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廠家批發 > 宜興釉陶批發廠家

宜興釉陶批發廠家

發布時間:2021-07-10 03:17:31

⑴ 有沒有人知道宜興市丁蜀鎮汞煜陶瓷廠對外加工是不是真的

全國各地的手工活分很多種的,就像義烏的小商品,琳琅滿目,你會做什麼,有什麼專業,比如義烏飾品的九字針,彎鉤,掛圈,點鑽,折紙盒,包裝,組裝玩具,襪子包裝,都是簡單的,能拿回家做的,商貿城的單子趕貨,一般只能在當地做,有一點廠里的大單子能長期發遠的地方做,看你能不能找到了,當然也有人是新手的,不會做,可能是在別的地方幫別人做事的,想自己出來找點活,自己干,想自己賺大錢,想法是好的,能力跟不上,做不好產品,廠家挑貨,還說人家不好的大有人在,奉勸你千萬別眼高手低,看別人做的挺好,能賺錢,這不代表你也能賺錢,現在活不好找,很多都是轉來轉去沒利潤了,這行業前幾年還能賺點錢,現在不行了。一般營業執照是廠家的,那就是廠,帶個廠字,營業執照不好辦,都是要有廠房,有生產線才能辦到的,而且環保部門,消防都是要驗收的,你說的這個廠實力應該不小。

⑵ 宜興餐具瓷器批發市場具體地址謝謝了

陶瓷市場有賣的,或者去精陶廠問問看

⑶ 宜興青瓷的宜興青瓷廠

­夢回宜興青瓷廠
撰文/ 吳國濤
低矮的長條型屋子,整齊平行排列,三條一組。每組間隔一小段立著一根煙囪,伴隨著電線桿伸向泛黃的天空。這些生產陶瓷的屋子前,二十多個年輕人,分成三排,或拿鼓或拎鑼,在照相機前庄嚴留影……
時間流逝整整半個世紀,照片上留下似指甲劃過的痕跡,草地、天空連成一色泛著微黃。這是宜興青瓷廠最原始的記憶,時間定格在1961年7月1日,宜興青瓷復燒成功的日子。
這像是一場很長很長的夢。夢境圍繞著這座瓷廠與所屬的時代,緩緩展開、延續。夢里的人物事跡與感情糾葛,都清晰可見。誰也不曾料到,夢境會在90年代戛然而止。
夢被驚醒。又走過十年,走在丁蜀鎮的某條巷子,上了些年紀的居民,還擁有著夢里的片段。當年瓷廠與工人的輝煌與榮耀,若遠若近,若即若離……
余輝未散,瓷廠的守望者,收拾夢境的碎片重整旗鼓。從此,宜興青瓷夢有了續篇……
復興
從哪個方面看,斷代都存在著特殊性,與充滿神秘的恐懼感。要解讀這種特殊性,釋放這種恐懼,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是斷了近800年的藝術。
不得不對宜興人表示欽佩,僅僅二十幾號人,能夠跨越800年的歷史,尋找青瓷的足跡。在不斷摸索中,將青瓷復燒成功,且屢創紀錄。

