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廠家批發 > 銀行業批發轉零售

銀行業批發轉零售

發布時間:2021-06-30 19:37:08

1. 銀行的零售業務和批發業務指什麼

針對個人客戶的業務是零售業務,如儲蓄,個人貸款等。其他針對公司和機構客戶的業務是批發業務。

2. 什麼是零售銀行和批發銀行

零售業務基本就是個人業務,包括個人儲蓄,貸款等.
批發性業務主要都是公司的業務.
可能基本上如此.不知道這個答案是否可以幫到你.

3. 銀行的零售業務轉型有知道是怎麼回事的嗎拜託了各位 謝謝

期的招商銀行,再次成為媒體和公眾目光聚焦的中心:以「中國最佳零售銀行」為最大「賣點」,招行於9月22日在香港完成了空前成功的H股發行上市,其在全球特別是亞洲市場掀起的搶購熱潮,顯示出各方投資者對招商銀行優質藍籌股定位和未來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 緊接著,在10月7日,招行攜手世界著名鋼琴表演藝術家郎朗,一同奏響了塑造「招商銀行因您而變」品牌形象的藝術華章,聲譽日隆的郎朗欣然受邀出任招商銀行的形象大使及品牌代言人。在目前的國內金融界,正式聘請形象大使的做法尚屬首創。 H股發行創下多項內地企業之最 僅用不到7個月的時間,招商銀行把自己推上了國際資本市場的大舞台,成為截至目前H股上市准備時間最短的大型中資企業。不僅如此,來自全球投資者的熱烈追捧,成就了內地企業海外IPO的諸多第一。 一連串漂亮的數據展示著招行的魅力:97%的路演訂單率,明顯高於以往大型中資公司海外IPO下單平均82%的水平,並且基本沒有價格敏感性;266倍的散戶超額認購,比交通銀行高出61倍,51倍的國際配售認購額,比人保財險高出25倍,兩項指標均創香港歷年大型中資企業上市的新高。招商銀行的定價估值為2.44倍,比中國銀行高出12%,比建設銀行高出24%,比交通銀行高出54%,不僅是目前為止國內銀行到香港上市定價估值最高的銀行,也是第一家定價在價格區間頂端的銀行…… 挑剔的國際投資者高度認同招行的投資價值。全球性共同基金投資人最後的下單率超過了97%,用專業人士的話來講,機構投資者下單率如果超過八成便可謂「非常成功」,而超過九成則是「非常罕見」。為確保如願獲得認購的份額,海外機構大部分通過「無限價定單」的方式下單(指機構指明要求認購的股數,而不管招行最終是否按照上限還是下限定價)。搶購風潮在香港市場更是上演得淋漓盡致,包括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恆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周大福主席鄭裕彤、新世界地產、九倉、合和實業、嘉里建設、南豐、信和、華置等多家上市企業及香港富豪均出現在招行投資者名單上。 由於超額認購踴躍,招行H股未能實現散戶每人一手。面對極大的市場需求,有關交易所給予招行權證產品額外的「禮遇」。招行在港上市當天,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JP摩根等6家權證發行商便搶先在新加坡交易所發行14隻招行權證。花旗銀行最為積極,一次推出4隻招行權證。港交所也打破「一般新股至少要在上市後60個交易日才能具備可被發行權證資格」的慣例,允許權證發行商在招行上市首日申請發行權證,使得招行權證的上市時間較過去縮短了20個交易日。而之前的很多大盤股,如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銀香港、渣打集團、中國電信、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交通銀行及中國神華等的權證,都是在上市後的20個交易日後方獲准發行。 無怪乎海內外媒體和業內人士在談及招行H股發行時,不約而同地選用了「空前成功」一詞。 推動「十變」領跑轉型 馬蔚華任職招行行長八年來,和他的管理團隊一起,推動著這家原本偏居深圳蛇口的地方性小銀行,實現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般的蛻變。 特別是在過去的三年,招行完成了A股上市、成功發行可轉債、H股登陸香港這三件大事,走上了招行補充資本金的「陽關大道」。尤其是在此次H股發行後,招行的各項指標變得更有看頭:每股凈資產從發行前的2.71元上升到發行後的3.66元,增幅為35%;資本充足率由發行前的8.28%提高到發行後的12.35%,增加了4.07個百分點;核心資本充足率也由發行前的6.43%增加到10.50%。 登上了新平台的招商銀行,下一步的發展將劍指何處? 種種跡象顯示,招行仍將力爭在戰略轉型上保持其領跑地位。招行管理團隊早已清醒地認識到,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將有三大因素推動銀行實現轉型:一是中國經濟的增長必然帶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費信貸領域的需求,包括個人貸款、理財、信用卡出現巨大的市場空間。馬蔚華曾預言,今後銀行批發性信貸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相應的消費信貸的比例則會上升,消費信貸和中間業務帶來的利潤收入也會隨之大為上升。