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社會上的餐飲行業景氣嗎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餐飲業發展經歷了起步階段、數量型發展階段、規模化發展階段和品牌建設階段,初步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經營方式連鎖化、品牌建設特色化、市場需求大眾化、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的發展新格局。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餐飲行業出現了大規模的結構調整,高端餐飲企業開始走親民路線,而中低端餐飲企業則更多地走進了社區,連鎖企業配送中心、社區早餐服務網點、主食廚房等在大眾化餐飲服務企業蓬勃發展,更多趨向於本色化經營,而且更加註重飲食本身的健康、營養和搭配。 2008年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增速繼續領先。假日經濟的方興未艾、會展等商務活動的日益增加及價格上揚,共同推動了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持續快速增長。2008年,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5403.9億元,比上年增長24.7%,同比加快5.3個百分點,分別高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增速3.1個和3.2個百分點。 到2013年,全國餐飲業將保持年均18%的增長速度,零售額達到3.3萬億元;培育出地方特色突出、文化氛圍濃烈、社會影響力大、年營業額10億元以上的品牌餐飲企業集團100家;全國餐飲業吸納就業人口超過2500萬人;在全國大中城市,建設800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16萬個連鎖化、標准化的早餐網點,規范一批快餐品牌,初步形成以大眾化餐飲為主體,各種餐飲業態均衡發展,總體發展水平基本與居民餐飲消費需求相適應的餐飲業發展格局。 中商情報網發布的《 2009-2012年中國餐飲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國家商務部、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中國各省市餐飲協會、國民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商情報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基礎信息以及各省市相關統計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我國餐飲業的供給與需求狀況、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競爭格局、行業發展環境等進行了分析,並對幾種新型餐飲業態、餐飲業的發展預測與建議、國內外著名餐飲企業的經營管理、重點城市的餐飲業現狀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本報告是賓館酒店、餐飲企業、經營餐飲的相關企業和單位以及計劃投資於餐飲行業的企業和投資者等准確了解目前中國餐飲市場發展動態,把握餐飲行業消費現狀與趨勢,制定市場策略的必備的重要決策參考資料。
2. 我想寫個關於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的調研分析文件,要去些企業跑,請各位才人幫我例個分析提綱和思想
我不明白你要分析的內容是什麼,你總要有個分析的主旨。分析有很多類型的,市場營銷,消費者心理學,小商品市場管理,區域戰略等等,太多的方面了。一般這些都需要分析到一些經營的數據,所以你首先要了解這些企業的一般性經營數據(因為內部的一般不會公開的),通過這些數據就可以看出很多問題,然後根據這些問題,選出對自己有作用的,然後統一調研,論證自己的主旨,或者叫觀點。理論結合實際調研來說明自己的思想。
3. 餐飲服務為什麼還歸商務局管
1.商務局負責商務領域擴大消費;
2.商務局制定商貿服務行業規劃、標准;推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發展;
3.商務局承擔批發、零售、餐飲、家政、美容美發、婚紗攝影、洗染等商貿服務行業管理工作;
4.商務局指導流通企業改革發展和餐飲業、內資直銷業、老字型大小及社區商業發展以及流通領域節能降耗工作;
5.商務局負責典當、內資融資租賃試點企業的監督管理;
6.商務局承擔商貿服務行業統計、市場運行監測。
因此通過職責來看餐飲服務也歸商務局管理
4. 服務業與商業的區別
服務業
服務業概念在理論界尚有爭議。一般認為服務業即指生產和銷售服務商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的集合。服務業繳納的流轉稅,一般以營業稅為主。