「恢復青瓷是有原因的,斷了快800多年,為什麼就這個時候恢復?」一位見證宜興青瓷廠誕生至鼎盛的老人,抿著沾滿白鬍茬的下巴說。
老人叫周銀清,70歲,最初參與青瓷恢復者之一。老人的短發已經花白,額頭爬滿皺紋。宜興青瓷主要在丁蜀鎮,這里與周銀清擁有相似經歷的老人還有不少。如現年73歲的鄒洪妹,65歲的瞿根年都是較早進入青瓷廠的員工。
幸而,記憶穿越時空依然清晰。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范圍考古工作展開。在宜興丁蜀鎮,考古發現了數量眾多的青瓷遺址,涉及范圍廣,時間段包括晉、唐、宋,甚至西周。證實了許多關於宜興為原始青瓷與青瓷的繁盛之地。1958年,全國輕工業廳長會議在南京召開,期間傳達了周總理特別指示,大致意思是,盡快恢復名瓷,將泥土變成產品。江蘇省很重視,1960年便著手准備。
1961年3月,江蘇省輕工廳下達《宜興青瓷的恢復試制及其工藝研究》科研項目,由宜興陶瓷研究所(後易名江蘇省陶瓷研究所)和宜興耐火電瓷廠(1962年易名宜興日用瓷廠)聯合實施。參與的人員有省陶瓷研究所的賀盤發、宋振東、任敷孟、韓人傑、朱肇春、徐錫儀、夏春曦,引進人才周謨以及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的李國楨、閻楚琴、趙達峰等。
丁蜀鎮由丁山和蜀山兩地組成,總共二十幾人的青瓷團隊就被安排在丁山的電瓷廠,同時期的紫砂廠則位於蜀山,同屬於宜興陶瓷公司。
周銀清於1961年下半年加入青瓷試制,主攻原料,但開始的一年屬於實習階段,這一年他19歲。瞿根年專研設計,這位14歲參加工作的年輕人,時年未滿16歲。鄒洪妹則是作為生產技術人才,補充到青瓷生產隊伍。此時整個陶瓷公司已超過1萬名員工。
試制初期,試制人員分別選用山西、湖南、江西、福建和江蘇蘇州、宜興等地的瓷土、瓷石為原料,並以宜興的甲泥漿作為青釉原料,製品經倒焰窯素燒、釉燒二次燒成後,釉色與傳統青瓷相近,但色澤偏黃。次年,改用工業氧化鐵為著色劑,呈色穩定,釉色一致,並能夠控制色澤的深淺。7月1日,青瓷樣品在第14次試驗中獲得了成功。樣品一出窯爐,廠房內外頓時躁動起來,掌聲笑聲交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全體試制人員欣喜若狂,激動又庄嚴得在廠房前合影。地方黨委和江蘇省輕工廳也為此慶賀。
宜興青瓷廠雛形浮現,復興從此開始。

1963年,在製作青瓷的過程中,試制人員採用宜興原料製成紅胎青瓷,其成本比白胎質青瓷降低了50%。燒成工藝也有改進,即將素燒、釉燒兩次燒成簡化為一次燒成。次年,經過多次試驗,確定選用結焦性小,透氣性好的燃煤,並採用弱還原焰燒結工藝,終於克服了製品煙熏和縮釉等缺陷,從而為陶瓷生產的還原焰燒成工藝提供了經驗。當年開發出青瓷60餘個品種,產量36萬件,但產品仍有煙熏缺陷。
這一年,瓷廠建成青瓷車間,擁有了專門的青瓷團隊。瞿根年因為有一定的繪畫功底,而被調到青瓷車間裝飾組,「當時廠里做碗、杯子等,後在瓷基礎上研製青瓷碗,採用單刀車坯成型。製品胎壁厚,還原燒成氣氛不足,釉色青中發灰,煙熏缺陷嚴重,質量還比較差。我當小工人每個月13塊工資,後來到15塊,錢都不多」。
1964年,剛過了三年困難時期,糧食奇缺。國家對工資統一規定,大學畢業、中學畢業與技工等的標准都不同。而糧食則更是控制量,食量大些的人經常吃不飽。此時,青瓷已經有出口。周銀清還記得當年試制的某些細節,翻閱陶瓷書籍、研究古瓷片以及到其他產瓷區吸取經驗等。這年,另一位同事被調來從事青瓷裝飾,名字叫王品榮,時年24歲。
王品榮1956年進入紫砂廠,師從雕刻名家任淦庭學習紫砂雕刻,讀了高小(指上過6年小學)的他早上跟師傅學技術,晚上上文化課。每天規定三毛二的伙食費,過年廠里發18元衣服費。被調入青瓷團隊,是考慮他的自身情況,一則紫砂雕刻能力強,二是其家庭製作日用陶瓷有類似經驗。當時紫砂廠調來6人,進入青瓷團隊2人,另外一人後調回紫砂廠,所以最後紫砂廠只有王品榮一人留在了青瓷廠。
時隔數十年,王品榮的短發染白,穿了件白襯衫,臉露笑意,「斷代也有優勢,我們敢闖,不會顧及怎樣做是否合理,敢想敢幹,所以青瓷發展特別快,人也越來越多。而且起初培養的一些大學生也漸漸成熟,他們的創新設計能力都很強。我進去的那年青瓷就有出口了,通過廣州陶瓷公司。『頭』好,『頭』一定要好,我們搞設計的每年都有全國的參觀旅遊。」王品榮把當時的廠長曲俊奎稱作「頭」,強調領頭人的重要性。
瞿根年清楚曲俊奎的背景,「他是南京空降下來的,是軍政大學的畢業生,說話的水平很高。來之前這里圍牆都沒有,他來了後要什麼有什麼,因為省里很重視,我們都很尊敬他,現在有80歲了。」
1964年4月,改進燒成方式,採用弱還原焰燒成等措施,煙熏缺陷減少,釉色基本接近傳統釉色,產量不斷增加,成績喜人。至1965年,青瓷碗產量達3萬多件,銷往西安、漢口及華東地區。以後由於花瓶、茶具類產品暢銷,生產發展較快,青瓷碗銷量減少。而此時的青瓷裝飾除採用傳統的「紋片」、「出筋」、「點彩」等方法外,又創造了「薄膜堆花」與「刻畫」相結合的綜合裝飾。同時,青瓷的坯釉、材質、配方經過49次試驗,坯體白度提高4倍,其餘黑釉、寶蘭釉、影青釉裝飾的製品大量投產,其品種逾200餘個。
1966年,瞿根年當上裝飾組組長,具體負責青瓷材質、造型、裝飾等工藝的開發和研究,同時擔任成立的青瓷研究所所長。這對於剛滿20歲的小夥子來說,著實是難得的榮譽。隨著隧道窯的建成,青瓷生產開始採用重油燒成,不僅方便收集數據,而且有利於掌握青瓷的燒成規律。
至此,無論青瓷燒造技藝還是人員配備團隊,瓷廠萬事俱備。
輝煌
進入70年代,青瓷的發展如日中天,技藝上更進一籌,且屢獲大獎與榮譽。整個瓷廠員工超過800人。生活方面好了許多,較以往蔬菜、魚肉等豐富,副食品也有增加。就生活水平看,政府部門都不如瓷廠。工人也由豐衣足食的滿足,上升到精神上的優越感。
1986年宜興日用瓷廠更名宜興青瓷廠,青瓷的產量與創匯幾乎獨領風騷,令同業者艷羨。1988年1月撤銷宜興縣,設宜興市(縣級市)。