二是直接資本市場的發展,使銀行間接融資在整個社會融資的地位將從現在的82.5%下降到50%左右。而利率市場化的結果必然帶來利差的減少,必然造成優質客戶對商業銀行的背離。三是對銀行的資本約束將日益加強。 基於上述認識,歷來擅長未雨綢繆的招商銀行,在戰略轉型上再次提速。今年年初,招行管理層提出了「十變」的概念,即由規模導向轉向價值導向;變賬面利潤為經濟利潤;變粗放經營為精細經營;變以大論優為以質論優;變控制風險為管理風險;變單一盈利為多元盈利;變被動定價為主動定價;變比例管理為資本管理;變部門銀行為流程銀行;變行政調節為利益調節。 按照馬蔚華「徹底揚棄舊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對傳統的銀行經營理念來一次徹底顛覆」的要求,「十變」從價值理念到考核手段,從管理模式到盈利形式,從管理體制到組織結構,都根本性地動搖了傳統的銀行經營價值觀。「十變」代表著招行全新的價值取向和評價標准,其著力點就是打造招商銀行長久的核心競爭力。 人們有理由相信,歷經「十變」洗禮後的招行,將把更多的驚喜呈現給客戶和投資者。 簽約郎朗為形象大使 招行奏響品牌建設新樂章 2006年10月7日,招商銀行在其企業品牌文化建設史上留下了具有開創意義的一筆:享有世界級聲譽的鋼琴表演藝術家郎朗欣然接受了來自招行的邀請,在極為繁忙的日程中親赴深圳,簽約出任該行的形象大使及品牌代言人。 這一天,距招商銀行完成H股香港成功上市的大舉動還不到半月。 據介紹,根據雙方的約定,郎朗今後將出席招商銀行安排的品牌宣傳、產品推廣及系列性的社會公益活動。郎朗所代言的招商銀行產品包括一卡通、信用卡及金葵花卡等銀行理財產品以及招商銀行的品牌形象。 以此為起點,招商銀行將以郎朗為核心,陸續推出一系列品牌推廣和社會公益性質的活動。這是招商銀行秉承「因您而變」理念為廣大招行客戶服務,積極推進品牌國際化的又一重要舉措,同時也標志著中國金融行業品牌建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雙方共同點在哪裡 一方是在國際上聲名鵲起的年輕華人鋼琴表演藝術家,一方是自問世以來憑借「服務創新、科技領先、形象新銳」等法寶創下高速成長奇跡的本土銀行,雙方的共同點在哪裡? 對此,招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郎朗的個人形象、國際聲譽、社會地位和招商銀行的品牌定位高度契合。」 據悉,招商銀行成立於1987年,在近20年的發展歷程中,銳意創新,不斷變革,在革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方面創造了國內金融業的數十個第一。 近年來連續被境內外權威機構授予「中國本土最佳商業銀行」、「中國最佳零售銀行」、「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中國十佳上市公司」等多項殊榮。9月22日,招商銀行H股在香港成功上市,更是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招商銀行有關負責人直言:「郎朗先生的音樂才華與其熱情奔放的表演激情相得益彰,使他成為當今古典音樂領域最理想的詮釋者和年輕人心中的偶像,他的成名與成功是天才、勤奮與機遇的完美結合。」 首先,郎朗出生在中國,但享譽世界,國際化認同度非常高,與招商銀行建設國際化品牌方向非常一致。 其次,郎朗年輕富有活力和創新,其演奏充滿激情和朝氣,也與招行「創新、領先」的品牌個性吻合度高。 第三,郎朗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符合招商銀行一直提倡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 自1994年以來,招行積極參與了雲南扶貧、捐資助學、抗擊非典、賑災捐助等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將「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延伸至扶貧、教育、環境保護、公共衛生等眾多領域,為各種公益事業累計捐款人民幣5000多萬元,員工捐款1000多萬。先後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民政部授予「中國紅十字博愛獎章」和「愛心捐助獎」,並五次榮獲「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稱號。 郎朗對招商銀行創新、領先、服務的品牌理念也深有共鳴 他表示,非常榮幸成為招商銀行的形象大使,正如揮灑自如的演奏來自不懈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執著藝術追求那樣,招商銀行在近二十年的發展史中不懈創新和進取,以客戶為出發點創造出各種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的金融產品,這兩者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通往客戶的橋梁 正是這種種的相通之處,共同的價值取向,讓郎朗與招商銀行走到了一起。 