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零售企業和批發企業的區別 論文
批發(resale=re+sale)就是買來的東西還要再一次轉售,對象是其他批發商或零售商。
零售的對象就是最終消費者,通過這個環節,商品從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商品實現了其全部價值。
B. 關於零售商想做代理的論文
建議不妨考慮一個沒有風險、 沒有加盟費、沒有壓力、 合法、 倍增、 產品質量高、 產品價格還特別便宜、 銷售額消費額永遠累積、 產品還越來越便宜、 不傷己不傷人、 不愁人脈、 永遠發展的生意, 可以微信交流
C. 急需論文題目是城市零售業發展的現狀和推進對策
試論我國零售業發展的現狀及其趨勢
一、我國零售業發展的現狀
(一)業態層次不齊,差距明顯
20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零售市場長期保持著百貨商店一統天下的單一格局,其市場份額達60%以上。對外開放以來,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和零售市場競爭的加劇,大型綜合超市、超級市場、便利店、專業店、專賣店、家居中心、倉儲商場等新型零售業態得到快速發展,成為中國零售業規模擴大的主要動力。在過去的10年裡,中國零售業走完了國外零售業150年的商業歷程,西方發達國家歷經8次零售革命形成的20餘種業態幾乎全部在中國出現,但是各種新型業態同時出現,沒有時間階段性,且部分業態具有明顯的不足,與國際上通行的標准業態相比有較大的差距。
(二)整體規模偏小,各項成本較高
目前,國內企業的規模擴張更多的是一種外延式擴張,更看重的是網點資源的搶占,規模效益沒有充分體現,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綜合毛利率,但各類經營費用居高不下,導致凈利潤率遠遠低於家樂福、沃爾瑪等國際巨頭。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2004年連鎖零售企業平均利潤率僅為0.85%,連鎖超市百強的凈利潤率為1.22%,而國外連鎖超市平均利潤率為2.22%。過高的運營成本歸因於兩個方面,外部是因為我國物流費用偏高,佔GDP比重的16.7%,而發達國家僅為這個數字的一半;內部因素則緣於銷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國內這方面的成本平均達30%,而沃爾瑪則為16%。商品周轉速度慢、采購配送水平低造成高庫存和斷貨共存等問題。外商的這種規模化優勢和低價銷售策略大大提高其市場佔有率,使國內零售企業市場份額不斷縮小,直接影響國內零售企業市場地位。
(三)管理水平與國際零售業的差距較大
1.我國商業企業的管理還主要依靠傳統管理方式和方法。零售企業的從業人員的素質較低,普遍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而且缺乏高級管理人才,從而導致企業缺乏原始創新。
2.在營銷方面,主要還是依靠購物折價,禮物贈送等促銷方式。而不是以樹立品牌、服務、信譽以及企業整體形象等系統的營銷戰略為主導。缺乏市場細分,在商品組合、服務標准、價格、促銷和店面布置等方面,採用標准化管理不足。
3.尤其突出的是沒有高科技的支持,主要是信息化程度低。企業管理沒有運用現代化的電子信息技術。國外的商業企業以管理信息系統、電子數據處理系統、決策支持系統為核心,形成了以網路為輔助的自動化管理,這與傳統的零售業運作方式截然不同。
4.我國零售業企業的目標市場定位不很明確。市場定位不僅是企業自身的問題,且關繫到整個行業結構、規模結構與空間結構。我國零售業企業由於定位不明確,導致對目標顧客的需求狀況難以准確把握,也難以確認真正的行業競爭對手,因此難以佔領巨大的市場份額,從而難以形成具有自己企業特色的競爭優勢。
二、從世界零售業的發展態勢分析我國零售業的發展趨勢
(一)信息化
從我們前面對我國零售業現狀的分析可以得出,與國際零售企業的高科技、高信息化相比,我國零售業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是信息化程度低。在我們加入WTO後,企業運作趨於國際化,首要解決的問題是縮小與國際零售業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此外利用電子商務可以加速零售業的國際化步伐,利用互聯網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的形象、品牌、經營特色,其中的問題主要是加強和加快信息系統建設。把企業內部的信息流整合起來,以內部信息化的基礎應對電子商務,還要通過加大資金投入,改善企業信息基礎設施條件,建立起連通企業內外的計算機網路,實現對企業各種資源的科學化管理,同時加強對外聯系。此外,建立商業信息系統(MIS)、商品供貨系統(GOS)和決策支持系統(DSS),使企業在經營活動中能及時整理分析各類信息,並根據准確商業信息對市場進行超前預測和預警預報,避免經營活動的盲目性,保證商品質量,降低經營成本,提升零售企業科學管理的水平。
