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零售行業現在發展前景怎麼樣
前景看好,《中國互聯網+零售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網路零售規模還不到1萬億元,僅為0.75萬億元;到2015年時,我國網路零售額已增至3.2萬億元,同比增長31.6%。
新零售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電商自上而下,發揮互聯網企業技術優勢,整合線下零售;一種是實體零售商自下而上,自身供應鏈的整合和科技的運用,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可以充分利用市場資源,提高實體零售業的運營效率。對已觸及天花板的電商企業來說,與線下實體零售業融合也是大勢所趨。
目前來看,新零售將是實體零售業觸底反彈的關鍵,但能否憑此擺脫困境還需等待進一步驗證。無論如何,國內實體零售至少有了新希望。
2. 批發市場如何實現轉型突破
1。傳統批發市場注入現代商業特色。在經濟發達地區,不少工業品和生產資料批發市場仿照大型購物中心的外觀形態進行改造,出現了外觀商場化的趨勢,有些還與商務樓、展示廳、專業店街、商業步行街等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集原料采購、生活購物、休閑游覽、餐飲娛樂為一體類似於MALL的商業集聚。批發市場園區化的特徵也日趨明顯,在「劃行歸市」分區經營基礎上,不少市場開辟了展示展銷館、休閑服務區、流通加工區、小企業孵化區、倉儲物流區、信息中心、商品檢測中心、結算中心等,形成了流通綜合服務的專業化配套和園區化布局。此外,一些全國知名的市場公司如義烏小商品、深圳農產品、北京居然之家等,仿效零售業連鎖擴張模式,紛紛到外地開辟「連鎖批發市場」,而浙商在省外投資建設的規模在50畝以上的批發市場已超過2000家。
2。批發市場功能走向綜合化。早期的國內批發市場只有交易功能,而現在除交易功能外,許多市場出現功能綜合化的趨勢,其中最突出的是四項。一是會展功能。如義烏市依託商品大市場每年舉辦各類展會達50多個,其中小商品博覽會已成為繼廣交會、上交會之後外向度最高的展會,天天開門做生意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則被稱為「永不落幕的廣交會」。二是配送及倉儲功能。許多農產品市場配備了冷庫,浙江省有的大型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冷庫庫容高達8萬噸。內設配送中心的批發市場已經十分普遍,以至於許多大型批發市場更名為物流中心(園)。大型批發市場不僅可開展市內短駁配送,而且可以實施城際配送方式和跨省長途配送。例如,浙江義烏市場與河北白溝市場實行品種調劑配送,每天有20輛大型貨車從白溝運載箱包到義烏,再從義烏裝載小商品配送到白溝,大大降低了車輛空駛率,提高了物流效率。目前義烏物流成本占當地
GDP比重僅為12%,遠低於全國17.8%的水平,與批發市場的這類高效配送方式有一定關系。三是信息化功能。許多大型批發市場建立了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為經營者提供信息服務,場內的大型電子屏幕時時顯示本場和各地商品供求及價格變化,使經營決策和場內交易建立在信息透明的基礎上。設有網站的批發市場也越來越多,許多市場開辟了網上業務。四是統一結算的功能。藉助信息化手段,政府倡導了20年的批發市場統一結算難題終於破解。如設在浙江餘姚的杭州果品交易市場的商戶和采購方全部使用IC卡刷卡統一結算,不僅實現了購銷雙方不攜帶現金、確保資金安全,還實現了有問題食品可追溯,交易統計的精確化,交易額和稅收額也大幅度增長。
3。市場中法人經營主體比重增加。尤其是在東部發達地區,批發市場中公司制的法人攤位明顯增加。主要原因是,更多的加工企業在此開設自銷窗口,藉以擴大商路並了解市場需要;經營規模較大的個體工商戶,為了提升自身在實力和信譽上的外在形象,主動尋求升級注冊為企業法人。業內人士預計,隨著蔬菜、肉類和蛋品免除了批發企業增值稅,2013年會有更多經營此類產品的個體批發大戶轉為公司制的法人實體。
4。品牌建設和國際化拓展步伐加快。一些大型工業品批發市場高度重視品牌建設,積極營造「品牌市場」形象。例如市場經營者聯合代工商,創立以市場命名的商業品牌,以及引進國內外知名專賣店進場開店或者專櫃等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批發市場兼做內外貿易,義烏市場的外向度已高達65%以上。商品交易市場也是中國最先「走出去」的商業樣式,並形成了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商業存在,僅浙商在海外開辦的規模化批發市場就超過50個,成為「中國製造」和浙江地產品外銷的重要平台。
5。市場信用體系逐步建立。不少規模較大的批發市場除了對經營業戶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外,還積極推進市場信用制度建設。如對經營業戶建立誠信檔案,開展信用等級分類管理和信用狀況公示等,對誠信者褒獎,失信者懲戒,使市場的誠信形象和商戶的守法經營意識得以弘揚。
