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叮叮糖怎麼做
麥芽糖又稱糯米糖,
它由小麥和糯米製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麥芽糖的製作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先將小麥浸泡後讓其發芽到三四厘米長,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後將糯米洗凈後倒進鍋燜熟並與切碎的麥芽攪拌均勻,讓它發酵3~4小時,直至轉化出汁液。而後濾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狀,冷卻後即成琥珀狀糖塊。食用時將其加熱,再用兩根木棒攪出,如拉麵般將糖塊拉至銀白色即可。
『貳』 大家對傳統商業空間的記憶。如成都街頭的叮叮糖,小時候街邊買的爆米花。最好有老照片和文字。
從擔擔面說起吧。這是大人們晚上打麻將餓了,常叫些孩子去門口買的消夜。那時候,幾乎每條街都有自己的擔擔面,味道有好有壞。在記憶里,金花橋街口的擔擔面味道是最好的。賣面的是個老頭,好像是姓張。有點名氣,所以不再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是把擔子固定擺在街口,等顧客來買食。擔子的一頭燒著一鍋煮麵用的水和做湯面用的雞湯,另一頭是一張有好幾個抽屜的小桌,桌面上放著各種各樣的作料,抽屜里分放著寬面、細面、抄手、豌豆顛兒(即豆苗)等等。所謂擔擔面,其實不僅賣面,還賣抄手,抄手甚至比面賣得還要貴一點。無論面和抄手,都分干撈的和帶湯的,價錢一樣,但我覺得干撈面更好吃。
擔擔面味道的好壞,關鍵在於作料要全,在記憶里,成都的擔擔面除一般的醬油、糖、醋、蔥花、蒜泥、味精等之外,還有香噴噴的芝麻面、色紅而並不太辣的熟油辣椒、幾乎快炒酥的臊子(肉末)。對了,還必須用散發著清香味的豌豆顛兒打底,否則不是地道的成都擔擔面。最後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成都的擔擔面是用來解饞的,而不是充飢的,每碗面都是作料多面很少(最多不過一兩),所以只能慢慢品嘗,不能狼吞虎咽。
『叄』 成都小吃,有哪些啊
在春熙路口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小吃——「龍抄手」餐廳,百盛旁邊的「賴湯圓」餐廳都是外地人來成都很好的食物選擇。
成都的許多名小吃都是以創始人的姓氏冠名的,比如「鍾水餃」、「韓包子」、「賴湯圓」、「張涼粉」等等。「鍾水餃」有別與北方的水餃,餡是純肉的,拌上甜辣的紅油蘸水,別有風味。韓包子味道一般,但肉質相當細嫩。「賴湯圓」雖然名聲很大,但許多老成都更喜歡「郭湯圓」的香而不膩。