1972年,正值朝鮮金日成主席的六十壽辰,青瓷隊伍接到為其製作青瓷禮品的任務。周銀清回憶,當時他們採用傳統的裝飾手法,堆貼朝鮮國花木蓮花圖案,製成成套的青瓷大花盆。「試制足足四五個月,那時青瓷已經實力雄厚。」同時期,洋河等知名大酒廠使用青瓷酒瓶,為青瓷的生產使用奠定一定基礎。
此時,瓷廠工人由豐衣足食,上升到精神上的優越感。1977年進廠的朱建偉當時22歲,剛從江蘇省陶瓷工業美術學校畢業。他清楚記得當時學校選了7個校友,只有兩個進入瓷廠,最後只有他留在青瓷車間從事裝飾技藝,廠長親自迎接並說要重用。
「青瓷(車間)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單位,創匯在前列,與紫砂廠相比都不相上下。能進去是不容易的事。我進去有28元月薪,那時的豬肉才六七毛一斤,以前在鄉下老家,大家都要吃肥的,而現在廠里的食堂每天都有肉吃。我很高興自己不用當農民了。而且廠里還解決住宿問題,部分人還有房子分。廠里還有個高檔的陳列室,只能給重要的外賓看。當時政府部門都沒有這樣的陳列室。」朱建偉撅起嘴唇,豎起大拇指說。
周銀清此時是革委會副主任(相當於副廠長職位),工資同樣也是28元每月,「工資都是統一規定的,大致都一樣。」
1978年是中國的一個轉折點,在粉碎了四人幫之後,中國走向了正確的道路。逐步出台的政策鼓勵,輿論的支持,社會環境的好轉,商業形態懵懂萌芽。在歷史的感召下,許多青年人開始積攢人生的資本。這一年,瓷廠來了一批特殊的工人,他們後來被稱為「老三屆」(指的是1966、1967、1968三屆初、高中畢業生,因文化大革命被安排上山下鄉)。巢彩芳就是其中一個,1968年畢業後在農村一呆就是10年,「起床後鞋子都不穿就得下田幹活,經常被螞蝗叮、蚊子咬,曬的很黑很黑」。1978年她進廠成為青瓷上釉工,時年28歲。進廠後的生活呈現完全不同的景象,不用曬太陽,不用彎腰插禾苗,巢彩芳簡直樂瘋了。30歲時,巢彩芳結婚了,對象也是廠里的職工。
70年代像是一座橋,橋上人流涌動,正走向彼岸輝煌的80年代。

