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介紹通遼
地級市
中國東北
面積:3212平方公里
機場:通遼機場
電話區號:0475
火車站:通遼站、通遼西站
㈡ 求對巴林左旗的介紹要具體漂亮
巴林左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北部,大興安嶺山脈向西南延伸處,西遼河支流烏爾吉倫河中上游地段,內蒙古高原向東北平原的過渡地帶上。地理坐標為東經118°44′-119°48′,北緯43°-48°48′之間。東與阿魯科爾沁旗為鄰,西南兩面與巴林右旗接壤,北與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交界。總面積6644平方公里,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林東鎮位於旗境中部。全旗轄2個蘇木、7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65個嘎查村、10個社區,總人口35.8萬人。
巴林左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林東鎮,城區人口7.2萬,城南即遼代都城臨潢府遺址。巴林左旗是"富河文化"的發祥地,大約五千餘年前就有人類活動。十世紀,契丹建立遼,在此建都--上京臨湟府,一時成為遼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清順治五年(1648年)建旗,隸屬昭烏達盟。民國時期屬熱河特別區,解放後復屬昭烏達盟,曾為昭烏達盟所在地,1983年撤盟改市制,改屬赤峰市。
一、綜合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初步核算,全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0.2%,增幅同比加快1.7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71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21.29億元,增長34.8%;第三產業增加值10.72億元,增長19.5%。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從所佔比重看,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27.4:42.4:30.2調整到今年的23.3:51.0:25.7,第二產業提高8.6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比重達到45.9%,提高7.6個百分點。在第三產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訊業和金融保險業占第三產業的比重分別比上年提高5.8和0.13個百分點。從增長速度看,第二產業達到34.8%,分別高於第一、三產業30.3和15.3個百分點,居三產業之首。從貢獻情況看,在地區生產總值增長中的20.2%中,第二產業貢獻了12.2個百分點,分別高於第一、三產業10.8和5.6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全旗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二、農業
糧食產量喜獲豐收:全旗農作物播種面積160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15.5萬畝,增長2.9%;經濟作物播種面積44.5萬畝,下降6.7%。全旗糧食總產量4.52億斤,增長73.8%。其中,穀物產量3.74億斤,增長96.3%;豆類產量0.22億斤,下降31.3%;薯類(折糧)產量0.56億斤,增長48.8%。經濟作物產量也大幅增加,油料產量0.084億斤,增長134.3%,甜菜產量0.35億斤,增長318%,蔬菜產量1.9億斤,增長10%。 畜牧業生產再上新台階:牧業年度家畜存欄 160.3萬頭只,增長8.6%; 其中大牲畜存欄13.65萬頭,增長36.2%,羊存欄125.1萬只,增長8.4%,生豬存欄21.5萬口,下降2.7%。從效益指標來看,牲畜純增率、出欄率和良改率分別達到8.6%、42.1%和96.2%。能繁殖的母畜達到73萬頭只,占牲畜存欄的比重45.6%。全年肉類總產量3.37萬噸,增長5.6%,其中:豬牛羊肉產量2.43萬噸,下降3%,羊毛產量 872噸,山羊絨產量154噸,禽蛋產量1.83萬噸,牛奶產量0.94萬噸。 林業生產穩步發展:全年完成人工造林合格面積3萬畝。山杏林面積達到154.6萬畝,結實面積95萬畝。山杏核產量達到4000噸。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全年機耕地面積120萬畝,機播面積96.5萬畝,機收面積19.1萬畝,分別增長4.3%、1.6%、12.4%;農牧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8.54萬千瓦,增長10%。
三、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生產大幅增長:全部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9.15億元,增長31.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6.53億元,同比增長34.6%,規模以下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62億元,增長22.1%。從比重情況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佔86.3%,規模以下工業企業佔13.7%;從增長情況看,規模以上企業高於規模以下企業1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成了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主要產品產量為:鉛精礦含鉛量2.43萬噸,鋅精礦含鋅量7.13萬噸,鉛錠1.01萬噸,鐵礦原礦量25.17萬噸,氧化鋅6.58萬噸;蒙茸膠囊12.5萬盒,笤帚2600萬把,供電量2.5億千瓦時。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提高。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及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企業實現利稅和利潤大幅增長,效益明顯增強。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5.82億元,增長24.8%。實現利潤總額4.84億元,增長26.4%。工業企業綜合效益指數333.32,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提高30.47點。 建築業實現快速發展:全旗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15億元,增長59.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9.45億元,增長73.7%,其中,城鎮投資完成20.65億元,農村投資完成5.3億元,房地產投資完成1.4億元,城鄉50萬元以下項目投資完成1.3億元,鄉集體及其他投資完成0.8億元。 投資結構優化,第二產業投資明顯增強。全年城鄉50萬元以上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7.35億元,增長82.9%,增幅位於全市第一位。其中,第一產業投資6.86億元,增長86.8%;第二產業投資12.75億元,增長138.2% ;第三產業投資7.74億元,增長30.6% 。在總投資中,第二產業投資比重佔46.6%,比上年提高個10.8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比重佔43.5%,比上年提高7.7個百分點。