「鹵肉鍋盔」形式上與陝西的「肉夾饃」相似,不過「肉夾饃」里的肉,是剁得爛碎的臘汁肉,而「鹵肉鍋盔」里的肉卻是澆著鹵汁的成片的肉,都很香。以前只知道騾馬市的擔擔面總匯賣的「鹵肉鍋盔」最正宗,這兩年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一大批各種字型大小的鍋盔店,遍布成都的各個角落。八寶街三醫院對面的「樂來鍋盔」味道就很不錯。除了鹵肉外,還有很多品種,如耳片、牛肉、三絲等等,價格在2.5元左右。
「三大炮」也不能錯過,你可以看到師傅嫻熟地將手中的糯米面團沿著案板砸出去,落在盛滿花生粉的盤子里,一路上「當,當,當」地發出三響。我在文化宮里吃過一次帶響的「三大炮」,不過他們的響聲都是通過案板上擺放的金屬碟子搞出來的,雖不太正宗,但味道還好,軟軟的,粘粘的,可以蘸著紅塘吃。
如果你在成都的街頭漫步,會經常看到有人一根扁擔挑著竹筐,一邊走,一邊「叮叮當」「叮叮當」地敲著手中的鐵片。這鐵片敲出的聲音,就是「叮叮糖」的叫賣聲。賣糖的人總說叮叮糖入口即化,生津潤肺,可我每次吃都粘牙,大概太心急了。叮叮糖也有許多專賣店,陳記的比較多,兼賣芝麻花生糖,桂花糖,薑糖以及自製的甜點等等。
「九尺板鴨」是彭山一帶的特產。好吃極了,皮脆肉嫩,咸中帶甜,第一次吃是在同學的家裡,沒好意思起勁吃,淺嘗輒止。嘴讒的時候就去買上一隻半隻的,或獨享,或與朋友小酌時下酒。
「棒棒雞」也是這兩年紅及一時的小吃,字型大小很多,廖記最有名。品牌包裝得很好,一改往日作坊式的經營模式,所有連鎖店都是同樣的裝潢,窗明幾凈,干凈衛生。棒棒雞據說有很復雜的製作程序,其中一項就是用木棒敲打,好象說是更容易進味。我覺得味道也沒什麼特別,不過我很喜歡吃胡記的無骨鳳爪和郡肝,他們調的蘸水是自己家裡無論如何也調不出來的。
要說成都小吃,最不能忽略的是「串串香」。「串串香」和「麻辣燙」是同意詞,這六個字准確地概括出了這種小吃的特點。對很多人來說,吃串串更多的是在吃一種氣氛:大家圍著一口鴛鴦鍋,冒著粗汗,海闊天空地吹著牛,拿起一大把燙歸易了的牛肉,四下里一分,從簽子頭上把肉塊撥拉到油碟里,略一降溫,再夾到花生海椒碟里滾一下,塞入口中,爽!再喝一口雪花或藍劍(啤酒),誇張地匝一匝嘴,好安逸!成都串串出玉林,玉林串串香在成都已經是個家喻戶曉的品牌了。
肥腸粉在成都已經成為僅次於面條的主要小吃,分布於城市的大街小巷,其主要有名的以下幾家。
(1)成都肥腸粉的招牌無一列外都打著雙流白家的名義,據說那是成都最早最有名的肥腸粉發源地。當年的高老爺子把小小的粉條調出成這樣的美味。現在其高記肥腸粉已經成為了一座大型的酒樓,依舊供應著2。5元/碗肥腸粉,同時更提供更多的肥腸系列菜品,唯一缺點是離成都市區較遠;
(2)青石橋肥腸粉。成都提肥腸粉第一肯定是青石橋,那裡肥腸粉是老字型大小了,肥腸粉是將紅薯粉條在大鍋老湯裡面(基本是不停火,用十斤以上棒子骨熬制出來的)燙熟後加各種原料而成,最後撒上煮好的白味肥腸,是成都最有人氣的小吃。
(3)紅星路四段,遂寧賓館旁邊,據說是當年高老爺子親自授權的三家之一(不知道是否因為拆遷而改變,如果是,那麼沿遂寧賓館對面的小街前行50米,同樣有一家,以前我以為後者比較正宗些,但因為前者當街,所以生意及口碑要好很多;
(4)馬鞍北路建工俱樂部門口,也是老字型大小的肥腸粉;
(5)應該還沒有寫全,在大街小巷裡,可以發現的美食太多了;