實現信息化的過程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不僅需要網路技術人才,更需要既懂得電子商務又熟悉零售運營的復合型人才。復合型商務人才是零售業信息化的必備條件之一,然而,我國傳統的經營管理人員雖然經驗豐富,但卻不熟悉網路技術知識。另外,公眾的認識不足,對電子商務所涉及的技術、基礎設施網路狀況以及能為消費者帶來的收益缺乏了解,這也構成了電子商務推廣的障礙。如何盡快培養、引進相關人才,是我國零售業信息化發展的當務之急。
(二)品牌化
即形成零售企業的品牌效應,利用自己卓越的品牌資產帶來競爭優勢。主要是零售企業要在商品質量和組合、服務內容和標准等方面,形成統一的企業品牌形象,特別是在服務標准化方面實現高層次化。因此,在外資大舉進入我國零售業的形式下,我國的大型零售企業應該充分發揮自己在長期經營中所形成的信譽優勢,採取各種措施,樹立本企業良好的企業品牌、服務形象、環境和職工形象,使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全面提高。我國零售業在培育服務品牌資產時應該考慮以下四個戰略觀點:
1.差異化。具有良好服務品牌的現代零售企業應注重創新,即創建與其他競爭者相區別的服務品牌關系,從而加深顧客心目中的服務品牌印象。2.提升現代零售企業聲譽。為顧客開發重要並具有價值的服務。3.建立情感聯系。企業應試圖超越服務的邏輯和經濟層面,因為顧客的核心價值往往是超越常規邏輯的。4.將服務品牌內部化。在服務品牌創建過程中,員工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搞好內部營銷是實現服務品牌內部化的關鍵。
(三)集團化
由於零售業是規模經濟效應最為明顯的行業之一,零售渠道價值的鞏固和增強對規模有著強烈的依賴性。研究表明,零售商規模經濟效應的存在使得零售商業績與規模之間呈現「S」型曲線函數關系,表現為當零售商的門店規模達到一臨界點時,其經營業績可以實現快速上升。這種利潤增長特徵在沃爾瑪、家樂福等零售商的發展過程中得到過有效驗證。
商業企業集團是指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的母子公司為主體,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組建的企業聯合體。實施零售集團化不僅可以提高資本總量,消除業務重疊和較高經營成本,而且還可以在經營管理、技術開發、信息共享資源配置等諸多方面產生規模經濟效益和協同效應,迅速發揮整體優勢。
目前全球零售企業的規模已經由傳統的單店經營轉向連鎖經營,競爭方式也轉向集約化,從而以規模化、連鎖經營方式、實施低價策略佔領我國消費市場,形成絕對成本優勢。所以我國的零售企業要想成為國內消費市場的主導力量,就必須通過擴大規模,增強資本和自身實力,為與國際性零售企業進行公平競爭提供了可能性,而且集團化經營為降低成本尋求規模效應提供了可能性。此外,隨著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復雜程度的提高,零售企業通過資本融合組建零售企業集團,利用各自的優勢,實現大批量采購,從而降低成本。
加強與外商「聯姻」,培植自己的產業集團。根據入世的有關條款,中國承諾:入世後,將立即允許外商擁有所注資公司49%的股份,兩年後即可擁有50%的股份;中國入世兩年後,外國銀行亦將被允許同中國企業一起介入部分流通領域;五年後允許中國私營企業介入部分流通領域;中國將給予部分外商分銷權等等。憑中國零售業的現狀和企業的競爭力,無以抗衡,所以,可以採取變通的方式加強與WTO成員國知名國際商業集團「聯姻」。在這方面中國零售業有著與世界零售巨頭合作的經驗,但以後要變被動為主動,通過這種形式緩沖沖擊力,並充分利用該渠道使我國產業集團的產品進入跨國連鎖經營和特許經銷網路。
(四)國際化
即實現我國零售企業的跨國經營。包括獨資經營和合資經營兩種方式。據統計,截至2004年底,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集團,在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國已經開設了1600多家分店。該集團2004年全球銷售額就突破了2,852億美元,沃爾瑪至2005年已連續5年排在世界500強的首位。日本在國外的零售企業,已經佔到日本在國外開設企業總數的41%左右,國際化傾向明顯。法國、荷蘭、中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零售企業也紛紛實施國際化戰略,並收效顯著。
