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工傷保險繳存比例公司和個人分別是多少啊
公司工傷繳納比例按照行業的不同,繳納的比例也是不相同的。如果是做物流的,那麼就屬於郵政業,一般繳納的比例為0.5%,但是工傷保險繳納不需要個人承擔,只需要公司繳納即可。也就是說工傷保險員工繳納為0元,0.5%的繳納都是由公司承擔的。
即高風險的企業交納的費率多,而低風險的單位則交較低的費率,以達到鼓勵用人單位,加強保障職業安全的措施。為了減少保險費率,用人單位就會更加積極去提高工作場所的安全性。這樣事故越少,生產能力就越強,以成本為基礎的保險費可提高工傷保險機構的承付能力。
(1)批發零售業工傷險單位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工傷范圍及其認定
第八條 職工由於下列情形之一負傷、致殘、死亡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從事本單位日常生產、工作或者本單位負責人臨時指定的工作的,在緊急情況下,雖未經本單位負責人指定但從事直接關系本單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二)經本單位負責人安排或者同意,從事與本單位有關的科學試驗、發明創造和技術改進工作的;
(三)在生產工作環境中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造成職業病的;
(四)在生產工作的時間和區域內,由於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傷害的,或者由於工作緊張突發疾病造成死亡或經第一次搶救治療後全部喪失勞動能力的;
(五)因履行職責遭致人身傷害的;
(六)從事搶險、救災、救人等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的活動的;
(七)因公、因戰致殘的軍人復員轉業到企業工作後舊傷復發的。
❷ 工傷險單位繳費比例
一,工傷保險的繳費比例:
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三類行業分別實行3種不同的企業工傷保險比例繳費率。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等情況,分別確定各用人單位的行業風險類別,企業工傷保險比例平均繳費率原則上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1.0%左右,三類行業的基準費率分別為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1.0%、2.0%左右。
二,工傷傷殘鑒定程序:
因工傷殘職工在醫療終結後應攜帶資料到當地社保機構申請傷殘等級評定;
鑒定者攜帶醫療機構出具的傷、病、殘診斷證明,如:病歷、出院證明、CT片、化驗單、心電圖等相關診斷材料及《職工傷病殘勞動鑒定審批表》於每周一、二、三、五來做鑒定。
鑒定辦對鑒定者攜帶的材料由專家確認後,交納200元鑒定費。如材料不全,由我辦出據委託診斷後,再來鑒定。
鑒定辦於每周四定期召開鑒定會,做出等級或結論,並予以公布。
自鑒定材料收下登記之日起15日後,由單位勞資人員前來領取鑒定結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❸ 工傷保險的繳費比例是怎麼計算的
工傷保險是單位繳費,職工不繳納,繳費比例,根據單位的性質和工傷頻率確定,國家有專門的分類,一般根據單位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為繳費基數,從0.5%到2.0%之間。
❹ 工傷保險的繳費比例是多少
針對工傷風險程度,對行業的劃分為三類,其工傷保險繳費費率及類別劃分詳情如下:
風險較小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0.5%;例如:證券業,銀行業,保險業等等。
中等風險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1.0%;例如:房地產業,環境管理業,娛樂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等。
風險較大行業,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2.0%;例如:煉焦及核心燃料加工業,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等等。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工傷保險認定申請: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的規定,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❺ 單位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是多少
很高興為你作答,工傷保險繳費比例根據行業性質不同是浮動的,分別是0.5%,1%,2%。據我所知,你們物流行業應該屬於中等風險行業,繳費比例是1%。不過,你最好找51社保網確認一下,以免出錯了。
❻ 公司工傷保險繳納比例是多少
公司工傷繳納比例按照行業的不同,繳納的比例也是不相同的。如果是做物流的,那麼就屬於郵政業,一般繳納的比例為0.5%,但是工傷保險繳納不需要個人承擔,只需要公司繳納即可。也就是說工傷保險員工繳納為0元,0.5%的繳納都是由公司承擔的。
《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差別費率,並根據每個行業的工傷保險費使用情況、工傷發生率等情況確定若干費率檔次,具有競爭性和經驗性的保險費率,表現出公平的成本分配,促進經濟平等性。
即高風險的企業交納的費率多,而低風險的單位則交較低的費率,以達到鼓勵用人單位,加強保障職業安全的措施。為了減少保險費率,用人單位就會更加積極去提高工作場所的安全性。這樣事故越少,生產能力就越強,以成本為基礎的保險費可提高工傷保險機構的承付能力。
(6)批發零售業工傷險單位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參照《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將行業劃分為3個類別:一類為風險較小行業,二類為中等風險行業,三類為風險較大行業。三類行業分別實行3種不同的企業工傷保險比例繳費率。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和主要經營生產業務等情況,分別確定各用人單位的行業風險類別,企業工傷保險比例平均繳費率原則上控制在職工工資總額的1.0%左右,三類行業的基準費率分別為用人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0.5%、1.0%、2.0%左右。
參考資料:工傷保險_網路
❼ 工傷保險個人及企業繳費比例是多少
工傷保險繳費比例:單位每個月繳納0.5%,個人不繳納。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7)批發零售業工傷險單位繳費比例擴展閱讀:
工傷辦理程序:
1、職工傷殘鑒定結論或工亡批復下達後,用人單務工人員參加工傷保險位應及時指派專人與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聯系辦理待遇申報撥付手續;
申報時,用人單位應填寫《職工工傷(亡)保險待遇申報審批表》和《工傷醫療費核銷驗收單》連同醫療費原始發票。
2、《工傷認可證》或《職業病診斷證明書》、《因工殘廢證》、勞動行政部門對工傷職工因工死亡批復、工傷(亡)之前12個月的工資發放表、供養直系親屬證明、職工本人身份證和繳費證明等一並上報;
3、屬交通事故的,須上報交警部門對事故的責任分析和處理意見;
4、屬因公外出期間失蹤的須上報當地公安部門出具的失蹤證明和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宣判書;
5、工傷(亡)兼有民事賠償的應積極尋求民事賠償,在民事賠償完後,填寫《職工工傷(亡)民事賠償情況表》連同民事賠償調解書等有關文書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