在成都七中附近的怪味面也很好吃(有兩家連在一起,一個叫徐老八怪味面,另一個就叫怪味面,兩家都很好吃)如果有人想去就問成都七中在那裡就可以了,大多數人都知道,七中是成都最好的中學了。
『肆』 成都小吃有哪些
在春熙路口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小吃——「龍抄手」餐廳,百盛旁邊的「賴湯圓」餐廳都是外地人來成都很好的食物選擇。
成都的許多名小吃都是以創始人的姓氏冠名的,比如「鍾水餃」、「韓包子」、「賴湯圓」、「張涼粉」等等。「鍾水餃」有別與北方的水餃,餡是純肉的,拌上甜辣的紅油蘸水,別有風味。韓包子味道一般,但肉質相當細嫩。「賴湯圓」雖然名聲很大,但許多老成都更喜歡「郭湯圓」的香而不膩。
「鹵肉鍋盔」形式上與陝西的「肉夾饃」相似,不過「肉夾饃」里的肉,是剁得爛碎的臘汁肉,而「鹵肉鍋盔」里的肉卻是澆著鹵汁的成片的肉,都很香。以前只知道騾馬市的擔擔面總匯賣的「鹵肉鍋盔」最正宗,這兩年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一大批各種字型大小的鍋盔店,遍布成都的各個角落。八寶街三醫院對面的「樂來鍋盔」味道就很不錯。除了鹵肉外,還有很多品種,如耳片、牛肉、三絲等等,價格在2.5元左右。
「三大炮」也不能錯過,你可以看到師傅嫻熟地將手中的糯米面團沿著案板砸出去,落在盛滿花生粉的盤子里,一路上「當,當,當」地發出三響。我在文化宮里吃過一次帶響的「三大炮」,不過他們的響聲都是通過案板上擺放的金屬碟子搞出來的,雖不太正宗,但味道還好,軟軟的,粘粘的,可以蘸著紅塘吃。
如果你在成都的街頭漫步,會經常看到有人一根扁擔挑著竹筐,一邊走,一邊「叮叮當」「叮叮當」地敲著手中的鐵片。這鐵片敲出的聲音,就是「叮叮糖」的叫賣聲。賣糖的人總說叮叮糖入口即化,生津潤肺,可我每次吃都粘牙,大概太心急了。叮叮糖也有許多專賣店,陳記的比較多,兼賣芝麻花生糖,桂花糖,薑糖以及自製的甜點等等。
「九尺板鴨」是彭山一帶的特產。好吃極了,皮脆肉嫩,咸中帶甜,第一次吃是在同學的家裡,沒好意思起勁吃,淺嘗輒止。嘴讒的時候就去買上一隻半隻的,或獨享,或與朋友小酌時下酒。
「棒棒雞」也是這兩年紅及一時的小吃,字型大小很多,廖記最有名。品牌包裝得很好,一改往日作坊式的經營模式,所有連鎖店都是同樣的裝潢,窗明幾凈,干凈衛生。棒棒雞據說有很復雜的製作程序,其中一項就是用木棒敲打,好象說是更容易進味。我覺得味道也沒什麼特別,不過我很喜歡吃胡記的無骨鳳爪和郡肝,他們調的蘸水是自己家裡無論如何也調不出來的。
要說成都小吃,最不能忽略的是「串串香」。「串串香」和「麻辣燙」是同意詞,這六個字准確地概括出了這種小吃的特點。對很多人來說,吃串串更多的是在吃一種氣氛:大家圍著一口鴛鴦鍋,冒著粗汗,海闊天空地吹著牛,拿起一大把燙歸易了的牛肉,四下里一分,從簽子頭上把肉塊撥拉到油碟里,略一降溫,再夾到花生海椒碟里滾一下,塞入口中,爽!再喝一口雪花或藍劍(啤酒),誇張地匝一匝嘴,好安逸!成都串串出玉林,玉林串串香在成都已經是個家喻戶曉的品牌了。
肥腸粉在成都已經成為僅次於面條的主要小吃,分布於城市的大街小巷,其主要有名的以下幾家。