80年代初青瓷已是翹楚,吸引了一批著名的藝術家及專家學者,如韓美林、王則堅、陳若菊、張守智等。藝人將繪畫、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合到青瓷工藝品的創作之中,拓寬了青瓷造型、裝飾的表現力,從而使宜興青瓷作品在國內大展中頻頻獲獎。
1980年,值得強調一名叫談志堅的年輕人。在擔任技術員期間,因為表現出過硬的技術,極強的創新能力,被調至技術科,擔任副科長,從事青瓷技術工作。其實,這是繼他1970年的第二次進廠。離廠期間他在南京化工學院陶瓷專業學習。由於有工作經驗,他直接從事青瓷技術工作,期間承擔了國家輕工業部下達的《54米青瓷節能隧道窯》設計製作項目,於1983年一次通過節能、技術項目驗收,並投產使用,成為當時國內節能、技術最先進的青瓷生產窯爐。在1984年7月,他被提拔擔任了技術、生產副廠長,直接負責組織青瓷生產工藝技術的改革創新,青瓷銷售規模大幅增加,年銷售由1983年的80多萬元,猛增到1987年的400多萬元,期間負責並參與研製成功了系列「青瓷成套餐具」項目,獲得江蘇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瓷廠的高產值與榮耀,所帶來的還有員工生活水平的提升。一些小故事能側面反映瓷廠與青瓷工人的情況。
1980年,周銀清托關系花了350元,在廣交會上換購了一台12吋黑白電視機。這算得上是了不起的事了,因為只有政府單位才擁有電視機,「家裡有台收音機都不錯了,別提多高興」。鄒洪妹則記得,當時生產碗是流水線作業,她所在的班組評了先進,她出差、旅遊過許多次。
1981年,剛滿20歲的徐敏進廠,從事青瓷設計工作。那時候進廠並不容易,徐敏因為父母都在瓷廠工作且是幹部,「我有機會進政府單位的,但大家都寧願到瓷廠來,這里福利待遇都要好,有房分,醫葯費全包,吃的也好」。當時徐敏的月薪近百元,豬肉的市場價在每斤5元左右。同年7月,宜興青瓷首次遠銷美國,「東方的藍玉石,精美的碧玉器」之贊語由此而來。
1984年,瓷廠又為共青團中央承製「方線尊」、「魚形」、「鳳尾」等5種「仿哥窯紋片釉」花瓶3500件,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日本青年友好代表團。
1985年,宜興青瓷廠試製成功了高檔成套青瓷藝術餐具,首批產品進入了上海靜安希爾頓酒店(國內第一家五星級酒店)。同年12月,瓷廠獲得江蘇省商檢局、省輕工廳頒發的出口質量許可證,年出口量19萬件,出口值61萬元。
1986年,宜興日用瓷廠易名宜興青瓷廠。
至1987年底,宜興青瓷廠共有職工1167名,工藝技術人員58人,設有9個生產車間,一個產品研究所,固定資產742萬元,瓷器年產量1161.31萬件,其中普瓷1428萬件、青瓷183.31萬件、泥龍頭33萬打,年產值819.72萬元,年創利稅143.54萬元,出口收購值104.03萬元。
1989年,談志堅擔任廠長。此時,宜興青瓷在創新設計上出現了空前繁榮,青瓷產品已有花瓶、花盆、茶具、餐具、酒具、煙缸和各類工藝美術陳設瓷等一千多個品種。釉色也增加到鱔魚黃、粉青、影青等十餘種,其中尤有傳統的刻畫、浮雕、點彩,及葉絡紋、噴花、彩釉飛紅等多種新裝飾。
同年,年產青瓷451.5萬件,產值逾一千萬元,利潤實現102.44萬元,外貿出口143.4萬元,被江蘇省陶瓷公司授予出口先進企業。同年7月,「碧玉牌」青瓷產品獲北京首屆國際博覽會銀牌獎。
衰落
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有生機也有消亡。30年間,在國民經濟轉軌的新形勢下,與全國各地的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工廠類似,國有的宜興青瓷廠面臨機制、市場、生產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嚴峻挑戰,艱難支撐至上世紀90年代末,最終難以為繼而宣告破產。
青瓷生產被迫中斷,宜興五朵金花之一的青瓷驟然凋零,令業者痛心不已,一大批青瓷生產的技術骨幹一度彷徨,也成為了宜興青瓷廠的守望者。

