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零售銀行業務和批發銀行業務
銀行業將銀行業務分為零售銀行業務(Retail Banking)和批發銀行業務(Wholesale Banking)。批發銀行業務的主要客戶對象是大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其一般涉及金額較大。批發銀行業務是指銀行之間巨額款項的借入與貸出,區別於銀行與其顧客之間以傳統方式構成的零售銀行業。 批發業務的對象是大的工商企業和機構,單筆業務數額大。批發業務主要有: (1)對農業、建築、工商企業和銀行、保險公司、財務公司及其他機構吸收存款,提供大額貸款、貿易融資和銀團貸款;
(2)在貨幣市場上進行大額融資、從事外匯買賣,以利率、貨幣期權和期貨及其他信用工具進行風險管理服務;
(3)為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提供顧問咨詢及融資服務,包括為股票和債券發行及新產品開發提供咨詢、協助籌資、制定穩定的融資戰略,同時提供包銷服務;
(4)為公司項目融資、兼並與收購、資本重組和私有化等業務,以及債券、股票承銷及信貸方面提供顧問;
(5)協助客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籌資,接受企業和機構委託代理各種貨幣、股票、債券、期貨,以及其他金融產品及衍生工具的大額交易等,開展金融工程和風險管理;
(6)在股票、債券市場中接受企業和機構委託,代理機構間的大額交易;
(7)包銷國庫債券和市政債券;
(8)開展自營投資業務,經營多樣化的證券組合,利用國內外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從事各種金融工具的投資和交易。 銀行零售業務的對象是消費者個人和私營小企業,單筆業務量小。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對消費者和農場、 牧場等私營小企業吸收小額存款,提供汽車、房屋、家庭用品等商業性貸款;
(2)為私人客戶提供投資咨詢;
(3)發行信用卡、辦理個人結算、現金管理等服務;
(4)將從大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大筆購入的證券分成較小面額出售,與小企業及個人投資者進行證券買賣;
(5)零售經紀服務:接受私人客戶委託提供買賣訂單、保管服務(俗稱代為持股),以及保證金和交易延伸的客戶信貸服務等。批發貸款與零售貸款是根據貸款對象的不同區分的。批發貸款的對象是大的工商企業和機構,零售貸款的對象是消費者個人和私營小企業。批發貸款可以是抵押貸款或無抵押貸款,期限可以是短期、中期或長期的。對於數額大、期限長的批發貸款來說,比零售貸款面臨著更大的利率風險,從而較多地採用變動利率。零售貸款也有短期、中期或長期的,由於零售貸款大部分是中短期的,長期的比較少,所以大部分採用抵押貸款和固定利率,近年來也發展了一些無抵押的浮動利率個人消費貸款。
Ⅱ 營業執照經營范圍里批發和零售有什麼區別嗎
營業執照跟批發和零售是沒有直接區別的,零售和批發主要是看經營范圍怎麼寫的,寫批發就是批發,寫零售就是零售,主要是看經營的產品是什麼情況,就怎麼寫。
營業執照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發給工商企業、個體經營者的准許從事某項生產經營活動的憑證。其格式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統一規定。
批發是指將商品或服務售與那些為了將商品再出售或為企業使用的目的而購買的顧客時所發生的一切活動。
零售是商品經營者或生產者把商品賣給個人消費者或社會團體消費者的交易活動。
零售的特點是:每筆商品交易的數量比較少,交易次數頻繁;出賣的商品是消費資料,個人或社會團體購買後用於生活消費;交易結束後商品即離開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
(2)哪些是批發與零售兼營性銀行擴展閱讀:
零售貿易的主要特徵有:
1、 交易對象是為直接消費而購買商品的最終消費消費包括個人消費者和集團消費者。消費者從零售商處購買商品的目的不是為了用於轉賣或生產所用,而是為了自己消費。交易活動在營業人員與消費者之間單獨、分散進行。
2、零售貿易的標的物不僅有商品,還有勞務, 即還要為顧客提供各種服務,如送貨、安裝、維修等。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加劇,零售提供的售前、售中與售後服務已成為重要的競爭手段或領域。
3、零售貿易的交易量零星分散,交易次數頻繁, 每次成交額較小,未成交交易佔有較大比重。
批發的發展前景:
作為商品流通的重要環節,批發業的發展對於節約全社會的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隨著生產商和零售商向批發環節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我國批發業的發展陷入困境,整個流通體系呈現「兩頭活躍、中間萎縮」的基本格局,「批發無用論」觀點開始盛行。
從世界范圍來看,獨立批發商經歷了先抑後揚的曲折發展過程,最終在社會生產和流通中的地位逐漸趨於穩固。中國批發業不僅將遵循批發發展的一般規律,還會因中國的特殊國情而呈現出更為復雜的發展動向。
Ⅲ 什麼是零售銀行和批發銀行
零售業務基本就是個人業務,包括個人儲蓄,貸款等.