(1)成都肥腸粉的招牌無一列外都打著雙流白家的名義,據說那是成都最早最有名的肥腸粉發源地。當年的高老爺子把小小的粉條調出成這樣的美味。現在其高記肥腸粉已經成為了一座大型的酒樓,依舊供應著2。5元/碗肥腸粉,同時更提供更多的肥腸系列菜品,唯一缺點是離成都市區較遠;
(2)青石橋肥腸粉。成都提肥腸粉第一肯定是青石橋,那裡肥腸粉是老字型大小了,肥腸粉是將紅薯粉條在大鍋老湯裡面(基本是不停火,用十斤以上棒子骨熬制出來的)燙熟後加各種原料而成,最後撒上煮好的白味肥腸,是成都最有人氣的小吃。
(3)紅星路四段,遂寧賓館旁邊,據說是當年高老爺子親自授權的三家之一(不知道是否因為拆遷而改變,如果是,那麼沿遂寧賓館對面的小街前行50米,同樣有一家,以前我以為後者比較正宗些,但因為前者當街,所以生意及口碑要好很多;
(4)馬鞍北路建工俱樂部門口,也是老字型大小的肥腸粉;
(5)應該還沒有寫全,在大街小巷裡,可以發現的美食太多了;
在成都七中附近的怪味面也很好吃(有兩家連在一起,一個叫徐老八怪味面,另一個就叫怪味面,兩家都很好吃)如果有人想去就問成都七中在那裡就可以了,大多數人都知道,七中是成都最好的中學了。
『伍』 什麼是叮叮糖
叮叮糖就是把堅硬的麥芽糖打碎成小塊的糖。
叮叮糖的口味:
傳統的叮叮糖有芝麻味和薑糖味。
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現在的叮叮糖增添了如草莓、巧克力等新口味。
叮叮糖的做法:
叮叮糖是香港的一種傳統特色糖果。地道的口感,傳統的風味,是香港年輕人的最愛。這種糖本身為一大塊帶有芝麻和姜味的麥芽糖,質地堅硬。製作時候,首先需要把麥芽糖煮熔,加入其他材料後,不斷攪拌。當未完全凝固前,放在鐵枝拉成糖膠。最後把條狀糖膠捆綁成盤狀。
童年的叮叮糖:
叮叮糖有著獨特的「叫賣聲」, 小時候,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販,挑著籮筐或者背著小背簍一手拿鐵片,一手拿小錘,相互撞擊發出節奏感分明的聲音「叮叮叮、叮叮叮······」,嘴裡還不時地喊上一句:叮叮糖,叮叮糖······
每每聽到那清脆的金屬碰撞聲,我們就會歡呼雀躍的跑出家,赤著腳踝,搖晃著小小的身影守著賣糖的大爺,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糖,看他一塊塊敲下,再用特別袖珍的秤稱重,一邊默默地吞咽著口水。每天我們都會迭印密密的腳印追逐著賣糖人一路到小街盡頭,一邊追一邊唱著「叮叮糖,叮叮糖,爺爺賣給娃娃嘗,娃娃想吃叮叮糖」 。
叮叮糖吃的時候剛開始是麵粉的味道,緊接著,麥芽糖的香甜就出來了,咀嚼著,香味更加濃郁,糖由干變濕,從硬變軟,很甜很粘牙。有時粘得你覺得上下牙都分不開了,心裡一邊很著急,一邊又對這美味喜歡得不得了。
我一邊品嘗著這彌足珍貴的兒時記憶,一邊看著繼續背著籮筐往大街小巷走去的賣糖老人,雖然童年已遠去,但清甜爽口的丁丁糖,喚醒了自己最美好純真的童年記憶,我咧著嘴開心得不得了。在老昆明的眼中,它不僅香甜可口,還有止咳、潤肺、健脾和胃的功效。
『陸』 去成都,必去哪些地方耍,哪些地方的小吃最好吃,哪的購物最劃算,要具體地址哦!
