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固定資產折舊有哪些方法最常用的哪幾種
年限平均法(特點: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的折舊額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公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 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一般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值平均攤銷)
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每月月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4.年數總和法(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公式: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最常用第一種!年限平均法
❷ 個體戶應採用什麼折舊方式
你好!
個體戶應採用平均年限法(直線法)計提折舊。
僅供參考 , 祝事事順利 , 望採納不勝感激!
❸ 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哪些分別怎樣操作的呢
1.年限平均法(特點:將固定資產的應計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壽命內,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的折舊額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壽命】*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2.工作量法(根據實際工作量計算每期應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
公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 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雙倍余額遞減法(一般應在固定資產使用壽命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凈值平均攤銷)
公式: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每月月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4.年數總和法(指將固定資產的原價減去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
公式: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是用來生產產品的,也是有成本的。它的價值,就是他的成本,需要計入到產品的成本中去。需要攤銷。這就是固定資產為什麼要計提折舊的原因。
但是,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他的成本攤銷的期限不應該僅僅是一年,而是他的使用期限。因此需要合理估計每個期限要攤銷的成本,這就是每年的折舊額和攤銷額。如果在購買時直接全部攤銷,則當年費用很高,利潤減少,而以後年度利潤高估。這都是會計所不允許的。
固定資產的一個主要特徵是能夠連續在若干個生產周期內發揮作用並保持其原有的實物形態,而其價值則是隨著固定資產的磨損逐漸地轉移到所生產的產品中去,這部分轉移到產品中的固定資產價值,就是固定資產折舊。
產量法的依據是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主要是受其使用量影響,其合理性取決於三個條件:
(1)固定資產的每期用量波動較大;
(2)固定資產使用期內的產出的每期用量波動較大;
(3)固定資產服務潛力的下降與其使用程序密切相關。如果符合這三個條件,產量法是最符合配比原則的。反對產量法的人認為,估計固定資產的產出量比估計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更加困難,而且很難考慮功能損耗因素。
採用產量法折舊,折舊費用是一項變動成本,而不像直接法的折舊費用那樣是固定成本。
固定資產的產出量可以用機器小時或產量(如汽車的行駛里程)來衡量。
(3)批發零售折舊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加速折舊方法在理論上有其合理性:
首先,固定資產的凈收入在使用期是遞減的。固定資產在前期效能高,創造的收入也大。同時,固定資產的大部分投資者在投資初期會加大對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
其次,固定資產的維修費用逐年增加。
再次,未來凈收入難於准確估計,早期收入比晚期收入風險小。
最後,加速折舊法考慮了無形損耗對固定資產的影響。
因此採用加速折舊方法的優點有:
①最初幾年工作效能高,收入大,相應的折舊費用大,符合成本與收入的配比原則。同時,早期多提折舊也符合謹慎性原則。
②通過提高折舊水平可及早收回投資,即可減少無形損耗,通貨膨脹帶來的投資風險。
③可以用遞減的折舊費抵補遞增的維修費,使企業利潤在正常生產年份保持穩定。
④可以加快固定資產設備的更新,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刺激生產和經濟增長,從而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⑤折舊具有「稅收擋板」的作用,由於遞延了稅款,企業可以獲得一筆無息貸款。這是政府鼓勵投資,刺激生產,推動經濟增長的一種政策性舉措。
❹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哪幾種最常用的是哪一種
平均年限法(直線折舊)
2.工作量法
3.雙倍余額遞減法
4.年數總和法
常用的平均年限法吧。(雙倍余額遞減法 和年數總和法又稱加速折舊法。)
找了一下有關折舊方法的計算你看一下:
1.平均年限法
平均年限法又稱為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計算的每期折舊額均是等額的。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1-預計凈利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月折舊率
上述計算的折舊率是按個別固定資產單獨計算的,稱為個別折舊率,即某項固定資產在一定期間的折舊額與該固定資產原價的比率。通常,企業按分類折舊來計算折舊率,計算公式如下: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原值-預計殘值+清理費用)/該類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
某類固定資產月折舊額=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12
某類固定資產年折舊率=該類固定資產年折舊額/該類固定資產原價×100%
採用分類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計算方法簡單,但准確性不如個別折舊率。
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雖然簡單,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提供的經濟效益不同,平均年限法沒有考慮這一事實。又如,固定資產在不同使用年限發生的維修費用也不一樣,平均年限法也沒有考慮這一因素。