6。批發市場轉向郊外集聚發展。隨著城市市區的擴大,以及市區批發市場帶來的環境衛生、交通擁堵和噪音擾民問題,一些大中城市開始將市內的各處批發市場按照統一規劃遷往郊區,一般是採取市場群或園區方式進行集中建設,使其在經營上集聚發展。2008年,杭州市在城南郊區規劃新建了農產品物流中心,將市區9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全部遷入。整體搬遷後場地和攤位增加、交通和場內設施改善,市場群集聚效應凸顯,交易量猛增,其中果品市場年交易額由搬遷前的4億多元,增長到2011年的28億元。2010年南京市在江寧區建成了眾彩農產品物流園,將主城區8個農產品批發市場整體遷入,2011年8個市場的交易額已相當於搬遷前的2.45倍。以前由於市區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面積小、攤位緊張,距離南京僅50公里的安徽和縣的蔬菜是先賣到壽光再販運到南京,現在攤位增加後可以直銷南京,節省了物流費用,降低了菜價。
對批發市場下一步的整合升級,專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認為2013年在這方面各地會邁出更大的步伐,同時也提出了兩點告誡:一是提醒投資者注意,日益發展壯大的農超對接、產銷直掛、連鎖零售公司從工廠直接進貨,以及電子商務網上批發的興起,都對現貨批發市場的經營構成日益嚴峻的蠶食和擠壓。有鑒於此,在批發市場發展規模上應保持適度,在經營模式上要加快創新。二是提醒地方政府注意,規劃市場建設要把重點放在布局調整與功能優化上,而不要再追求「大手筆」、「大氣魄」的大建大上。目前許多地方的市場已經大大超過實際需要,不僅浪費了資源、降低了效率,還使許多市場都處於「吃不飽」、「活不好」的困難境地。調整布局的規劃權和重要市場的設置批准權應上收到省級政府,以便按照經濟區域和商品的合理流向重新規劃批發市場布局,確定現有市場的去留,減少盲目布點、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
3. 什麼是批發零售業具體是什麼樣的
批發零售業是社會化大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決定經濟運行速度、質量和效益的引導性力量,是我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之一。
目前,從宏觀經濟走勢來看,居民收入水平整體上處於較快上升階段。從長遠來看,我國居民消費無論是從總量上,還是從結構上都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這為我國批發零售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中長期宏觀環境。
零售業
①交易對象是為直接消費而購買商品的最終消費者,包括個人消費者和集團消費者。消費者從零售商處購買商品的目的不是為了用於轉賣或生產所用,而是為了自己消費。
②零售貿易的標的物不僅有商品,還有勞務,即還要為顧客提供各種服務,如送貨、安裝、維修等。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加劇,零售提供的售前、售中與售後服務已成為重要的競爭手段或領域。
③零售貿易的交易量零星分散,交易次數頻繁, 每次成交額較小,未成交次數佔有較大比重,這是零售應有的定義。正由於零售貿易平均每筆交易量少,交易次數頻繁,因此,零售商必須嚴格控制庫存量。
④零售貿易受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比較大。零售貿易的對象是最終消費者,大多數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表現為無計劃的沖動型或情緒型。
面對著這種隨機性購買行為明顯的消費者,零售商欲達到擴大銷售之目的,特別要注意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和需求興趣,一定要有自己的經營特色,以吸引顧客,備貨要充足,品種要豐富,花色、規格應齊全。
⑤零售貿易大多在店內進行,網點規模大小不一,分布較廣。由於消費者的廣泛性、分散性、多樣性、復雜性,為了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要,在一個地區,僅靠少數幾個零售點是根本不夠的。
零售網點無論從規模還是布局上都必須以滿足消費者需要為出發點,適應消費者購物、觀光、瀏覽、休閑等多種需要。
⑥零售貿易必須依靠周轉速度取勝。相對於批發貿易,零售貿易每次交易額小,因此必須注重提高成交率,提高貿易資本的周轉速度,盡可能在同一時間內使貿易資本周轉更快、更有效率,做到薄利多銷,快買快賣。
對企業來說:
(1)企業有自己的經營門店,直接售予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商品和社會集團用於公共消費(如辦公用品、小轎車等)的商品。
(2)企業無門店,通過網上或電話售予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商品和社會集團用於公共消費的商品。