「相信今後郎朗將成為招商銀行和廣大客戶的橋梁,招商銀行五星級的服務與創新性的各種金融理財產品將為大眾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和舒適。」招商銀行對這次與郎朗的合作充滿了信心。 「世界的郎朗,華人的驕傲」。如今,全世界都在矚目這位最為年輕、最具實力、也最有魅力的中國鋼琴家。 同樣,人們對大步走向國際市場的民族金融品牌招商銀行,也寄予了無限期望。 正如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指出的那樣,「金融品牌建設直接關繫到中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如果不能創建出自己的知名品牌,就無法贏得市場和客戶,甚至會被淘汰出局」。 這,正是招商銀行不遺餘力塑造自己鮮明品牌形象的內在動力。 投資者緣何看好招行 一家僅有19年成長歷史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論其規模在國內銀行中只是排名第六,既沒有「國字頭」和國家注資剝離不良資產的政策優勢,又沒有引進聲名顯赫的國際戰略投資者,靠什麼博得國內外投資者的如此青睞? 國際投行界人士的評價說,招行之所以被國際投資者看好,是因為其有著不同於其他銀行的亮點,比如零售銀行戰略、信用卡業務以及IT服務平台。相比其他已經上市的內地國有商業銀行,招行沒有得到過政府注入資金的支持,它所有的成功都是自身努力的結果。在國際投資者看來,招行已經具備了和國際同行競爭的能力和風險意識。 而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近日在深圳高交會舉辦的「中國企業創新論壇」上,解密了招行在國際資本市場受到熱捧的三大原因:成長性,市場性和穩定性。他認為,成長性就是招行創新的方向和目標;市場性可以理解為創新的基因和動力;穩定性就是創新的條件和保證。 成長性:准確判斷未來並付諸實施 馬蔚華認為,銀行競爭的關鍵就是早於別人看到發展的方向。要能夠尋找到那些開始可能很弱小但卻有巨大生命力的新東西,一旦發現就能夠馬上付諸實施。 比如早在十年前招行就開始關注零售業務,創新推出了一卡通,開啟了國內個人零售業務的新時代。今年上半年,一卡通發卡量超過了4000萬張,卡均存款余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53倍。在上海,只有39個網點的招行,儲蓄總額卻超過了幾家總部在上海、分別擁有150多個網點的大行,這就是創新給銀行帶來的巨大商機。准確的市場定位和優秀的產品系列,使零售業務成了招行如今的最大亮點。 招行5年前開始搞信用卡,那個時候沒有人認為信用卡能給銀行帶來利潤。招行抱定創自己品牌的信念,婉拒了花旗銀行希望合作搞聯名卡的要求,用13個月推出了中國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卡。從第一張卡發行到現在只有3年的時間,招行的信用卡已經佔領中國信用卡市場的42%份額,而且今年開始實現盈利,發卡三年盈利這在全世界發卡歷史上並不多見。其信用卡客戶有超過30%使用了循環信用,投資利息占整個貸款總額的38%,信用卡交易量在03到05年實現了211%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未來信用卡對招行利潤將有近10%的貢獻率。 市場性:非國有銀行背景「逼」出真本事 海外投資者看好招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它在非政府背景下造就的市場性。馬蔚華認為,服務意識來源於市場性,因為新興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要想生存,只能靠比別人更好的服務,更貼近的產品。招行人每天想的不是別人已經做成的事,而是別人沒有做甚至沒有想的事,是那些將成為未來最有前途的事。因此,「創新的基因,從招行出生下來那天起就已經埋在體內了」。 市場基因還有利於銀行強化風險意識,規避信貸風險。近年來在銀廣夏等重大事件發生時,招商銀行幾乎都能全身而退,根源就在於,一旦出現不良資產,不可能指望得到剝離的待遇,每一分不良資產都要靠真金白銀去沖抵,這樣就影響了股東利益,也影響了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在這種切膚之痛中,風險意義產生了並在每個員工頭腦中根深蒂固。截至今年6月底,招行不良貸款率為2.29%,是國內銀行中不良貸款率最低的銀行之一。 穩定性:形成重視創新的文化氛圍 馬蔚華強調,穩定性是招行創新的條件和保證,穩定性也就是公司的文化。銀行行長可以換,但銀行形成的文化是穩定的,是不能改變的,是相對永恆的東西。招商銀行多年來不斷地進行制度創新,但是更重視創新文化的氛圍,著力於樹立自己的品牌。從一卡通到一網通,從信用卡到金葵花理財,都是我們民族金融業的品牌,這是招行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