80年代宜興青瓷一度稱雄,甚至到90年代初都可維持。
1988~1990年,江蘇省輕工廳投資400萬元的高檔青瓷技術改造項目如期竣工,3條成型流水線形成批量生產能力;重飾紋片釉、露胎以及銀絲鑲嵌等裝飾手法相繼問世,從而將宜興青瓷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1992年,宜興青瓷廠與香港高利雅國際有限公司合資創辦宜興高利雅瓷業公司,雙方投資總額50萬美元,年產60萬件高檔工藝瓷與青瓷瓶類產品。
剛當上廠長的談志堅,上任不久就提出不做虧損廠長,三個月內出口實現百分之九十五的計劃,不成功就辭職。而此時的青瓷廠已然在走下坡路,所有人都感嘆這個狂人的豪氣,當然也有疑慮。
談志堅的自信是有原因的,他對青瓷廠的技術瞭然於胸、充滿自信,他認為資料管理不是當下扭轉青瓷廠效益低下的關鍵因素。他分析,造成青瓷廠走下坡路的原因是,國有企業按工齡拿工資、論資排輩以及某些領導幹部的以權謀私,造成了不合理的分配製度,嚴重抑制了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員工的能量發揮不出來,消極怠工,要根治這種現象應以人為本,治標治本,根本解決影響企業發展的障礙。
不管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還是要實現自己的諾言,談志堅決定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挑戰僵化的分配體制。
1991年,談志堅在青瓷廠內部搞分配體制改革,把工人的工作量分解到每一個工作日,同時把工資補貼分解開來,切實地實現青瓷廠全員多勞多得的分配製度。用制度制約員工,讓效益與工資掛鉤,充分調動和激發員工的積極創造性。
努力過後的成績顯而易見。
1992年宜興青瓷廠銷售值高達2800多萬元,比1988年的830多萬元翻了幾番。1992年,宜興青瓷廠分別與中央工藝美院、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化工學院等大專院校掛鉤,進行應用陶瓷工藝與新科技的研究,並達成「還原焰自控燒成」科研項目合作的意向。同年,宜興青瓷廠開發的82件新品,選送第五屆全國陶瓷藝術展覽會展評,20件(套)新品獲得各類獎項。
同年底,廠長談志堅被迫調離青瓷廠。