(3)企業對醫院、學校等非盈利機構銷售的中西葯品、醫療器械、教學用品及設備等。總之,零售業的銷售對象是城鄉居民和社會集團,銷售的商品是以生活消費或公共消費品為主。常見的零售業有百貨店、超市、便利店、專賣店、專業店等以銷售生活消費品為主的企業。
批發業
與零售業相比較, 批發業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①批發業的交易額一般較大。批發業基本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對於批發業而言, 資金較勞動更為重要, 資金問題往往是決定批發商經營成敗的關鍵。
②批發業的商圈比較大。中小批發商業一般集中在地方性的中小城市, 但經營范圍會輻射到周圍地區;大型批發商業往往分布於全國性的大城市, 其經營范圍可以涵蓋整個國內市場, 有些還可以開展進出口業務, 其商業圈還可以突破國界。
③服務項目相對較少。由於批發商業其服務對象主要是組織購買者而非個人消費者, 因此相對而言, 批發業的服務項目要較零售業少, 而著重於通信、儲運、信息、融資等方面, 表現為組織對組織的服務,交易往往具有理性化。
對企業來說:
(1)企業以售給國民經濟各行業用於生產經營、勘察設計、科研試驗等商品為主。
(2)企業以售給批發和零售業、餐飲業和其他服務行業用於轉賣或經營的商品為主,包括售給外貿部門出口或加工後出口的商品。
(3)企業以直接向國(境)外出口的商品和委託外貿部門代理出口的商品為主。批發業的銷售對象是另一個生產經營或轉賣(含直接出口商品)的企業,銷售的商品有生產經營用途,也有生活消費用途。
(3)如何發展批發零售業擴展閱讀:
從事批發零售類的客戶,在我行申請授信,除了要符合總行規定的有關條件外,還須符合以下幾項基本條件:
1.注冊從事批發、零售業務且年檢合格的企(事)業法人;
2.在本地經營期限1年以上,對經營年限不滿3年的要多加關注;
3.具有穩健的經營作風,穩定的供銷渠道和良好的經營記錄,並要提供進銷貨渠道的相關資料;
4.具有真實的銷售背景,所經營商品市場情況比較穩定;
5.最低資本金要求:項目資本金比例要達到35%及以上;
6.通過人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查詢顯示與銀行往來記錄良好,對於禁入類客戶要查明其逾期原因,其中因信用卡年費而造成逾期的客戶可酌情考慮;
7.客戶提供我行認可的擔保,目前只有自有房產抵押和租賃權抵押。
4. 批發與零售有哪些類型未來批發與零售的發展趨勢如何
批發和零售的類型有很多,未來的批發和零售的趨勢都是線上銷售。
5. 批發和零售業者進來探討一下!!~
看你是做哪一類的批發零售了.
競爭其實還是蠻激烈的,基本上是
大魚吃小魚,小魚沒有蝦米吃就完了..
優勝劣汰嘛~
這個又不是只武漢一個城市才競爭激烈..
市場對商品的需求,我個人認為還是蠻高滴..
武漢是個喜歡新奇事物的城市..
什麼東西剛剛出現,就會呼啦的一片人去買,
這個時候你應該套牢那些老顧客,培養長期客戶
因為,搞不好買得人多了,東西不新奇了.
生意會漸漸降溫..冷下來,甚至"死了"都有可能..
比如那個..掉渣兒燒餅就是這個樣子..
還有就是,很容易被別個盜版,克隆
還是說掉渣兒燒餅一事,這個牌子火起來後
很多店加盟.這也就算了,關鍵一些店家盜版鳥這..
什麼..掉渣渣燒餅,土家風味燒餅都跑出來了.
自主品牌不保護好,很容易被一些商家"鑽空子"
大概這個是"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的關系
武漢人蠻精明滴..討價還價常有的事..
所以利潤可能沒你預料的那麼好..
但,可以薄利多銷嘛~武漢人就喜歡這個..
你跟他講胃口,他就跟你講胃口,
說不定下次會把他的朋友也拖來買.
嗯...總滴來說,武漢這個位置還可以
九省通衢..運貨拖貨還蠻方便滴..
不管怎麼說,還是希望你來武漢做生意
這些是我的個人觀點,希望幫得到你.
6. 傳統零售批發行業如何向電商發展
"互聯網+"已上升到國家戰略級別,從整體來說,以互聯網為平台的「新經濟」為社會創造了大量新工作崗位。電子商務沒有沖擊傳統的商業,更沒有打擊傳統商業,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想,知道未來的經濟將完全基於互聯網。
我相信第一個新稱之為新零售,現代都市裡面,很多傳統零售行業受到了電商或者互聯網巨大的沖擊,我個人覺得是他們沒有把握未來的技術,沒有看未來,只看到昨天,如何適應這個新的技術,如何和互聯網公司進行合作,如何和現代物流進行合作,如何利用好大數據。必須打造新零售,原來的房地產模式為主的零售行業一定會受到沖擊,今天不沖擊,你活得時間也不會太長,新零售的誕生,對純線下也會帶來沖擊。
7. 我想做個批發 零售行業的生意,不曉得該做什麼
選好地址,做好市場調研!你說的買賣投資小回報也不大!
8. 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產生發展
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產生是集聚的效果,歸根究源就是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生產力進步。只有這兩者的結合,才會產生大規模的小商品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