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菜場買兩次菜,問問價格,你就算知道了。最好不要親自去,因為你以後要賣菜,菜場的小商小販都雞賊的很。
㈡ 從批發價怎麼來制定零售價
人家拿貨都是8毛,而且還是只零售,10塊五到六雙,你這個價格怎麼批發呢?假如10塊8雙估計你除下你消耗不賺錢了
㈢ 商品零售價是怎麼定的
一搬情況下是進貨價可加上費用再加上利潤再加上稅即為零售價
㈣ 商業批發企業多採用什麼計價方法如果是零售呢
十、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計算本期銷售毛利,並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毛利率計算公式如下:
用毛利率法計算本期銷售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在商業企業較為常見,特別是商業批發企業。同時,採用這種方法,商品銷售成本按商品大類銷售額計算,在大類商品賬上結轉成本,計算手續簡便。
十一、零售價法
零售價法是指用成本佔零售價的百分比計算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基本內容如下:
(1)期初存貨和本期購貨同時按成本和零售價記錄,以便計算可供銷售的存貨成本和售價總額;
(2)本期銷貨只按售價記錄,從本期可供銷售的存貨售價總額中減去本期銷售的售價總額,計算出期末存貨的售價總額;
㈤ 商業企業零售價如何確定
零售價的定價問題是一個零售企業的生存問題。計劃經濟時代物價那是政府統一控制,除了小商品(針頭線腦)之外不得定價高了。
到了市場經濟時代那就是按照市場需求情況定價了,1.00錢進的,加快30%利潤賣1.30元。也不能太高了市政府有個物價管理部門它經常查你的價格,他的權力很大,你的態度不好他都要罰你款。
現在定價就是技巧問題了。別人都有的商品,定價就要別人稍低一些,爭取薄利多銷,以多取勝。別人都沒有的商品那可以根據需求情況稍微多加點利潤,(一般來說別人一看你賣的好馬上就照樣進貨了)。這叫人無我有,人有我廉(便宜),大家都有我轉了(我賣別的新品種)。
總之現在商品定價一般在40%至50%之間(或者100%),為什麼?留出顧客砍價的空間來。像小商品就如實的加50%至100%利潤賣就可以了。不懂可以再聯系!
㈥ 一般零售葯店如何定價
進貨單會註明零售價。可以根據零售定價。但最好你還是根據其它葯房的價格定價,這樣別人容易接受的。
㈦ 供應商們是如何定價
定價方法是企業為實現其定價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方法,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這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 1、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 (一) 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其計算公式為:P=c×(1+r) P—商品的單價 c—商品的單位總成本 r—商品的加成率 (二)目標利潤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總成本和預期銷售量,確定一個目標利潤率,並以次作為定價的標准。 其計算公式為:單位商品價格=總成本×(1+目標利潤率)/ 預計銷量 2、邊際成本定價法 3、盈虧平衡定價,考慮到銷售額變化後,成本也在發生變化,這種方法是運用損益平衡原理實行的一種保本定價法。 其公式是: 盈虧平衡點銷售量=固定成本/單位—單位變動成本 盈虧平衡點銷售額=固定成本/1—單位變動成本率 需求導向定價法 需求導向定價法是指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種 (一)認知導向定價法,是根據消費者對企業提供的產品價值的主觀評判來制定價格的一種定價方法。 (二)逆向定價法,它是指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考慮中間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潤後,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產價格。 可通過公式計算價格:出廠價格=市場可零售價格×(1—批零差率)×(1—進銷差率) (三)習慣定價法,是按照市場長期以來行成的習慣價格定價。 競爭導向定價法 (Competitive 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 競爭導向定價法概述 競爭導向定價法是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以市場上競爭者的類似產品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定價的參照系的一種定價方法 這種定價方法主要有3方面特點。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隨行就市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和密封投標定價法。 競爭導向定價法的幾種方式 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上,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這種定價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競爭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 1、隨行就市定價法:在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而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帶來的損失,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即將本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此外,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 2、產品差別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標的物的價格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來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它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樣一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稱密封投標定價法。
㈧ 零售商品如何定價呢
產品定價公式 1、不含稅:進價*(1+毛利率) 2、含稅:進價*(1+毛利率)*稅率1.17 進價是指進貨成本(含運費) 「1-銷售毛利率」。 例如:一件商品的成本價是8元,規定銷售毛利率是20%,則該商品的銷售價格應該為: 銷售價格=8/(1-20%)=10元。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X100%=(10-8)/10X100%=20%。
㈨ 如何給商品定價怎麼用公式算。
依照不同的導向有不同的產品定價方法,定價方法是企業為實現其定價目標所採取的具體方法。
定價分類:
可以歸納為成本導向、需求導向和競爭導向三類。
成本導向定價法:以營銷產品的成本為主要依據制定價格的方法統稱為成本導向定價法,這是最簡單、應用相當廣泛的一種定價方法。
總成本定價法:成本加成,目標利潤:成本加成定價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產品單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銷售價。
(9)零售批發企業如何定價擴展閱讀:
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企業定價首先需要考慮的方法。成本是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所發生的實際耗費,客觀上要求通過商品的銷售而得到補償,並且要獲得大於其支出的收入,超出的部分表現為企業利潤。
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
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
例如,某電視機廠生產2 000台彩色電視機,總固定成本600萬元,每台彩電的變動成本為1000元,確定目標利潤率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