4. 銀行的零售業務轉型有知道是怎麼回事的嗎

期的招商銀行,再次成為媒體和公眾目光聚焦的中心:以「中國最佳零售銀行」為最大「賣點」,招行於9月22日在香港完成了空前成功的H股發行上市,其在全球特別是亞洲市場掀起的搶購熱潮,顯示出各方投資者對招商銀行優質藍籌股定位和未來發展前景的高度認可。

緊接著,在10月7日,招行攜手世界著名鋼琴表演藝術家郎朗,一同奏響了塑造「招商銀行因您而變」品牌形象的藝術華章,聲譽日隆的郎朗欣然受邀出任招商銀行的形象大使及品牌代言人。在目前的國內金融界,正式聘請形象大使的做法尚屬首創。

H股發行創下多項內地企業之最

僅用不到7個月的時間,招商銀行把自己推上了國際資本市場的大舞台,成為截至目前H股上市准備時間最短的大型中資企業。不僅如此,來自全球投資者的熱烈追捧,成就了內地企業海外IPO的諸多第一。

一連串漂亮的數據展示著招行的魅力:97%的路演訂單率,明顯高於以往大型中資公司海外IPO下單平均82%的水平,並且基本沒有價格敏感性;266倍的散戶超額認購,比交通銀行高出61倍,51倍的國際配售認購額,比人保財險高出25倍,兩項指標均創香港歷年大型中資企業上市的新高。招商銀行的定價估值為2.44倍,比中國銀行高出12%,比建設銀行高出24%,比交通銀行高出54%,不僅是目前為止國內銀行到香港上市定價估值最高的銀行,也是第一家定價在價格區間頂端的銀行……