如果你是初次來成都,不想到處跑就去春熙鹽市口了。坐車也很容易就到的。購物的話大牌子春熙到處都有,折扣也狠。如果是你是喜歡淘小寶貝的女生, 也有新中興,全成都最大的小玩意集散地,你可以不要命地殺價,不要客氣,千萬不可以客氣。比例按照150的標價35的實價去殺。運氣好的話你可以買到喜歡的原單貨, 運氣不好也還是可以買到一大堆心儀的公仔,玩偶,飾品,外煙。如果你是想去旅遊景點的話就建議去網上好好查查了。 願, 平安、快樂。
『柒』 叮叮糖軟了怎麼辦
叮叮糖的口味:
傳統的叮叮糖有芝麻味和薑糖味。
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現在的叮叮糖增添了如草莓、巧克力等新口味。
叮叮糖的做法:
叮叮糖是香港的一種傳統特色糖果。地道的口感,傳統的風味,是香港年輕人的最愛。這種糖本身為一大塊帶有芝麻和姜味的麥芽糖,質地堅硬。製作時候,首先需要把麥芽糖煮熔,加入其他材料後,不斷攪拌。當未完全凝固前,放在鐵枝拉成糖膠。最後把條狀糖膠捆綁成盤狀。
拓展資料:
童年的叮叮糖:
叮叮糖有著獨特的「叫賣聲」, 小時候,那些走街串巷的小販,挑著籮筐或者背著小背簍一手拿鐵片,一手拿小錘,相互撞擊發出節奏感分明的聲音「叮叮叮、叮叮叮······」,嘴裡還不時地喊上一句:叮叮糖,叮叮糖······
每每聽到那清脆的金屬碰撞聲,我們就會歡呼雀躍的跑出家,赤著腳踝,搖晃著小小的身影守著賣糖的大爺,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糖,看他一塊塊敲下,再用特別袖珍的秤稱重,一邊默默地吞咽著口水。每天我們都會迭印密密的腳印追逐著賣糖人一路到小街盡頭,一邊追一邊唱著「叮叮糖,叮叮糖,爺爺賣給娃娃嘗,娃娃想吃叮叮糖」 。
叮叮糖吃的時候剛開始是麵粉的味道,緊接著,麥芽糖的香甜就出來了,咀嚼著,香味更加濃郁,糖由干變濕,從硬變軟,很甜很粘牙。有時粘得你覺得上下牙都分不開了,心裡一邊很著急,一邊又對這美味喜歡得不得了。
我一邊品嘗著這彌足珍貴的兒時記憶,一邊看著繼續背著籮筐往大街小巷走去的賣糖老人,雖然童年已遠去,但清甜爽口的丁丁糖,喚醒了自己最美好純真的童年記憶,我咧著嘴開心得不得了。在老昆明的眼中,它不僅香甜可口,還有止咳、潤肺、健脾和胃的功效。
『捌』 成都有哪些好吃的在哪裡能吃到
在春熙路口的「中華老字型大小」小吃——「龍抄手」餐廳,百盛旁邊的「賴湯圓」餐廳都是外地人來成都很好的食物選擇。
成都的許多名小吃都是以創始人的姓氏冠名的,比如「鍾水餃」、「韓包子」、「賴湯圓」、「張涼粉」等等。「鍾水餃」有別與北方的水餃,餡是純肉的,拌上甜辣的紅油蘸水,別有風味。韓包子味道一般,但肉質相當細嫩。「賴湯圓」雖然名聲很大,但許多老成都更喜歡「郭湯圓」的香而不膩。
「鹵肉鍋盔」形式上與陝西的「肉夾饃」相似,不過「肉夾饃」里的肉,是剁得爛碎的臘汁肉,而「鹵肉鍋盔」里的肉卻是澆著鹵汁的成片的肉,都很香。以前只知道騾馬市的擔擔面總匯賣的「鹵肉鍋盔」最正宗,這兩年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一大批各種字型大小的鍋盔店,遍布成都的各個角落。八寶街三醫院對面的「樂來鍋盔」味道就很不錯。除了鹵肉外,還有很多品種,如耳片、牛肉、三絲等等,價格在2.5元左右。