批發性業務主要都是公司的業務.
可能基本上如此.不知道這個答案是否可以幫到你.
Ⅳ 什麼是批發性銀行
批發銀行是和零售銀行相對應的概念。
「批發銀行」的定義, 由於不同國家不同時期對銀行業務的管制差異而有所不同。 《英漢國際金融大詞典》對「wholesale banking 」的釋義是:「 批發銀行業務是指銀行之間巨額款項的借入與貸出,區別於銀行與其顧客之間以傳統方式構成的零售銀行業。 」
相應地把「零售銀行」定義為「主要向家庭和小企業提供服務的面向消費者的銀行.」
而私人銀行是指向富有個人或家庭提供的私密性銀行業務,通常由國際級金融集團提供,開戶門檻一般不低於50萬美元,業務范圍包括財務咨詢、投資理財(如規劃投資、避稅)、信託和託管、提供並購案建議及標的,有的還代表客戶競標古董等。一些外資銀行多擁有私人銀行部,另一些銀行則只做私人銀行業務。
Ⅳ 經銷批發和零售分別是什麼意思
經銷批發是指經銷商或批發商。
零售是指包括所有向最終消費者直接銷售商品和服務,以供其作個人及非商業性用途的活動。許多機構,諸如生產商、批發商和零售商都從事零售業務。而大部分零售業務是由零售商從事的。
零售貿易是指將商品或勞務直接出售給最終消費者的交易活動。在貿易運行中,零售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通過零售經營,商品離開貿易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真正成為消費對象,從而完成社會再生產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講,零售是貿易過程的終點,處於生產與消費之間中介地位的終端。
零售處於貿易運行的終點,具體體現著貿易運行的目標。零售貿易的特點,決定了它有下列功能:
1.實現商品最終銷售,滿足消費者需要功能。 產品在生產者手中或批發業者手中,只是一種觀念上的使用價值,而不是可能被消費的現實的使用價值。產品只有進入消費領域才能成為現實的使用價值,在多數情況下,這需要通過零售貿易來實現。
2.服務消費,促進銷售功能。 消費者對商品需求和服務需求是廣泛的、多樣的、復雜的,滿足這些需求,零售貿易不僅要提供豐富的商品以供選擇,還需要圍繞著商品銷售提供各種服務,如信息服務、信用服務、售貨服務和售後服務等,並以此為手段,擴大商品銷售。在發達的市場經濟條件下,零售的服務功能更為重要。
3.反饋信息,促進生產功能。零售貿易直接面向消費者,能夠及時、真實反映消費的意見及市場商品供求價格變化情況,向生產者和批發業者提供市場信息,協助批發業者調整經營結構,促進生產者生產更多更好適銷對路商品,滿足消費者需要。
Ⅵ 銀行的零售業務和批發業務指什麼
針對個人客戶的業務是零售業務,如儲蓄,個人貸款等。其他針對公司和機構客戶的業務是批發業務。
Ⅶ 營業執照中「批發兼營零售」和「零售兼營批發」有什麼不同為什麼營業執照上要寫那麼多經營范圍
哪個在前以哪個為主稅務確定發票等會有區別。經營范圍內的都可隨時隨地選擇經營,備工商查驗,沒有的你就不能經營,隨時會被戴上超范圍經營的帽子加以處罰。
Ⅷ 中國有哪些銀行屬於零售銀行
零售銀行 (Retail Banking),是銀行之一類型,它們的服務對象是普通大眾市民、中小企及個人小戶。零售銀行服務客戶通常是透過銀行分行、自動櫃員機及網上銀行等交往的。與之對應的是批發銀行(Wholesale Bank)。
通常將主要向消費者和小企業提供服務的銀行被稱為零售銀行(retail bank)
零售銀行業務是指商業銀行運用現代經營理念,依託高科技手段,向個人,家庭和中小企業提供的綜合性,一體化的金融服務,包括存取款,貸款,結算,匯兌, 投資理財等業務。零售銀行業務不是某一項業務的簡稱,而是許多業務的總稱。它有著廣泛的業務領域, 既可以是傳統銀行業務,也可以是新業務;既可以是資產業務,也可以是負債業務,中間業務,還可以是網上銀行業務等等。
目前我國的商業銀行都做零售銀行業務,郵政儲蓄銀行是銀行業的金融機構,也做零售業務。還有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 ,交通銀行 ,招商銀行都是我國著名的零售銀行。
政策性銀行就不做零售業務,它不以營利為目的,如農發行,國開行(目前已股份制改造,向商業銀行發展),進出口銀行。
央行(人民銀行)不做零售業務,它屬於國家機構。
總之,只要辦理公眾存款業務的都是零售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