胳膊始終拗不過大腿,宜興青瓷廠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和全國各大產瓷區一樣,面臨機制、市場、成本等各方面壓力,漸漸體力不支。縱然,期間換了許多個「頭」。
1995~1997年,宜興青瓷廠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態。
所有老工人談及青瓷廠倒閉都陷入悲傷。工人紛紛失業,許多人不得不靠低保過活,尤其是年紀大些的技術工人,他們除了青瓷什麼都不會。「當時很難過,真的很難過,(對青瓷廠)很有感情」朱建偉有些煽情,現在還有些工人因為做不了其他工作,導致現在子女上學、買房子都成問題。朱建偉離廠後自己搞創作,徐敏則只是到處打打工……
至1998年12月,企業實行租賃承包,逐步解體,宜興青瓷廠宣告破產。青瓷在宜興的「五朵金花」中幾乎銷聲匿跡。
倪明德就是瓷廠破產後的承包者之一,花28萬元承包以前的機修車間。他1978年進廠,和徐敏同是一名知青。說起來,他與青瓷廠十分有緣。在農村改造期間,他結識了後來為青瓷恢復做出傑出貢獻的周謨,「那時候在農村割麥子,周謨就在旁邊草地放牛。因為生活困難,他把一支煙分成三段來抽」。進廠後從事機修工作,他再次遇上了周謨。現在又承包了以前工作過的車間。
除了倪明德外,瓷廠被劃分了好幾大塊,有的被承包後生產琉璃瓦,有的開了原料廠……只有大約八分之一的區域被保留下來繼續生產青瓷。2003年,陳氏兄弟創辦了宜興市中遠青瓷廠,繼續生產青瓷。由於企業規模較小和技術力量不夠,始終維持一般水平。
維持了數十年盛況的宜興青瓷廠,瞬間衰敗、冷清。
到21世紀初,倪明德並沒有對機修車間做太大改動,依然從事他的老本行,車間依然堆放著以往的許多機器,只不過現在自己是老闆,機器也生了銹。在倪明德的名片上,機修廠的名字變成了「宜興市青瓷機修有限公司」,地址依然註明「青瓷廠內」。他現在每個月只要交少量的土地稅。在他的公司里,還能找到當年留下為數不多的青瓷,有杯子、酒瓶等,還有一尊罐子的模種。這應該是最後一批宜興青瓷廠生產的青瓷。
機修公司內最裡面的一間屋子,同樣堆放著無數鋼鐵製品。倪明德說那是當年的洗澡間,一到下班時間便成百上千的人來洗澡,那時候隔壁的高牆是沒有的。
從機修公司出來,外面的幾間廠房更顯冷清。這些是當年承包用來生產琉璃瓦,近幾年宜興相繼停掉許多琉璃瓦廠,這里現在都空著。從窗戶往裡看,陽光射到的地方,凌亂地豎著一些水管,銹跡斑斑,更多的是漆黑。另一間長長的廠房內,一個泄了氣的足球落在地上,對著黑幕喊能聽見回聲。
廠房間的道路泥濘不堪,坑窪間留有大片積水。沿著道路往外走,可以見到一棟荒廢的大樓,院子內的池塘已經爬滿藤蔓,池水死綠死綠的。院子的鐵圍欄和鐵大門已經支離,東一根西一根。倪明德說這是60年代的房子,用作青瓷廠辦公。現在看來,房子仍頗具氣勢。
重生
10月的天氣開始轉涼,但倪明德的機修廠依然轟鳴,摩擦出的火花肆意飛舞。同樣泛著火光的,還有原來陳氏兄弟承包的那塊區域。在那裡又重新燃起了窯火,完整的青瓷製作團隊重新歸位。瞿根年作為顧問,又來到這里巡視,青瓷晶瑩,映照著他老舊的笑意……