WTO的成立和地區性自由貿易協定的出台使得各國貿易壁壘和障礙逐漸減少,對於國際投資的管理和限制逐步放寬,這有利於利用跨國投資和采購,也為零售企業跨國經營提供了機遇。在外資企業「跑馬圈地」,加速進入中國市場的同時,中國零售企業應加快資產重組的步伐,以合資、兼並、收購、控股等方式對眾多的同行企業進行集中和戰略性調整,組建一些零售業的巨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結群而御,打造零售業的「航空母艦」,以轉守為攻,積極應對。
現代傳播促進了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的流動和融合,消費信息流行、傳播極快,人們的消費觀念、生活方式、購買方式和習慣等正在逐步趨同,使得人們的消費需求可以通過國際化的零售業態、銷售方式得到滿足。國際消費需求的趨同化發展也促使我國零售企業實現國際化經營。
根據我國零售企業的實際狀況,國際化經營投資方式一般採取合資經營。即我國的零售企業資本與當地國家企業資本合股,各方共同經營、共負盈虧、共擔風險。這種方式投入少,風險小,享受優惠多,而且合資經營把外資和內資利益捆綁在一起,外資風險小,可以獲得內資的幫助。
綜上所述,針對我國與國際零售業相比存在的業態層次不齊、整體規模偏小、管理技術和管理水平差距偏大等諸多問題,今後,要想有效參與國際化競爭,提升民族產業的綜合實力,信息化、品牌化、集團化、國際化是中國零售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D. 有關商品流通 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的核算方法的論文
主要方向是商品進銷差價法
E. 求一篇「關於各種零售業態的研究」畢業論文
某小型超市的倉儲管理研究
摘 要
近幾年我國零售業發展突飛猛進,但貨物存儲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特別是一些社區小型超市,本文從倉庫管理理論的觀點出發,主要論述了小型超市在運用倉儲管理理論上的特點與改進。
本文首先通過引言大概介紹了超市商品存儲管理,通過倉儲管理來改善超市賣場貨物堆存的混亂場面,提高商品周轉率,減少貨損貨缺,有利於提高超市商品存儲效率。在通過超市概述和成都零售市場的概述,結合案例,提出小型超市倉儲管理空間利用率低,設備技術等水平底.商品過期和缺貨現象嚴重等問題,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然後通過第三章訂貨、小型超市商品存儲基本方法,淺談怎麼改變小型超市存儲方法。最後介紹了盤點的程序和注意事項,企業經營成果及盈虧必須經由盤點作業才能檢驗。可以說,它是衡量超市經營好壞的最標準的尺度,通過存儲和盤點以期改善超市存儲現狀,獲得經濟效益。
關鍵詞: 小型超市,倉儲管理,商品存儲,盤點。
目 錄
摘 要 1
目 錄 2
第一章 引言 3
1.1 問題的提出 3
1.2 論文研究內容、目的、意義 3
第二章 某小型超市貨物存儲管理 5
2.1 超市概述 5
2.2 成都市零售市場概述 6
2.3某超市概況 6
2.4某小型超市倉儲問題及解析 7
2.4.1 空間利用率低,存在安全隱患 8
2.4.2 商品過期和缺貨現象嚴重 8
2.4.3 倉儲管理設備技術等水平底 8
第三章某小型超市貨物存儲建議 9
3.1 訂貨 9
3.2 某小型超市商品存儲基本方法 10
3.3 某小型超市的盤點作業 12
第四章結 論 15
總結與體會 16
致 謝 詞 17
【參考文獻】 18
第一章 引言
1.1 問題的提出
眾所周知,中國消費市場是世界上潛力最大,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零售業銷售額年年遞漲,如圖1.1所示。隨著競爭日趨激烈,零售商業企業獲取超額利潤的時代已經結束。據保守估計,中國超市的平均缺貨率為9.9%,遠高於國外同行水平,每年因暢銷商品未能及時上架銷售導致的損失就高達830億元。商品缺貨研究直接反映出中國零售市場供應鏈效率低下、運營水準不高的現狀。從管理學角度看超市倉儲存儲貨成本,是超市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核心成本, 即超市的存儲貨負擔只要下降幾個百分點,就能夠急劇地提高其利潤。可見超市企業的倉儲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一環,它關繫到整個超市的成敗。商品信息反饋不及時,預測不精確.導致存儲貨結構、周期不夠合理,給企業造成了多餘的物流成本。越來越多的超市管理人開始意識到倉儲管理的重要性。
圖1-1 中國零售業銷售額圖(中國零售網)
1.2 論文研究內容、目的、意義
本文主要論述超市中商品存儲管理的理論、方法和運用。在研究倉庫的一般管理理論的基礎上,結合當代零售行業的商品管理倉儲經驗,總結適應於中小型超市的商品存儲管理方法。