五、交通和郵電通訊業
運輸承載能力增強:全年累計完成公路貨運量85 萬噸,貨運周轉量5844萬噸公里;公路客運量210.7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2000.2萬人公里。 郵電通訊能力明顯提升: 全年完成郵電通訊業務總量4797萬元(不包括網通公司業務總量),增長15.8%。全旗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42302門。電話用戶發展到32759戶,下降1.6%,其中,住宅電話29213戶,下降1.56%,小靈通用戶發展到17754部,增長10.9%。計算機寬頻網用戶達到4759戶,增長73.9%。全旗行動電話用戶達到10.3萬部,增長41.0%。
六、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6億元,增長19.9%。按銷售地域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7.57億元 ,增長21.7% ;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49億元,增長16.1%;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零售額9.26億元,增長20.5%,餐飲業完成零售額1.34億元,增長18.9%,其他行業完成零售額0.46億元,增長10.8%。
七、金融和保險業
金融機構存貸增加: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3.7億元,比上年增長33.0%,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7億元,比上年增長23.8%。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89億元,比上年增長32.2%。國家銀行凈投放貨幣3.98億元,比上年增長37.0%。 保險事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1、財險:全年承保數量266579戶,保險業務保費收入1307萬元,增長172.9%,各種財產保險承保額18.98億元,支付財產險賠案992件,支付財產險賠款725萬元,未決案74件,未決賠款金額39萬元;2、人險:全年實現保費收入3544萬元,短期險賠款116萬元,生存、養老、死傷醫療、年金退保給付金額1198萬元,其中死亡、傷殘、疾病醫療給付金額166萬元。
八、財政
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全年財政收入累計完成4218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23.9%,比上年增收15588萬元,增長58.6%,增幅同比提高3.4個百分點,其中,地方財政收入累計完成18593萬元,增長98.5%,上劃中央稅收收入完成19007萬元,增長38.9%,上劃自治區稅收收入完成2480萬元,增長60.1%。地方財政支出74785萬元,比上年增支19913萬元,增長36.3%。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學技術穩步發展:年末全旗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250人,增長11.8%。全旗舉辦各類適用技術培訓班230期,接受培訓的農牧民達5萬人次。全年簽定自治區級以上科技成果3項,申請專利5項。年內簽訂技術合同6項。 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推進,高中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全旗普通高中在校學生8462人,職業高中在校學生3139人;初中在校生15042人,初中入學率為99 %;小學在校生22723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普通初中輟學率1.22%,小學學生輟學率為0。高考上線率38.04%(本科),比上年降低1.63個百分點。入學人數1990人,比上年增加200人,其中考入清華、北大2人。 中小學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全年普通中小學新增校舍面積7631平方米,危房比例控制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中小學校計算機擁有量達到1307台,圖書藏量51.13萬冊,電子圖書藏量22750冊。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穩步發展:年末全旗擁有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文化場所各1個,烏蘭牧騎、少年兒童體育學校、遼史研究辦公室等文化服務組織各1個;擁有調頻台19個,中波台1個;電視轉播台20個,有線電視網路20個。全旗有線電視通播4.3萬戶。全年共舉辦大中型群眾文化活動133次,其中,農村牧區103次。 醫療衛生條件日益改善:年末全旗擁有鄉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30個,其中,醫院24個。年末醫療衛生機構擁有病床625張,其中,農村牧區擁有病床323張。全旗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974人,其中執業醫師439人。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進展順利,自願參加農牧民266603人,參合率達88.6%,275人獲得國家計劃生育獎勵扶助。 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年內組織了春節網球、門球、千人長跑比賽;中國象棋、蒙古象棋選拔賽;和右旗舉辦了網球、乒乓球友誼賽;組織了赤峰市、克旗、左旗籃球友誼賽;組織了 「環保杯」職工網球團體賽。成功承辦了巴林左旗健元鹿業杯首屆城區職工運動會,設有排球、中小學廣播體操、田徑、拔河四個大項十六個小項,共有21個代表隊,參賽運動員達5100多名,是建旗以來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群眾體育盛會。
十一、市場物價
市場物價大幅上漲。受食品價格等結構因素上漲的影響,市場物價漲幅明顯加快,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3.7%,同比上漲3.7個百分點,其中:消費品價格指數為104.0%,同比上漲4個百分點,服務項目價格指數為101.7%,同比上漲1.7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指數為98.4%,下降1.6個百分點,在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中,食品價格指數為114.7%,上漲14.7個百分點,漲幅居首,也是推動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明顯回升的主要原因。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總指數為105.9%,同比上漲5.9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103.1%,同比上漲3.1個百分點。