「三大炮」也不能錯過,你可以看到師傅嫻熟地將手中的糯米面團沿著案板砸出去,落在盛滿花生粉的盤子里,一路上「當,當,當」地發出三響。我在文化宮里吃過一次帶響的「三大炮」,不過他們的響聲都是通過案板上擺放的金屬碟子搞出來的,雖不太正宗,但味道還好,軟軟的,粘粘的,可以蘸著紅塘吃。
如果你在成都的街頭漫步,會經常看到有人一根扁擔挑著竹筐,一邊走,一邊「叮叮當」「叮叮當」地敲著手中的鐵片。這鐵片敲出的聲音,就是「叮叮糖」的叫賣聲。賣糖的人總說叮叮糖入口即化,生津潤肺,可我每次吃都粘牙,大概太心急了。叮叮糖也有許多專賣店,陳記的比較多,兼賣芝麻花生糖,桂花糖,薑糖以及自製的甜點等等。
「九尺板鴨」是彭山一帶的特產。好吃極了,皮脆肉嫩,咸中帶甜,第一次吃是在同學的家裡,沒好意思起勁吃,淺嘗輒止。嘴讒的時候就去買上一隻半隻的,或獨享,或與朋友小酌時下酒。
「棒棒雞」也是這兩年紅及一時的小吃,字型大小很多,廖記最有名。品牌包裝得很好,一改往日作坊式的經營模式,所有連鎖店都是同樣的裝潢,窗明幾凈,干凈衛生。棒棒雞據說有很復雜的製作程序,其中一項就是用木棒敲打,好象說是更容易進味。我覺得味道也沒什麼特別,不過我很喜歡吃胡記的無骨鳳爪和郡肝,他們調的蘸水是自己家裡無論如何也調不出來的。
要說成都小吃,最不能忽略的是「串串香」。「串串香」和「麻辣燙」是同意詞,這六個字准確地概括出了這種小吃的特點。對很多人來說,吃串串更多的是在吃一種氣氛:大家圍著一口鴛鴦鍋,冒著粗汗,海闊天空地吹著牛,拿起一大把燙歸易了的牛肉,四下里一分,從簽子頭上把肉塊撥拉到油碟里,略一降溫,再夾到花生海椒碟里滾一下,塞入口中,爽!再喝一口雪花或藍劍(啤酒),誇張地匝一匝嘴,好安逸!成都串串出玉林,玉林串串香在成都已經是個家喻戶曉的品牌了。
肥腸粉在成都已經成為僅次於面條的主要小吃,分布於城市的大街小巷,其主要有名的以下幾家。
(1)成都肥腸粉的招牌無一列外都打著雙流白家的名義,據說那是成都最早最有名的肥腸粉發源地。當年的高老爺子把小小的粉條調出成這樣的美味。現在其高記肥腸粉已經成為了一座大型的酒樓,依舊供應著2。5元/碗肥腸粉,同時更提供更多的肥腸系列菜品,唯一缺點是離成都市區較遠;
(2)青石橋肥腸粉。成都提肥腸粉第一肯定是青石橋,那裡肥腸粉是老字型大小了,肥腸粉是將紅薯粉條在大鍋老湯裡面(基本是不停火,用十斤以上棒子骨熬制出來的)燙熟後加各種原料而成,最後撒上煮好的白味肥腸,是成都最有人氣的小吃。
(3)紅星路四段,遂寧賓館旁邊,據說是當年高老爺子親自授權的三家之一(不知道是否因為拆遷而改變,如果是,那麼沿遂寧賓館對面的小街前行50米,同樣有一家,以前我以為後者比較正宗些,但因為前者當街,所以生意及口碑要好很多;
(4)馬鞍北路建工俱樂部門口,也是老字型大小的肥腸粉;
『玖』 叮叮糖是什麽
麥芽糖
很粘牙齒的
因為買的人都會敲得叮叮當當的響
所以又叫叮叮糖啦
麥芽糖又稱糯米糖,
它由小麥和糯米製成,香甜可口,營養豐富,具有健胃消食等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麥芽糖的製作大概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先將小麥浸泡後讓其發芽到三四厘米長,取其芽切碎待用。然後將糯米洗凈後倒進鍋燜熟並與切碎的麥芽攪拌均勻,讓它發酵3~4小時,直至轉化出汁液。而後濾出汁液用大火煎熬成糊狀,冷卻後即成琥珀狀糖塊。食用時將其加熱,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