挑剔的國際投資者高度認同招行的投資價值。全球性共同基金投資人最後的下單率超過了97%,用專業人士的話來講,機構投資者下單率如果超過八成便可謂「非常成功」,而超過九成則是「非常罕見」。為確保如願獲得認購的份額,海外機構大部分通過「無限價定單」的方式下單(指機構指明要求認購的股數,而不管招行最終是否按照上限還是下限定價)。搶購風潮在香港市場更是上演得淋漓盡致,包括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恆基地產主席李兆基、周大福主席鄭裕彤、新世界地產、九倉、合和實業、嘉里建設、南豐、信和、華置等多家上市企業及香港富豪均出現在招行投資者名單上。

由於超額認購踴躍,招行H股未能實現散戶每人一手。面對極大的市場需求,有關交易所給予招行權證產品額外的「禮遇」。招行在港上市當天,花旗集團、德意志銀行、JP摩根等6家權證發行商便搶先在新加坡交易所發行14隻招行權證。花旗銀行最為積極,一次推出4隻招行權證。港交所也打破「一般新股至少要在上市後60個交易日才能具備可被發行權證資格」的慣例,允許權證發行商在招行上市首日申請發行權證,使得招行權證的上市時間較過去縮短了20個交易日。而之前的很多大盤股,如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中銀香港、渣打集團、中國電信、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交通銀行及中國神華等的權證,都是在上市後的20個交易日後方獲准發行。

無怪乎海內外媒體和業內人士在談及招行H股發行時,不約而同地選用了「空前成功」一詞。

推動「十變」領跑轉型

馬蔚華任職招行行長八年來,和他的管理團隊一起,推動著這家原本偏居深圳蛇口的地方性小銀行,實現了「從丑小鴨到白天鵝」般的蛻變。

特別是在過去的三年,招行完成了A股上市、成功發行可轉債、H股登陸香港這三件大事,走上了招行補充資本金的「陽關大道」。尤其是在此次H股發行後,招行的各項指標變得更有看頭:每股凈資產從發行前的2.71元上升到發行後的3.66元,增幅為35%;資本充足率由發行前的8.28%提高到發行後的12.35%,增加了4.07個百分點;核心資本充足率也由發行前的6.43%增加到10.50%。

登上了新平台的招商銀行,下一步的發展將劍指何處?

種種跡象顯示,招行仍將力爭在戰略轉型上保持其領跑地位。招行管理團隊早已清醒地認識到,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生活中將有三大因素推動銀行實現轉型:一是中國經濟的增長必然帶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消費信貸領域的需求,包括個人貸款、理財、信用卡出現巨大的市場空間。馬蔚華曾預言,今後銀行批發性信貸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相應的消費信貸的比例則會上升,消費信貸和中間業務帶來的利潤收入也會隨之大為上升。二是直接資本市場的發展,使銀行間接融資在整個社會融資的地位將從現在的82.5%下降到50%左右。而利率市場化的結果必然帶來利差的減少,必然造成優質客戶對商業銀行的背離。三是對銀行的資本約束將日益加強。

基於上述認識,歷來擅長未雨綢繆的招商銀行,在戰略轉型上再次提速。今年年初,招行管理層提出了「十變」的概念,即由規模導向轉向價值導向;變賬面利潤為經濟利潤;變粗放經營為精細經營;變以大論優為以質論優;變控制風險為管理風險;變單一盈利為多元盈利;變被動定價為主動定價;變比例管理為資本管理;變部門銀行為流程銀行;變行政調節為利益調節。

按照馬蔚華「徹底揚棄舊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對傳統的銀行經營理念來一次徹底顛覆」的要求,「十變」從價值理念到考核手段,從管理模式到盈利形式,從管理體制到組織結構,都根本性地動搖了傳統的銀行經營價值觀。「十變」代表著招行全新的價值取向和評價標准,其著力點就是打造招商銀行長久的核心競爭力。