在國民經濟核算的實際工作中一般將服務業視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包括除了農業、工業、建築業(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細分為1、農業,2、采礦業,3、製造業,4、電力、燃料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5、建築業等五大實物商品生產部門)之外的所有其它十五個產業部門。即,
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
3、批發和零售業
4、住宿和餐飲業
5、金融業
6、房地產業
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8、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
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10、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
11、教育
12、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
13、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14、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15、國際組織
服務業與其它產業部門的基本區別是,服務業生產的是服務產品,服務產品具有非實物性、不可儲存性和生產與消費同時性等特徵。
服務業和第三產業在日常應用上是有區別的。一般地,通過國民經濟具體產業部門如農業、工業、建築業等來描述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時,就採用「服務業」;通過國民經濟產業發展層次如第一次產業、第二產業等描述國民經濟產業部門時,就採用「第三產業」。
商業
商業,一般指商業企業,是指從事貨物批發、零售等商業經營活動的企業及企業性單位,包括以貨物批發、零售為主,兼營工業生產的企業及企業性單位。流轉稅納稅方面,商業企業繳納增值稅及其附加稅。
服務業特別說明:
1、服務業有服務產業和服務事業之分。以增值為目的提供服務產品的生產部門和企業集合叫服務產業;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提供服務產品的政府行為集合叫服務事業。
2、旅遊業不是嚴格意義上相對獨立的服務業部門。除旅行社活動隸屬於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下的服務業小類外,其它如旅遊設施建設、旅遊餐飲、旅遊住宿、旅遊購物、旅遊文化、旅遊產品開發等活動均分屬於其它產業部門范疇。這與流行使用概念有明顯差別。
5. 餐飲業裡面開展電子商務存在的問題有那些~
「民以食為天」,由於進入門檻低,餐飲業一直是一個紅火的行業。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從事餐飲業的人員越來越多,據統計當前中國城鎮擁有餐館300多萬家,1999年銷售總額達3199.6億。但是整個餐飲行業贏利的企業只佔40%,能保本的企業佔30%,剩下的30%的企業則是虧損。
餐飲行業競爭激烈,贏利企業佔比低主要是由於供應鏈采購系統中間成本高和餐飲企業營銷方式落後。首先,供應鏈采購系統中間成本高。一般中小型的餐飲企業在采購時全靠中間商,並且存在采購員的回扣問題,原料從產地到餐館之間的價格差距幾乎達到3-8倍。 又由於自2003年10以來,我國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餐飲企業成本越來越高;但由於餐館數量多,競爭激烈,企業不敢隨意提高價格。這使得餐飲業的平均利潤越來越低,有的餐館雖然生意很好,卻不賺錢;出現餐館頻繁轉讓的現象。在現代企業競爭力不斷強調供應鏈物流管理時,餐飲業這個古老的行業更需要在供應鏈采購創新上下工夫,從而降低中間成本,而開展電子商務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好方式。
其次,我國餐飲業目前的營銷觀念還很陳舊,經營者對消費者需求的了解還很不足。所以經營者只是憑感覺猜測消費者需要什麼,而消費者對吃的變化是非常快的。同時,消費者也處於非常被動的地位,只能在餐館做什麼的基礎上去選擇自己所吃的東西。同時餐館與餐館之間消息非常閉塞,餐館經營者之間關於信息,管理經驗,廚師、服務員招聘,以及餐館買賣的溝通非常少。因此開展網上營銷對於拓寬傳統的經營方式,提高競爭力有很大的意義。
一、餐飲業適合發展電子商務的特點
餐飲業給人的印象是一個較古老的行業,而電子商務則是新興發展的一項科技含量高的技術。但是如果研究餐飲業的特點,則可以發現,這一傳統行業具有適合運用電子商務技術的特點。
第一,中國餐飲業以中小企業為核心,其中的國有成分只佔1%多,所以大部分的餐飲老闆都希望通過電子商務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快餐業是對技術最敏銳的現代餐飲業,隨著技術、配方、設備和人才的引入,每年以遞增20% 多的營業額在高速發展。技術革新的財富效應對眾多傳統餐飲企業的刺激很大,大家都在尋求一種安全、穩定、綠色、快捷的增值方式,
