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網上零售業的發展現狀及分析
可以先從電子商務來看,給你發一篇網上關於電子商務的文章,另外你可以去搜幾篇關於淘寶\紅孩子\當當等比較成功的零售網站發展現狀及分析的文章參考一下.
電子商務的定義和內涵:
一般而言,電子商務(EC,Electronic Commerce)最常的解釋是「藉由電腦網路將購買與銷售、產品與服務等商業活動結合在一起,進而調整交易的基礎和型態」,但是電子商務並不是只有在網路放上企業的網頁而已,他是代表商業和企業的另種型態。電子商務主要是建構在電子交易系統上,即是將傳統的金流和物流數位化,並且發展「資訊流」,這正是電子商務的精髓,而目前的就交易的方式劃分,一般而言,有企業對企業的商務(B2B)和企業對消費者的商業(B2C)二種模式。 至於個人與個人(C2C)方面,目前因交易分散且平均金融單價小,除網拍以外,尚不足歸類為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帶來的好處:
電子商務講求是速度、便捷和縮短時空的隔閡,經由電腦和網際網路聯結的方式可以縮短交易時間和交易成本,進而滿足組織、商品與消費者的需要,改善產品、服務與增加傳送速度服務的品質,並達成提高各地的商業速度,降低訊息傳送的成本。並利用其網路搜尋與取得資訊,可以幫助個人與公司進行決策之制定,不論是哪一種產業,未來會涉入其中,而這也將是未來的商業模式,進一步達到整體企業e化的境界。
電子商務帶來沖擊:
對於企業電子化所面臨的沖擊有多大?各國企業和消費的網際網路上,包含企業對企業和企業對消費者的貿易量和商機(不單是在企業電子化方面),這幾年來都是超倍速的成長,即使在今年網路發展出現泡沬化的現象,但美國Forrester Research仍預計在2005年,在全球固網、衛星和光纖的架設,全球商業連網的部份至少達80%,即使開在偏遠山區的商家,都能結合網路,達到遠距的銷售商務,使得全世界的商業不再有國界之分。
『貳』 零售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
社區超市銷售和門店增長快
2015-2019年中國商品零售總額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商品零售總額達36.49萬億元,同比增長7.90%。2020年1-5月,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商品零售總額僅為12.74萬億元,同比下降10.60%。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提供的數據,我國社區消費占城市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而在發達國家,這一比例則達40%左右。隨著消費習慣的轉變,大賣場日漸式微,大體量、大規模顯然很難滿足當下消費者快速便捷的購物需求,社區型超市業態是整體超市行業的一個發展方向,發展前景廣闊,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還幾乎處於空白的現狀下。
—— 更多數據及分析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叄』 零售O2O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網路零售報告指出,2011年,我國網路零售額僅為0.75萬億元,到2014年網路零售額增長至2.79億元,同比增長49.7%,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2015年我國網路零售額為3.2萬億元,同比增長31.6%,繼續保持全球第一。政策助力、互聯網不斷普及,傳統零售商轉型使得網路零售取得了飛速發展的成績,並且未來還有極大增長空間。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因此,傳統零售轉型網路零售前景看好。除了入駐天貓、京東等綜合類電商平台外,傳統零售還可以選擇向蘇寧、國美一樣自建電商平台,兩種模式各有千秋,需要實體零售業謹慎選擇。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實體零售店鋪可先與綜合類電商合作,積累人氣與用戶;隨後自建電商,加強商品管控;最後線下線上零售渠道融合,實現線上成交、線下體驗購物的零售O2O模式。
『肆』 "新零售"目前的國內外研究現狀
自從2016年10月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後,我國新零售以一路狂奔的態勢不斷發展。此概念提出後,阿里巴巴、騰訊、網路、小米、網易等多家企業已經開始了新零售探索之路,「新零售+」迅速成為新的風口。
企業紛紛布局新零售
2016年10月,雲棲大會上首次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並以盒馬鮮生為主,展開其新零售之路。隨後,亞馬遜革命性地提出了線下實體商店Amazon Go,將「無人零售」這一概念推上了風口。2017年可謂是新零售的發展元年,超級物種、7 Fresh、蘇鮮生等新零售代表門店不斷推出,京東、騰訊等公司紛紛布局,並且競爭格局逐漸明朗,盒馬鮮生、超級物種、小米之家、7 Fresh等頭部效應明顯。
傳統零售VS新零售
新零售與傳統零售有很大的不同,新零售是一種全新的概念,是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數據驅動的泛零售形態,結合線上線下的銷售的模式,結合物流等,為消費者打造更好的消費體驗,而傳統的零售則是依靠人流量,依靠過往的消費者,依靠個體的經驗自營。新零售結合大數據對顧客進行精準定位,並且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更大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得益於新零售風口的興起,各地的創新型企業也層出不窮,但北京市、上海市和廣東省仍聚集著70%的新零售企業,其他地區的新零售企業不到總數的五分之一。
北京作為高新科技產業聚集地,毫無疑問地以33.5%的新零售企業佔比位列榜單第一位,其布局涵蓋供應鏈、無人便利店、無人貨架、生鮮等多種業態,其代表企業為盒馬鮮生。上海作為中國零售業最發達的地區,在新零售浪潮中也不落人後,以22.3%的企業數量佔比排名第二。上海不僅擁有傳統零售巨頭百聯集團,在技術革新的推動下,還誕生了以猩便利為代表的一眾新零售企業。廣東省一直是各類新鮮事物湧入的第一站,其以14.6%的企業數量佔比排名第三。
新零售未來發展趨勢
1、更加以消費者為中心
在零售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在商品極大豐富的大背景下,零售的發展,已逐步走出以商品為中心的模式,轉向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流量為中心的方向加快發展。新零售需要從內容、形式和體驗上如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是當前零售經營的核心。
2、全渠道零售
目前的零售市場已經是高度的線下與線上二維市場。未來的零售市場必將是更加充分的二維市場結構空間。市場不會再回到單一的線下市場結構,只有實現二維市場融和規劃,協同發展,才是把握了市場的全部。
3、智能化、無人零售
隨著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的逐步成熟,人工智慧將會逐步取代部分的人力,而使零售效率得到提升。沃爾瑪、亞馬遜等已經在無人零售上邁出了步伐,從成本、效率、體驗出發,無人零售、自助零售已經成為零售創新發展的新熱點。
以上數據分析均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零售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
『伍』 零售業研究現狀
到學校開的論文材料收集網上去找 那個更專業。
『陸』 我國零售企業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大部分的都在這四種模式中,一是百貨商店包括SHOPPING MALL,二是專賣店和獨立的門店,三是集貿市場,四是超市,至於說具體,你身邊應該都有,自己觀察得來的經驗才是自己的,不要總抄別人的。至於說對策,誰能把營業額和收入提上去,誰就是最成功的,當然得區別對待,因為百貨商場和超市是大部分的收入是靠物業(出租攤位)掙錢,專賣和獨立門店是靠產品的聲譽和質量掙錢。提示的已經挺多的了,其它自己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