人們有理由相信,歷經「十變」洗禮後的招行,將把更多的驚喜呈現給客戶和投資者。

簽約郎朗為形象大使 招行奏響品牌建設新樂章

2006年10月7日,招商銀行在其企業品牌文化建設史上留下了具有開創意義的一筆:享有世界級聲譽的鋼琴表演藝術家郎朗欣然接受了來自招行的邀請,在極為繁忙的日程中親赴深圳,簽約出任該行的形象大使及品牌代言人。

這一天,距招商銀行完成H股香港成功上市的大舉動還不到半月。

據介紹,根據雙方的約定,郎朗今後將出席招商銀行安排的品牌宣傳、產品推廣及系列性的社會公益活動。郎朗所代言的招商銀行產品包括一卡通、信用卡及金葵花卡等銀行理財產品以及招商銀行的品牌形象。

以此為起點,招商銀行將以郎朗為核心,陸續推出一系列品牌推廣和社會公益性質的活動。這是招商銀行秉承「因您而變」理念為廣大招行客戶服務,積極推進品牌國際化的又一重要舉措,同時也標志著中國金融行業品牌建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雙方共同點在哪裡

一方是在國際上聲名鵲起的年輕華人鋼琴表演藝術家,一方是自問世以來憑借「服務創新、科技領先、形象新銳」等法寶創下高速成長奇跡的本土銀行,雙方的共同點在哪裡?

對此,招商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郎朗的個人形象、國際聲譽、社會地位和招商銀行的品牌定位高度契合。」

據悉,招商銀行成立於1987年,在近20年的發展歷程中,銳意創新,不斷變革,在革新金融產品與服務方面創造了國內金融業的數十個第一。

近年來連續被境內外權威機構授予「中國本土最佳商業銀行」、「中國最佳零售銀行」、「中國最受尊敬企業」、「中國十佳上市公司」等多項殊榮。9月22日,招商銀行H股在香港成功上市,更是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招商銀行有關負責人直言:「郎朗先生的音樂才華與其熱情奔放的表演激情相得益彰,使他成為當今古典音樂領域最理想的詮釋者和年輕人心中的偶像,他的成名與成功是天才、勤奮與機遇的完美結合。」

首先,郎朗出生在中國,但享譽世界,國際化認同度非常高,與招商銀行建設國際化品牌方向非常一致。

其次,郎朗年輕富有活力和創新,其演奏充滿激情和朝氣,也與招行「創新、領先」的品牌個性吻合度高。

第三,郎朗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親善大使,符合招商銀行一直提倡的「企業社會責任」理念。

自1994年以來,招行積極參與了雲南扶貧、捐資助學、抗擊非典、賑災捐助等一系列社會公益活動,將「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延伸至扶貧、教育、環境保護、公共衛生等眾多領域,為各種公益事業累計捐款人民幣5000多萬元,員工捐款1000多萬。先後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民政部授予「中國紅十字博愛獎章」和「愛心捐助獎」,並五次榮獲「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稱號。

郎朗對招商銀行創新、領先、服務的品牌理念也深有共鳴

他表示,非常榮幸成為招商銀行的形象大使,正如揮灑自如的演奏來自不懈的努力和精益求精的執著藝術追求那樣,招商銀行在近二十年的發展史中不懈創新和進取,以客戶為出發點創造出各種讓人們的生活更加便利的金融產品,這兩者之間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通往客戶的橋梁

正是這種種的相通之處,共同的價值取向,讓郎朗與招商銀行走到了一起。

「相信今後郎朗將成為招商銀行和廣大客戶的橋梁,招商銀行五星級的服務與創新性的各種金融理財產品將為大眾生活帶來更多的方便和舒適。」招商銀行對這次與郎朗的合作充滿了信心。

「世界的郎朗,華人的驕傲」。如今,全世界都在矚目這位最為年輕、最具實力、也最有魅力的中國鋼琴家。

同樣,人們對大步走向國際市場的民族金融品牌招商銀行,也寄予了無限期望。

正如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指出的那樣,「金融品牌建設直接關繫到中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如果不能創建出自己的知名品牌,就無法贏得市場和客戶,甚至會被淘汰出局」。

這,正是招商銀行不遺餘力塑造自己鮮明品牌形象的內在動力。

投資者緣何看好招行

一家僅有19年成長歷史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論其規模在國內銀行中只是排名第六,既沒有「國字頭」和國家注資剝離不良資產的政策優勢,又沒有引進聲名顯赫的國際戰略投資者,靠什麼博得國內外投資者的如此青睞?