因此,只有當固定資產各期的負荷程度相同,各期應分攤相同的折舊費時,採用平均年限法計算折舊才是合理的。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可以彌補平均年限法只重使用時間,不考慮使用強度的缺點,計算公式為:
每一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第一工作量折舊額
3.加速折舊法
加速折舊法也稱為快速折舊法或遞減折舊法,其特點是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年限的前期多提折舊,後期少提折舊,從而相對加快折舊的速度,以使固定資產成本在有效使用年限中加快得到補償。
常用的加速折舊法有兩種:
(1)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在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一期期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額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
年折舊率=2/預計的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月折舊率
這種方法沒有考慮固定資產的殘值收入,因此不能使固定資產的賬面折余價值降低到它的預計殘值收入以下,即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到期的最後兩年,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預計凈殘值後的余額平均攤銷。
例如:某企業一固定資產的原價為10 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預計凈殘值200元,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折舊,每年的折舊額為:
雙倍余額年折舊率=2/5×100%=40%
第一年應提的折舊額=10 000×40%=4000(元)
第二年應提的折舊額=(10 000-4 000)×40%=2 400(元)
第三年應提的折舊額=(6 000-2 400)×40%=1 440(元)
從第四年起改按平均年限法(直線法)計提折舊。
第四、第五年的年折舊額=(10 000-4 000-2 400-1 400-200)/2=980(元)
(2)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也稱為合計年限法,是將固定資產的原值減去凈殘值後的凈額和以一個逐年遞減的分數計算每年的折舊額,這個分數的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使用年數的逐年數字總和。計算公式為: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折數總和
或:年折舊率=(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100%
月折舊率=年折舊率÷12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月折舊率
仍以前例來說明,若採用年數總和法計算,各年的折舊額如下表:
原值-凈殘值每年折舊額累計折舊
年份尚可使用年限變動折舊率
(元)(元)(元)
159 8005/153 266.73 266.7
249 8004/152 613.35 880
339 8003/151 9607 840
429 8002/151 306.79 146.7
519 8001/15653.39 800
由上表可以看出,年數總和法所計算的折舊費隨著年數的增加而逐漸遞減,這樣可以保持固定資產使用成本的均衡性和防止固定資產因無損耗而遭受的損失。
❺ 折舊的幾種方法,謝謝,要全哦,做大題目的,最好有例子講解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折舊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等。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1-預計凈殘值/原價)÷預計使用年限
=原價×年折舊率
【例題9】甲公司20×9年2月1日購入需要安裝的設備一台,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設備價款為117萬元(不含增值稅)。購買過程中,以銀行存款支付運雜費等費用3萬元。安裝時,領用材料7.02萬元,支付安裝工人工資4.98萬元。該設備20×9年3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甲公司對該設備採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零。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20×9年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為( )。
A.9萬元 B.9.9萬元 C.11萬元 D.13.2萬元
【答案】B
【解析】20×9年該設備應計提的折舊額=(117+3+7.02+4.98)÷10×9/12=9.9(萬元)。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該項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P104【例5-5】甲公司的一台機器設備原價為800 000元,預計生產產品產量為4 000 000個,預計凈殘值率為5%,本月生產產品40 000個;假設甲公司沒有對該機器設備計提減值准備。則該台機器設備的本月折舊額計算如下:
單個折舊額=800 000×(1-5%)/4 000 000=0.19(元/個)
本月折舊額=40 000×0.19=7 600(元)
3.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期初固定資產凈值×2/預計使用年限
最後兩年改為年限平均法
【例題11】某台設備賬面原值為200000元,預計凈殘值率為5%,預計使用年限為5年,採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年折舊。該設備在使用3年6個月後提前報廢,報廢時發生清理費用2000元,取得殘值收入5000元。則該設備報廢對企業當期稅前利潤的影響額為減少( )元。(單選)
A.40200 B.31900 C.31560 D.38700
【答案】B
4.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額=(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年折舊率用一遞減分數來表示,將逐期年數相加作為遞減分數的分母,將逐期年數倒轉順序分別作為各年遞減分數的分子。
P105【例5-7】沿用【例5—6】,採用年數總和法計算的各年折舊額如表5—2所示:
表5—2 折舊的計算 金額單位:元
年份 尚可使
用年限 原價-凈殘值 年折舊率 每年折舊額 累計折舊
第1年 5 1 152 000 5/15 384 000 384 000
第2年 4 1 152 000 4/15 307 200 691 200
第3年 3 1 152 000 3/15 230 400 921 600
第4年 2 1 152 000 2/15 153 600 1 075 200
第5年 1 1 152 000 1/15 76 800 1 152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