十二、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能力增強。加大了林東鎮煙塵治理力度,拆除原東方熱力公司4台32噸位鍋爐,合並到新城熱力公司,使新城熱力公司新增20噸即可代替原東方熱力公司32噸位鍋爐的取暖面積,減少耗煤6000噸,減排SO2105.1噸,集中供熱面積達120萬平方米。取締226家餐飲、16家洗浴行業原煤散燒爐灶,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進一步改善。嚴格行使環境保護第一審批權,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從源頭上控制新污染源的產生。加強水源地管理,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 生態保護與建設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面積6.82萬畝。完成水土保持16.9萬畝,打深井95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65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1萬畝。
十三、人民生活
居民收入明顯增加:全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39元,同比增加1367元,增長18.8%;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793元,增加561元,增長17.4%。 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全旗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6917元,增加1025元,增長17.4%。農牧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22元,增加137元,增長7.7%。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1%,比上年下降1.68個百分點,農牧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42.4%,比上年上升0.47個百分點;年末城鎮居民現住房人均使用面積25.9平方米,增加0.5平方米,農牧民人均居住面積19.6平方米,增加0.18平方米。 職工工資明顯增長:全年在崗職工工資總額35341萬元,增長22.5%。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16923元,增長18.8%,其中國有職工年平均工資18329元,增長23.6%;城鎮集體職工年平均工資14706元,增長17.9%;其他職工年平均工資13159元,增長3.8%。
十四、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
社會福利發展取得新成效:年末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624張,收養471人,發放救助金61.23萬元,分散供養五保老人1287人,發放救助金115.83萬元。社會救助工作進一步加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748人,發放救助金820.3萬元;農村牧區最低生活保障15839人,發放救助金624.6萬元,退伍軍人的生活和就業得到妥善安置。 社會保險事業實現新突破:年末全旗共有6.8 萬農牧民參加了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510名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5680名離退休職工及遺屬參加了離退休費社會統籌,20554名職工參加了醫療統籌,發放醫療費1586萬元,全年養老金收入9100萬元,發放基本養老金6592萬元,養老金積累9247萬元。
十五、人口和就業
人口保持較低增長:全年人口出生率11.08‰,死亡率5.53‰,自然增長率5.55‰。年末總人口35.8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98人。 就業人員增加:年末全旗從業人員達20.01萬人,增長4.9%,其中,單位從業人員2.05萬人,下降0.5%,城鎮私營個體就業人員0.94萬人,增長3.3%,鄉村從業人員17.02萬人,增長5.7%。 培訓能力增強:全年開辦15期創業培訓班,培訓合格人數380人,新創造崗位數393個。培訓下崗失業人員及農民工技能培訓分別為805人和4827人。社會就業新辦實體15個,新安置人數59人。全旗新增就業人數133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2%。 省際通道至林東連接線公路工程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國道305線並連接林東鎮和國道303線,是巴林左旗的重要出口路,在巴林左旗公路運輸網中起著主骨架作用,是該地區商品、物資運輸的主動脈。該項目的建成,對發揮其在項目區的主骨架作用,開發礦產資源和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集錫國道、集通鐵路以及縱橫交錯的旗鄉級公路四通八達,林東鎮也成為赤峰與錫林郭勒盟、通遼市及霍林河礦區的交通樞紐。
編輯本段旅遊
巴林左旗文物古跡繁多,古文化遺址273處,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個。巴林左旗現存沉眠博大的遼上京遺址,交相輝映的南北二塔,氣勢恢宏的召廟石窟,峰巒迭嶂、環境幽雅的祖州、祖陵,全國獨—無二的遼代石屋等名勝古跡多處,建有以遼代考古和草原風光為中心的旅遊區多處,如召廟旅遊區、遼祖州旅遊區、洞山旅遊區、烏蘭壩森林生態旅遊區、古冰川遺跡——冰臼群等,1997年發現的奇異冰川遺跡--冰臼群,屬國內外罕見,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具有較高的考古價值,同時也是旅遊佳地。
編輯本段歷史
巴林系蒙古語譯「要塞」,「哨所」、「軍寨」之意。 漢代為匈奴左地,唐代隸屬松漠都督府。契丹建立政權後,選定當時"負山背海,天險足以為固"的現林東鎮南郊建都,稱上京臨潢府,從公元918年到1125年遼亡的200多年歷史上,這里是遼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金滅遼後,先為臨潢總管府,後並入北京路。元代先屬應昌路,後歸全寧路,隸屬於中書省,是特薛禪後裔魯王世襲領地。明初屬全寧衛,後為兀良哈境,屬朵顏衛。明代嘉靖年間元太祖十八世孫蘇巴海始創巴林部。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分封諸之蕃牧地時定旗地域為巴林左翼旗、巴林右翼二旗。清順治五年(1648年)設治所,定名為巴林左翼旗。 民國時期,屬熱河特別行政區,1924年建林東設治局,1932年建林東縣,轄巴林左右二旗農區。1933年本旗淪陷,建偽巴林左翼旗公署。1945年8月,本旗解放。1948年6月建立人民政權——林東行政委員會,同巴林左旗政府並存,實行蒙漢分治。1947年,蒙漢政權合並,建巴林左翼旗人民政府。新中國建立後更名為巴林左旗,此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