本文研究處於這樣一種環境中的超市商品存儲管理:店面既是賣場又是倉庫,類似於便利店的小型超市,是以滿足顧客便利性需要為主要目的的零售業態。營業面積在 100—200 平方米之間,店址通常位於住宅區附近,深入居民區長時間營業,小型超市天天開門,並且經營方便商品的周轉快,但是種類有限。這類商店營業時間長,主要滿足顧客的不時之需, 而商品的價格則相對高些。然而,它們卻滿足了一種重要的消費需要:經銷消費者日常生活必需的、購買後迅速消費的商品。
這類超市在我國城鄉佔有相當的比例,非常具有研究的普遍、現實意義。立足於倉儲管理活動的一般作業流程和方法,通過對某超市倉儲活動產生的數據的分析,重點分析了某些商品的訂購策略、存儲管理活動,提出改善超市商品存儲管理的方法。以期通過超市商品存儲管理,改善超市賣場貨物堆存的混亂場面,提高商品周轉率,減少貨損貨缺,有利於提高超市商品存儲效率。為超市營造良好的賣場環境,改善服務質量以提高超市經濟效益和增強競爭能力。文秘雜燴網 http://www.rrrwm.com
F. 跪求論文提綱 我國零售業發展-以蘇寧為例
我也寫的類似的,就是例子不一樣
G. 跪求 「零售行業供應鏈管理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論文內容
零售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戰略研究
[摘要]零售企業應當根據經營的商品類型選擇相應的供應鏈管理戰略,對功能性商品應當採用效率型供應鏈,對創新性商品應當採用反應型供應鏈,以實現供應鏈與商品類型的戰略匹配。
[關鍵詞]零售企業 效率型供應鏈 反應型供應鏈
作為一種集成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供應鏈管理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將由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的顧客所組成的供應鏈連成一個整體的管理模式。目前,我國的眾多零售企業對供應鏈管理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運作層面上,沒有將其看成是企業戰略實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只有通過對供應鏈管理進行戰略性思考,結合商品類型來構建供應鏈以獲取戰略匹配,才能使我國零售企業的供應鏈管理實施產生質的飛躍。
一、效率型供應鏈和反應型供應鏈
供應鏈主要有兩類功能:物流功能和商流功能。供應鏈的物流功能是指以最低的成本將原材料加工成零部件、半成品、產品並將它們從供應鏈的一個節點運送到另一個節點;供應鏈的商流功能是指對市場需求做出迅速反應,確保以合適的產品在合適的地點和時間來滿足顧客的需求。物流功能和商流功能都需要一定成本,兩者構成供應鏈的總成本,其中物流成本主要包括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配送等費用,商流成本則包括供過於求時的商品降價損失、供不應求時的缺貨損失,以及由此而喪失的潛在顧客收入。一般意義上的供應鏈是在物流和商流這兩個功能間的權衡,即反應能力與效率、成本水平之間進行權衡。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供應鏈趨向於盡量縮短響應時間以滿足不斷變化的用戶需求。在這種基於時間的競爭中,要求供應鏈運作模式與市場需求同步,不僅響應速度要快,而且要反應得柔性靈巧。供應鏈反應能力可用供應鏈完成以下任務的能力來度量:即是否能對需求的大幅度變動作出反應;是否能滿足客戶較短供貨期的要求;是否能向客戶提供較多品種的產品;是否能提供創新的產品;是否能為客戶提供高水平的服務。供應鏈擁有的上述能力越多,供應鏈的反應能力就越強。然而反應能力的提高也必須付出成本增加的代價。
效率型供應鏈是以實現供應鏈的物流功能為主要目標,即以最低的成本將原材料轉化成零部件、在製品和成品,並最終送至消費者手中。效率型供應鏈面對的市場需求、產品特性和相關技術具有相對穩定性,因而供應鏈上的各節點企業可以關注於獲取規模經濟效益、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生產、運輸、庫存等方面的相關費用,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產品成本。反應型供應鏈則以實現供應鏈的商流功能為主要目標,即對市場需求變化做出迅速的反應,這類供應鏈所提供的產品,其市場需求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或者產品生命周期較短,或者產品本身技術發展很快,或者產品需求的季節性波動很強。反應型供應鏈需要保持較高的市場應變能力,實現柔性生產,從而減少產品過時和失效的風險。供應鏈戰略便是在供應鏈的反應能力和效率水平之間的平衡,零售企業一旦確定供應鏈戰略之後,強調反應能力的供應鏈必須將其所有的職能戰略設計用來提高其反應能力,而強調效率水平的供應鏈,則必須讓所有的職能戰略都用來為提高效率做貢獻。