國際投行界人士的評價說,招行之所以被國際投資者看好,是因為其有著不同於其他銀行的亮點,比如零售銀行戰略、信用卡業務以及IT服務平台。相比其他已經上市的內地國有商業銀行,招行沒有得到過政府注入資金的支持,它所有的成功都是自身努力的結果。在國際投資者看來,招行已經具備了和國際同行競爭的能力和風險意識。

而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近日在深圳高交會舉辦的「中國企業創新論壇」上,解密了招行在國際資本市場受到熱捧的三大原因:成長性,市場性和穩定性。他認為,成長性就是招行創新的方向和目標;市場性可以理解為創新的基因和動力;穩定性就是創新的條件和保證。

成長性:准確判斷未來並付諸實施

馬蔚華認為,銀行競爭的關鍵就是早於別人看到發展的方向。要能夠尋找到那些開始可能很弱小但卻有巨大生命力的新東西,一旦發現就能夠馬上付諸實施。

比如早在十年前招行就開始關注零售業務,創新推出了一卡通,開啟了國內個人零售業務的新時代。今年上半年,一卡通發卡量超過了4000萬張,卡均存款余額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53倍。在上海,只有39個網點的招行,儲蓄總額卻超過了幾家總部在上海、分別擁有150多個網點的大行,這就是創新給銀行帶來的巨大商機。准確的市場定位和優秀的產品系列,使零售業務成了招行如今的最大亮點。

招行5年前開始搞信用卡,那個時候沒有人認為信用卡能給銀行帶來利潤。招行抱定創自己品牌的信念,婉拒了花旗銀行希望合作搞聯名卡的要求,用13個月推出了中國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卡。從第一張卡發行到現在只有3年的時間,招行的信用卡已經佔領中國信用卡市場的42%份額,而且今年開始實現盈利,發卡三年盈利這在全世界發卡歷史上並不多見。其信用卡客戶有超過30%使用了循環信用,投資利息占整個貸款總額的38%,信用卡交易量在03到05年實現了211%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未來信用卡對招行利潤將有近10%的貢獻率。

市場性:非國有銀行背景「逼」出真本事

海外投資者看好招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它在非政府背景下造就的市場性。馬蔚華認為,服務意識來源於市場性,因為新興的股份制商業銀行要想生存,只能靠比別人更好的服務,更貼近的產品。招行人每天想的不是別人已經做成的事,而是別人沒有做甚至沒有想的事,是那些將成為未來最有前途的事。因此,「創新的基因,從招行出生下來那天起就已經埋在體內了」。

市場基因還有利於銀行強化風險意識,規避信貸風險。近年來在銀廣夏等重大事件發生時,招商銀行幾乎都能全身而退,根源就在於,一旦出現不良資產,不可能指望得到剝離的待遇,每一分不良資產都要靠真金白銀去沖抵,這樣就影響了股東利益,也影響了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在這種切膚之痛中,風險意義產生了並在每個員工頭腦中根深蒂固。截至今年6月底,招行不良貸款率為2.29%,是國內銀行中不良貸款率最低的銀行之一。

穩定性:形成重視創新的文化氛圍

馬蔚華強調,穩定性是招行創新的條件和保證,穩定性也就是公司的文化。銀行行長可以換,但銀行形成的文化是穩定的,是不能改變的,是相對永恆的東西。招商銀行多年來不斷地進行制度創新,但是更重視創新文化的氛圍,著力於樹立自己的品牌。從一卡通到一網通,從信用卡到金葵花理財,都是我們民族金融業的品牌,這是招行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

