期進行實地盤點,查明實存數量,用最後進價法計算並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3、進價法。這種方一般為經營鮮活商品的零售企業所採用。鮮活商品包括魚、肉、禽、蛋、蔬菜和水果等。
4、超市、百貨商場等通常採用「售價法」核算商品成本。
㈥ 商貿企業一般用哪種成本核算方法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兩種方法:
1.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這種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不適用了。
2.進價核演算法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6)批發零售行業的成本核算辦法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
進行成本核算,首先審核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看其已否發生,是否應當發生,已發生的是否應當計入產品成本,實現對生產經營管理費用和產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對已發生的費用按照用途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㈦ 零售業售價金額核算商品成本的核算方法
商品零售業售價金額核演算法的會計處理流程
"庫存商品"帳戶的金額是否為含稅售價的金額,決定於企業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
(一)一般納稅人企業的會計核算
1.進貨的核算。某商業零售企業購進商品一批,對方出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價款100萬元,稅額17萬元。購進商品款項通過銀行支付。該批商品當月到達驗收入庫,進銷差價率為15%,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7%。則:
購進商品支付款項時:
借:商品采購100萬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萬元
貸:銀行存款117萬元
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115萬元〔100×(1+15%)〕
貸:商品采購100萬元
商品進銷差價15萬元(100×15%)
2.銷售收入的核算。若該企業本月實現銷售金額為93.60萬元(含向購買者收取的銷項稅額),收到的貨款已存入銀行。則:
借:銀行存款93.60萬元
貸:商品銷售收入80萬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3.60萬元
3.結轉銷售成本、應抵稅金。在進行上述會計處理的同時,按商品不含稅的售價金額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按上筆分錄的銷項稅額(含稅售價金額與不含稅售價金額之差)沖轉「應抵稅金」科目。
借:商品銷售成本80萬元
貸:庫存商品80萬元
4.結轉進銷差價。月末結轉進銷差價時,仍然採用《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和分攤。本月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月「商品銷售收入」科目貸方發生額×差價率。
假設本題無期初余額,則:
差價率=15÷1115×100%=13.04%。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差價額=80×13.04%=10.43(萬元),會計分錄為:
借:商品進銷差價10.43萬元;
貸:商品銷售成本10.43萬元。
5.結轉利潤。將「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銷售成本」科目余額分別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貸方和借方。
借:商品銷售收入80萬元
貸:本年利潤80萬元
借:本年利潤69.57萬元(80-10.43)
貸:商品銷售成本69.57萬元
6.在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編制資產負債表時,應將「庫存商品」科目借方余額抵減「商品進銷差價」科目貸方余額,然後再與有關項目進行合並,將結果數填入該表的「存貨」項目。本例庫存商品進價成本為30.43萬元〔(115-80)-(15-10.43)〕。
二)小規模納稅人企業的會計核算
若上例中該企業是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徵收率3%),其會計處理如下:
1.
進貨的核算。購進商品時:
借:商品采購100萬元
貸:銀行存款100萬元
商品驗收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115萬元〔117×(1+15%)〕
貸:商品采購100萬元
商品進銷差價15萬元(100×15%)
2.銷售收入的核算。商品銷售收入=92.7÷(1+3%)=90(萬元),應交增值稅額=90×3%=2.7(萬元)。
借:銀行存款92.7萬元
貸:商品銷售收入90萬元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2.7萬元
3.結轉銷售成本:
借:商品銷售成本90萬元
貸:庫存商品90萬元
4.結轉進銷差價。差價率=15÷115×100%=13.04%。
本月銷售商品應分攤差價額=本月「商品銷售收入」貸方發生額×差價率=90×13.04%=11.74(萬元)。
借:商品進銷差價11.74萬元
貸:商品銷售成本11.74萬元
5.結轉利潤:
借:商品銷售收入88.30萬元
貸:本年利潤88.30萬元
借:本年利潤81.39萬元
貸:商品銷售成本78.26萬元(90-11.74)
㈧ 產品銷售成本核算的方法
結轉已售產品生產成本的方法有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及個別計價法等。通常可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已售產品的單位生產成本。
在計算出已售產品的單位成本之後,就可據以算出當期的產品銷售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
產品銷售成本=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產品銷售數量
(8)批發零售行業的成本核算辦法擴展閱讀:
商品銷售成本結轉的方式有分散結轉和集中結轉兩種。
1、分散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逐一計算商品銷售成本,逐筆登記結轉的方式。這種方式計算工作量較大,但能提供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詳細資料。
2、集中結轉方式是按照庫存商品明細賬戶的期末結存數量乘以進貨單價,計算出期末結存金額,然後按大類匯總,在商品類目賬上倒算出商品銷售成本。
並進行集中結轉,不再逐筆計算和結轉每個品種的商品銷售成本的方式。這種方式工作簡化,但不能提供每一種商品的銷售成本。
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
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㈨ 超市等零售業採用什麼成本核算方法核算成本
1、售價核算
優點:計算簡單、方便、直觀
缺點:無法得到毛利;
2、移動加權平均
優點:能到每個品項的當前庫存成本
缺點:管理相對批次簡單,得到的毛利也相對准確;
3、批次
優點:管理精細,在各業務中都可指定發生當前業務的商品是屬於哪個批次的
缺點:管理成本太高;
超市一般是移動加權平均的方法來核算。
㈩ 批發銷售行業成本核算問題~該用什麼方法合理
2008年新所得稅稅法第73條規定:企業使用或者銷售的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中選用一種。計價方法一經選用,不得隨意變更
大多數企業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是按照加權平均法來核算的;結轉存貨發出的加權平均法舉例:
某企業6月份賬面上,庫存商品A的期初余額100件,單價10元/件,金額1000元;6月10號購進200件,單價13元/件,金額2600元;6月20號又購進200件,單價12元/件,金額2400元;則在6月底,該商品的加權平均價=(1000+2600+2400)/(100+200+200)=12元/件;
假設當月銷售了300件,則本月應結轉的該商品銷售成本=300*12=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