二、零售企業商品類型與供應鏈戰略的匹配
零售企業的商品類型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的特性劃分為功能性商品和創新性商品。功能性商品是指那些用以滿足基本需求、生命周期長、需求穩定且邊際收益較低的商品,例如超市銷售的各種日用百貨、冷凍冷藏食品、常溫加工食品等。功能性商品的生命周期長、需求穩定並可准確預測,從而使供求可以達到近乎完美的平衡,這使市場調節變得容易,其商流成本可以忽略不計,零售企業可以集中幾乎全部精力來降低物流成本,通過與上游供應商的密切合作,加速庫存周轉,及時補充存貨,採取高效率低成本的采購,對供應商的選擇側重成本和質量,根據市場預測保證均衡有效地滿足顧客的需求,實現整條供應鏈的庫存最小化和效率最大化。顯然,功能性商品要求效率過程,經營此類商品的零售企業應當採用效率型供應鏈。
創新性商品是指在設計或者服務等方面創新的商品,這些商品能夠帶來較高利潤,但是由於其生命周期短暫和商品的多樣化,需求卻很難准確預測,並且大量仿製品的出現會削弱創新商品的競爭優勢,企業不得不進行一系列的更加新穎的創新,從而使需求更加具有不可預見性。創新性商品具有的高度市場不確定性,增加了供求不平衡的風險,因此其主要成本是商流成本而非物流成本,需要零售企業根據市場的變化快速靈活地響應顧客需求。顯然,創新性商品要求靈敏反應的過程,經營此類商品的零售企業應當採用反應型供應鏈。如果零售企業經營的商品是功能性商品卻採用反應型供應鏈,或者經營的是創新性商品卻採用效率型供應鏈時,其供應鏈戰略就發生了根本性的錯誤,這時就需要重新設計供應鏈。
三、零售企業供應鏈管理戰略的實施
首先,識別零售企業的商品需求特性。我們可以從商品的生產周期、需求可預測性、商品多樣性以及市場導入期與服務的標准等方面來識別商品的需求特性。一般來說,功能性商品的生命周期較長(兩年以上),創新性商品的生命周期較短;功能性商品的品種較少,創新性商品的品種較多;功能性商品的需求預測偏差較小,創新性商品的預測偏差較大;功能性商品的平均存貨率較低,創新性商品的平均存貨率較大;功能性商品的市場導入期較長,創新性商品的市場導入期較短;功能性商品的利潤貢獻率較低,創新性商品的利潤貢獻率較高。利用這些判別標准可以有效地識別商品的需求特性。
其次,實施零售商品類別管理。零售商品類別管理是指零售商以某一商品類別作為戰略經營單位進行管理,集中精力傳遞和實現消費者的價值,以取得更好的經營績效。具體來說,零售企業對經營的所有商品按類別進行分類,確定和衡量每一類別商品的功能、收益性、成長性等指標,並將商品類型區分為功能性商品和創新型商品。在此基礎上,結合考慮各類商品的庫存水平和貨架展示等因素,制定商品品種計劃,對整個商品類別進行管理,提高顧客的服務水平,實現整個商品類別的整體收益最大化。
最後,按照商品類型分別採用相應的供應鏈戰略。對於功能型商品應當側重於降低物流成本,採用效率型供應鏈,實施有效客戶反應(ECR)系統。從提高商品供應的效率入手,與上游供應商和製造商之間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相互協調的供應模式,零售商總部利用POS系統提供的商品銷售信息,以及對銷售量的預測,利用電腦輔助訂貨系統向供應商訂貨,由供應商或區域配送中心向各零售商店提供即時補貨,拉動製造商進行產品生產,形成銷售和配送的同步運轉,共享物流設施和倉庫資源,降低配送成本,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流通環節可能產生的各種浪費。對於創新型商品應當側重於降低商流成本,採用反應型供應鏈,實施快速反應(QR)系統。從提高顧客響應的速度出發,與供應鏈各方建立戰略夥伴關系和合作機制,採用EDI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實現供應鏈各節點企業的分工協作和信息共享,縮短商品的設計和生產周期,實施JIT生產方式,進行多品種中小批量生產和高頻度小批量配送,降低供應鏈的庫存水平,迅速地滿足顧客的個性化和定製化需求,提高整個供應鏈的反應能力。
H. 批發業與零售業各有什麼特點舉例說明論文
⑴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①舉例論證(例證法)事實論據記敘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道理論據 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④比喻論證 比喻在說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③聯系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