第二,電子商務從本質上來說是服務經濟,而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都沒有其它行業比餐飲業更精通服務經濟的。服務業的顯著特點就是經營方式靈活,一切以客戶為中心,二者可以說是異曲同工。綠色營銷作為一種新型的營銷觀念,是電子商務的重要特徵,也逐漸為現代餐飲業所接受和重視。綠色營銷要求餐飲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在引進環保設備的同時,積極開展餐飲電子商務,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綠色環保、受眾面廣及與其他旅遊服務配套的特點,達到環保效益、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
第三,餐飲業是個大的小行業。大就大在民以食為天,小就小在它遍及大街小巷,就餐方式多樣,經營機制靈活,價位豐儉由人,個性化特點體現得非常充分。電子商務是一種柔性化定製、個性化服務的生產方式,二者具有經濟學意義上的同構性。特許經營、連鎖店、品牌效應、電子物流配送等都是電子商務的強項,正因為餐飲的分散,才特別適合於網路的聚集,所以餐飲業不僅適合發展電子商務,而且有可能成為最先贏利的行業。
二、電子商務在餐飲業中的運用措施
電子商務技術在傳統的餐飲行業中的運用,對餐飲企業具有變革性的作用。首先,電子商務中供應鏈技術的運用可以大大降低餐飲企業的采購成本。其次,電子商務中網路營銷的實施可以為餐飲企業提供廣闊的顧客渠道。第三,物流技術的運用可以為餐飲企業拓展銷售的模式。
下文分析在餐飲業中運用電子商務技術措施。
第一, 將科技引進餐飲業,實現烹飪技術的現代化。這在以連鎖經營為主要特徵的現代快餐業中體現得非常明顯,比如,利用自動控制設備控制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利用電子收銀機來提高銷售服務的准確率和速度,利用國際互聯網進行遠距離的信息傳輸,利用點菜機為顧客提供方便准確的服務,利用計算機軟體系統幫助顧客進行營養分析並指導顧客消費。科技產品的應用水平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餐飲企業的競爭實力。實現烹飪技術的現代化,從根本上講是實現烹飪工藝的標准化,如老產品的改造和新產品的創新、加工工序的重新設計、新型調味料的開發和應用、現代化加工設備的開發和使用、溫控時控量控功能的設備應用等等。電子商務首先強調的就是技術含量和標准化建設。
第二,加強餐飲行業的網路化建設,特別是餐飲網站的建設。連鎖經營是現代餐飲業的主要標志,是餐飲企業實現跨區域大規模擴張的有效辦法,是餐飲電子商務實現的良好形式。因為餐飲企業的產品「腿短」,不能夠像其他工業企業那樣採用批發、零售、直銷等多種銷售渠道把產品銷往全國甚至全球,只有藉助外開店才能實現跨區域大規模擴張的目的。反之,只有建設好餐飲行業的網路,這種連鎖經營方式的采購、外賣、配送才能順利進行。同時,大力加強餐飲網站的特色建設,廣泛開展宣傳、廣告、訂購、咨詢、投訴、法律救濟等服務,並藉助這一運行平台,達到提高整個餐飲行業網路化層次的目的。
第三,注重餐飲行業的品牌建設和特色經營,提升餐飲業的文化品位和網路餐飲的文化特色。要搞電子商務,必須提高餐飲業的文化品位,摒棄傳統餐飲業低層次的服務方式,走特色美食文化之路。有了自己的網站或有了自己的虛擬店面,不能只是簡單地介紹飯店的地址、訂座電話或幾張炒菜圖片,一定要突出餐飲的深層次服務,如企業精神、特色菜餚、休閑、文化娛樂、在同行業中的特色優勢、投訴處理、意見反饋甚至互動交流。總之,餐飲業要觸網,最重要的是要提升它的特色文化品位,重點定位在培養各階層顧客對品牌的忠誠度上,處處體現出企業對客戶的「愛心、歡樂、潔凈、美味」的體貼;同時,也要兼顧網路文化的特點,讓消費者能在網路上產生聞其香、誘其色、順其意、進其餐、醉其眠的感覺。
第三,在餐飲的物流(采購、分撿、保鮮與配送)環節嚴格把關,實現電子商務的一體化服務。如前所述,餐飲業的成本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問題就出在采購、分撿、保鮮與物料配送環節上。大市場不了解,小市場被壟斷,加之保鮮、運輸,一轉再轉,物流成本自然就很高。藉助電子商務,實現電子物流,在餐飲物料的選購面上市場廣闊,信息靈通,下單方便快捷,配送(含分撿、保鮮、運輸等)上可交與第三方物流代理,在溫度技術、保質期、物料需求的預測、進發貨時間等,都有了安全、穩定、綠色的保障,對餐飲企業做大做強、出特色出效益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第四,藉助電子商務手段,由專業協會引導,加強信息的交流與共享,由行業競爭走向戰略聯盟。目前許多企業是同行冤家,老死不相往來,餐飲企業更不例外,過分強調自己的經營特色實際上是排斥同業間的友好合作。其實,大可不必如此。電子商務的一大特點就是可以共享信息資源,共享消費客戶。我們可以辦好專業性的網路平台,在餐飲專業協會的引導下,各餐館應加強信息的交流與共享,實現由行業競爭走向戰略聯盟,將中國的餐飲企業在世界做大做響。