現在還有丁蜀人在述說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雨後初晴的下午,在御書房裡批閱奏張的皇帝,突然感到睏倦。於是,他就走出殿外憑欄遠眺,突然發現天空的顏色是青色的,是那麼美麗,他十分眷戀這顏色,卻深知無法挽回。正悵然之際,侍者獻上了香茶,皇帝端起茶杯,突然靈機一動,他傳旨命窯官在七七四十九天內燒出「雨過天青瓷」,到期不能貢上就要問斬。
窯官接了聖旨後,命窯工按期交工,不然就要砍頭。窯工殫精竭慮,卻總不能燒出令人滿意的「雨過天晴瓷」,眼看最後的期限就要到了,窯工卻依然一籌莫展。窯工的女兒疼在心裡,就向上天禱告願用之際的身體作祭品來保佑父親。然後她一頭撲進熊熊燃燒的窯火。一個風華正茂的女孩就這樣香消玉損,而傷心欲絕的父親開窯後,發現一爐美麗的天青色竟然燒成了。
據說這就是青瓷的由來,但畢竟是傳說。可在瓷器的王國,青瓷的確享有「瓷之根,瓷之母」的美譽。然而,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再度衰落,至今幾乎消失10年。
幸運的是,宜興還有許多記得青瓷,並將它重現人間。
2006年10月,當年的青瓷廠廠長談志堅搖身一變,成為宜興陶瓷十強企業之一的宜興金帆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他曾目睹宜興青瓷從輝煌走入低谷,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再創輝煌。對於青瓷,談志堅是有感情的,從他幾度放棄機遇而投身青瓷便能看出。當他得知原青瓷廠廠址即將拍賣易主的消息後,毅然加入爭購。
可惜的是,盡管他擁有許多優勢,但還是晚了一步,原青瓷廠已花落他人之家。但談志堅仍不甘心,2007年10月,他通過與資產擁有方多次溝通,於12月買下了原青瓷廠部分資產。該址佔地7畝多,有大片的廠房和2座梭式窯爐等主要生產設備,無需做太多投入就可以進行恢復生產。
談志堅恢復生產宜興青瓷的設想,得到了宜興市、丁蜀鎮領導、宜興陶協以及原青瓷廠許多有識之士的認同。收購原青瓷廠部分資產後,致力恢復傳統青瓷品種的生產,聘用熟悉青瓷生產的技藝人員,將散落在廠里的石榴瓶、蟠龍瓶、鐵籠瓶等20多個品種模型全部回收集中;還將殘缺不全的象耳牡丹瓶、丹鳳朝陽瓶、福壽瓶等30多個模型進行修復;又將個人家中的藏品如早期由中央工藝美院鄭可教授工作室設計的七仙女,以及高工吳克強設計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鬧海、象鼻尊等10個品種臨摹還原。
同時,又與景德鎮陶瓷學院來公司實習的應屆大學生一起選擇題材,創新出鶴頸牡丹瓶、風雲屏、窯變情侶、雕塑踏雪尋梅、福娃葫蘆等20多個品種。當年5月份,用梭式窯燒出的首批宜興青瓷,就有各類瓶、尊、簽筒、文具、蟹簍、人物雕塑等80多個品種,呈現了傳統宜興青瓷「青中泛藍」的釉色以及採用「窯變」、「斑花」、「開片」等裝飾釉特色。
之後,相繼在注漿成型的基礎上,增加了拉坯、擋坯成型工藝,裝飾工藝上發展了釉繪、填釉、填色等新方法,至今已有傳統和創新品種600餘個,多件作品在宜興和中國陶協舉辦的陶藝評比中獲得一、二等獎。

如今的青瓷廠就以當年的「碧玉」牌命名,窯火興旺。瞿根年被聘為顧問,對青瓷研究進行經驗指導,徐敏重新擔綱設計崗位……周銀清、王品榮等老人也經常來看看。
在青瓷製作間,不少來自其他產瓷區的工人,帶來各地精湛的技藝與技術。宜興青瓷在一年多時間內,以亮眼的風姿,引人注目:宜興市2007/2008連續兩屆「秋洽會」選用了「蟹簍」、「瓶尊」為禮品。2007年陶都宜興金秋經貿洽談會期間,在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當代宜興陶藝展」上,80件青瓷工藝品大放異彩。之後,市人大、市政協也先後組織代表和委員,視察了宜興市碧玉青瓷有限公司,對恢復宜興青瓷生產和發展前景寄予厚望。2008年10月,在中國陶都陶瓷藝術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陶都宜興陶藝展」上,碧玉牌青瓷再展新姿。同年11月28日,坐落在中國陶都陶瓷城的「碧玉青瓷藝術館」開放,陳列了300多件套開發創新的青瓷藝術品,既有傳承青瓷歷史文化的經典之作,更有新老技藝人員研製的新品力作,成為展示、振興宜興青瓷的不凡成果。
2011年9月24日至28日,「宜興陶藝『五朵金花』赴京匯報展」在北京中藝東方藝術館順利舉行。在此次展會上,中國工藝品進出口總公司原總裁劉培金對宜興青瓷的評價頗高:參展青瓷藝術品雖有些作品內胎稍為厚,釉層顯薄等缺陷。但整體狀態卻給熟知青瓷人士以震驚感,形態多體,神韻大度;釉色明快,光澤宜人;裝飾新穎,學向優深等。他表示,龍泉、宜興兩市青瓷業界人才如能聯手研討,揚長避短,和諧升華,較好地適應對青瓷愛好日趨增長的時勢需求,當會為全國青瓷事業發展起到良好帶動作用。尤其是宜興青瓷的裝飾藝術和風格,充分體現了蘇浙滬的文化優勢和學問性能,繼續豐富和升華,定會受到更多人士歡迎。
劉培金還認為,今後宜興青瓷藝術作品的需求將遠大於紫砂產品的需求,且價格存在較大的上升空間,而在中國青瓷藝術的領域里,將出現宜興青瓷與龍泉青瓷共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劉培金的話,給足了談志堅及像他一樣的宜興人信心。但談志堅清楚,榮耀的背後是更重的責任。目前,他將碧玉青瓷交給國外留學歸來的兒子談珂,在他所擁有的完整工藝技術基礎上,引進最新經營理念,高薪聘請陶瓷工藝人才。著力將碧玉青瓷打造成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品牌,使宜興青瓷延續當年的美好夢境。
宜興青瓷在路上,一群如談志堅、瞿根年般的追隨者亦步亦趨,鞠躬盡瘁、胼手胝足……
註:稿件根據多位宜興青瓷廠老工人、老廠長等口述及相關史料、照片整理而成,由於年代久遠,如有出入或缺陷敬請諒解。