5. 什麼是銀行零售業務

零售銀行業務是指商業銀行運用現代經營理念,依託高科技手段,向個人、家庭和中小企業提供的綜合性、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包括存取款、貸款、結算、匯兌、投資理財等業務。

零售銀行成為商業銀行新的利潤增長點,零售銀行業務是未來銀行業發展的趨勢。零售銀行業務是商業銀行傳統的優勢領域,但隨著各國先後開放金融市場,過去金融分類管理的界限正在逐漸模糊淡化,銀行、證券與保險公司業務的相互交叉日益普遍。

越來越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過去並不經營零售業務的金融機構以及非傳統金融服務企業的紛紛進入市場使這一業務領域的競爭加劇。

(5)銀行業批發轉零售擴展閱讀:

銀行零售業務的基本特徵:

1、客戶對象主要是個人客戶;

2、交易零星分散;

3、交易金額較小。

銀行零售業務的特點:

1、零售銀行的費用成本要比批發銀行的高;

2、零售銀行客戶的流動性比批發銀行強;

3、零售銀行的貸款風險極低。

6. 零售銀行業務和批發銀行業務

零售銀行業務主要是消費信貸,包括住房貸款等,還有信用卡,批發業務主要指貸款業務
銀行零售市場之定義 根據銀行服務對象的不同,銀行業務可劃分為批發業務和零售業務。銀行批發業務是指銀行向公司客戶所提供的銀行服務,零售業務是指銀行向個人客戶所提供的銀行服務。在國外的一些定義中,零售業務亦包括銀行向私人企業的小額交易所提供的服務,但由於小額交易的標准難以界定,這一定義較少採用。從銀行實踐來看,一些業務既可以向公司提供,也可以向個人提供,例如存款、匯兌。為了更為嚴格地區分兩者,從市場的角度,分為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亦稱公司市場和個人市場)。 不論是在批發市場還是在零售市場上,銀行都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業務:一方面是銀行必須吸收存款(負債業務);另一方面銀行又必須吸引借款人和利用銀行服務的客戶(資產業務)。

7. 人民銀行與商業銀行的區別為什麼說一個是批發一個是零售

人行雖然叫銀行,但是屬於國家部委,不是商業機構。通俗的說人行是管銀行的銀行,商業銀行的存貸款規模都受人行控制。從這個意義上說人行是把信貸規模批發給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再零售給具體每個客戶。

8. 營業執照經營范圍是批發,銀行開戶說成零售有問題嗎

去銀行變更一下,做一下銀行開戶行基本戶變更。會有一些麻煩,看銀行如何處理吧,麻煩的需要銷戶從新開戶。

閱讀全文

與銀行業批發轉零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烏批發花市場在哪裡 瀏覽:445
昆明副食品批發公司電話 瀏覽:849
去東海批發水晶便宜嗎 瀏覽:558
中大t恤布料批發價格表 瀏覽:916
義烏兒童袖套批發 瀏覽:65
找北京布鞋批發店 瀏覽:16
貴陽什麼地方批發瓷磚 瀏覽:113
河北礦棉板批發 瀏覽:711
長春市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462
青島高頻電磁加熱批發 瀏覽:213
合肥礦用開關櫃批發 瀏覽:410
臨沂嘉興水果批發市場香蕉價格是多少 瀏覽:830
什麼水果批發可以加盟 瀏覽:597
永年螺絲批發市場地址 瀏覽:906
廣西殺菌燈工作燈廠家批發 瀏覽:506
歐妮批發商 瀏覽:538
外轉子空調風機批發商 瀏覽:297
浙江柯橋批發格子布的地方 瀏覽:728
陶瓷佛像批發廠家地址銅像 瀏覽:853
河北金鋼網鋁型材批發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