第五,加強餐飲行業的電子商務人才培養。人才一直是制約餐飲行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瓶頸。沿習傳統慣例,餐飲業進入門檻較低,人才素質普遍偏低,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懂信息技術的人更是鳳毛麟角。我認為一定要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旅遊專業學校、烹飪專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學校在這方面要對專業做相應的調整,讓懂信息技術的人懂餐飲,讓懂餐飲的人通網路經營,讓復合型的人才去順應市場發展的潮流,做到觀念創新、決策創新、激勵創新,消除家族觀念、親情關系和家族勢力對企業發展的不利影響。沒有現代化的經營人員,就沒有現代化的餐飲業。
第六, 與文化旅遊、休閑娛樂等其他服務行業配套發展,充分發揮網路服務的開放性和包容性。搞餐飲電子商務不能孤軍奮戰,必須與文化旅遊、休閑娛樂等其他服務行業配套發展,充分發揮網路服務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6. 其他商服用地與批發零售用地有什麼區別
你好 很高興解答 你問題有瑕疵吧 其他商服用地指除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商務金融用地以外的其他商業、服務業用地。包括洗車嘗洗染店、廢舊物資回收站、維修網點、照相館、理發美容店、洗浴場所等用地。
批發零售用地屬於商服用地一種,主要用於商品批發、零售的用地。 包括商嘗商店、超市、各類批發(零售)市場,加油站等及其附屬的小型倉庫、車間、工場等的用地。
7. 餐飲屬於第幾產業
餐飲歸屬於服務業,是第三產業
8. 餐飲行業怎麼樣啊
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餐飲業發展經歷了起步階段、數量型發展階段、規模化發展階段和品牌建設階段,初步形成了投資主體多元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經營方式連鎖化、品牌建設特色化、市場需求大眾化、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的發展新格局。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餐飲行業出現了大規模的結構調整,高端餐飲企業開始走親民路線,而中低端餐飲企業則更多地走進了社區,連鎖企業配送中心、社區早餐服務網點、主食廚房等在大眾化餐飲服務企業蓬勃發展,更多趨向於本色化經營,而且更加註重飲食本身的健康、營養和搭配。
2008年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增速繼續領先。假日經濟的方興未艾、會展等商務活動的日益增加及價格上揚,共同推動了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持續快速增長。2008年,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15403.9億元,比上年增長24.7%,同比加快5.3個百分點,分別高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批發零售業零售額增速3.1個和3.2個百分點。
到2013年,全國餐飲業將保持年均18%的增長速度,零售額達到3.3萬億元;培育出地方特色突出、文化氛圍濃烈、社會影響力大、年營業額10億元以上的品牌餐飲企業集團100家;全國餐飲業吸納就業人口超過2500萬人;在全國大中城市,建設800個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和16萬個連鎖化、標准化的早餐網點,規范一批快餐品牌,初步形成以大眾化餐飲為主體,各種餐飲業態均衡發展,總體發展水平基本與居民餐飲消費需求相適應的餐飲業發展格局。
中商情報網發布的《 2009-2012年中國餐飲市場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國家商務部、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烹飪協會、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中國各省市餐飲協會、國民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商情報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基礎信息以及各省市相關統計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我國餐飲業的供給與需求狀況、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競爭格局、行業發展環境等進行了分析,並對幾種新型餐飲業態、餐飲業的發展預測與建議、國內外著名餐飲企業的經營管理、重點城市的餐飲業現狀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本報告是賓館酒店、餐飲企業、經營餐飲的相關企業和單位以及計劃投資於餐飲行業的企業和投資者等准確了解目前中國餐飲市場發展動態,把握餐飲行業消費現狀與趨勢,制定市場策略的必備的重要決策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