⑷ 宜興哪裡有賣釉的,求詳細地址。

對的,丁山的琉璃瓦廠一般都有途徑拿釉的。

⑸ 江蘇宜興最有名的紫砂企業有哪幾家

宜興精陶股份有限公司、無錫市南方耐材有限公司、無錫暗星陶瓷有限公司、宜興金帆(金魚)陶瓷有限公司、江蘇拜富色釉料有限公司和江蘇藝興紫砂陶股份有限公司。

⑹ 想去江蘇宜興,紫砂壺批發_一些過來,放到店裡賣。不知道哪個廠家好一點

看不了壺底的落款,不知道是不是名家的,所以不好評價!而且通過圖片我看不了他的出水情況,吸水情況等等!如果不是名家壺,單從照片上看,不會太貴!估計你的入手價大概在300到800之間!如果再高!證明你被這個壺的老闆黑了!現在紫砂壺的生意不好做!但不代表不能做!你要去進壺,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必須自己親自到場,別在網上看圖片就覺得好什麼的!第二:你得懂壺,看你問的問題你還得交點學費,多買點壺來看看,基本的判斷必須掌握,「三點一線」什麼的必須清楚!如果實在不行,也必須有懂壺的人陪同!這個行業的水很深!最後,你得盡量的減少中間的過手次數,最好是直接對發貨商,甚至是做壺的工藝師,別到什麼廠裡面去選壺,廠裡面都是批量生產,手工壺少!

我也才玩壺不久,一起進步吧!希望答案你能滿意!

⑺ 宜興市吉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宜興市吉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04-02在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宜興市丁蜀鎮任墅村西山組。

宜興市吉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282094049699M,企業法人陳潔,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宜興市吉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陶瓷製品、耐火製品、金屬製品、環保設備、機械模具、通用機械設備及配件、儀器儀表、電子產品、泵閥、電氣設備、雕塑製品、包裝製品、五金件、電器、水處理設備、茶具、茶盤的技術研發、製造、加工、銷售;紫砂製品、陶瓷釉料、建築材料、裝飾裝潢材料、保溫材料、玻璃鋼製品、日用百貨、工藝美術品、化工產品及原料(除危險化學品)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企業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江蘇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4189925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0-5000萬 和 100-1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8326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宜興市吉達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宜興釉陶批發廠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烏批發花市場在哪裡 瀏覽:445
昆明副食品批發公司電話 瀏覽:849
去東海批發水晶便宜嗎 瀏覽:558
中大t恤布料批發價格表 瀏覽:916
義烏兒童袖套批發 瀏覽:65
找北京布鞋批發店 瀏覽:16
貴陽什麼地方批發瓷磚 瀏覽:113
河北礦棉板批發 瀏覽:711
長春市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462
青島高頻電磁加熱批發 瀏覽:213
合肥礦用開關櫃批發 瀏覽:410
臨沂嘉興水果批發市場香蕉價格是多少 瀏覽:830
什麼水果批發可以加盟 瀏覽:597
永年螺絲批發市場地址 瀏覽:906
廣西殺菌燈工作燈廠家批發 瀏覽:506
歐妮批發商 瀏覽:538
外轉子空調風機批發商 瀏覽:297
浙江柯橋批發格子布的地方 瀏覽:728
陶瓷佛像批發廠家地址銅像 瀏覽:853
河北金鋼網鋁型材批發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