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批發市場如何實現轉型突破
1。傳統批發市場注入現代商業特色。在經濟發達地區,不少工業品和生產資料批發市場仿照大型購物中心的外觀形態進行改造,出現了外觀商場化的趨勢,有些還與商務樓、展示廳、專業店街、商業步行街等融合在一起,成為一種集原料采購、生活購物、休閑游覽、餐飲娛樂為一體類似於MALL的商業集聚。批發市場園區化的特徵也日趨明顯,在「劃行歸市」分區經營基礎上,不少市場開辟了展示展銷館、休閑服務區、流通加工區、小企業孵化區、倉儲物流區、信息中心、商品檢測中心、結算中心等,形成了流通綜合服務的專業化配套和園區化布局。此外,一些全國知名的市場公司如義烏小商品、深圳農產品、北京居然之家等,仿效零售業連鎖擴張模式,紛紛到外地開辟「連鎖批發市場」,而浙商在省外投資建設的規模在50畝以上的批發市場已超過2000家。
2。批發市場功能走向綜合化。早期的國內批發市場只有交易功能,而現在除交易功能外,許多市場出現功能綜合化的趨勢,其中最突出的是四項。一是會展功能。如義烏市依託商品大市場每年舉辦各類展會達50多個,其中小商品博覽會已成為繼廣交會、上交會之後外向度最高的展會,天天開門做生意的義烏國際商貿城則被稱為「永不落幕的廣交會」。二是配送及倉儲功能。許多農產品市場配備了冷庫,浙江省有的大型鮮活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冷庫庫容高達8萬噸。內設配送中心的批發市場已經十分普遍,以至於許多大型批發市場更名為物流中心(園)。大型批發市場不僅可開展市內短駁配送,而且可以實施城際配送方式和跨省長途配送。例如,浙江義烏市場與河北白溝市場實行品種調劑配送,每天有20輛大型貨車從白溝運載箱包到義烏,再從義烏裝載小商品配送到白溝,大大降低了車輛空駛率,提高了物流效率。目前義烏物流成本占當地
GDP比重僅為12%,遠低於全國17.8%的水平,與批發市場的這類高效配送方式有一定關系。三是信息化功能。許多大型批發市場建立了公共信息服務平台,為經營者提供信息服務,場內的大型電子屏幕時時顯示本場和各地商品供求及價格變化,使經營決策和場內交易建立在信息透明的基礎上。設有網站的批發市場也越來越多,許多市場開辟了網上業務。四是統一結算的功能。藉助信息化手段,政府倡導了20年的批發市場統一結算難題終於破解。如設在浙江餘姚的杭州果品交易市場的商戶和采購方全部使用IC卡刷卡統一結算,不僅實現了購銷雙方不攜帶現金、確保資金安全,還實現了有問題食品可追溯,交易統計的精確化,交易額和稅收額也大幅度增長。
3。市場中法人經營主體比重增加。尤其是在東部發達地區,批發市場中公司制的法人攤位明顯增加。主要原因是,更多的加工企業在此開設自銷窗口,藉以擴大商路並了解市場需要;經營規模較大的個體工商戶,為了提升自身在實力和信譽上的外在形象,主動尋求升級注冊為企業法人。業內人士預計,隨著蔬菜、肉類和蛋品免除了批發企業增值稅,2013年會有更多經營此類產品的個體批發大戶轉為公司制的法人實體。
4。品牌建設和國際化拓展步伐加快。一些大型工業品批發市場高度重視品牌建設,積極營造「品牌市場」形象。例如市場經營者聯合代工商,創立以市場命名的商業品牌,以及引進國內外知名專賣店進場開店或者專櫃等等。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批發市場兼做內外貿易,義烏市場的外向度已高達65%以上。商品交易市場也是中國最先「走出去」的商業樣式,並形成了中國在海外最大的商業存在,僅浙商在海外開辦的規模化批發市場就超過50個,成為「中國製造」和浙江地產品外銷的重要平台。
5。市場信用體系逐步建立。不少規模較大的批發市場除了對經營業戶開展誠信宣傳教育外,還積極推進市場信用制度建設。如對經營業戶建立誠信檔案,開展信用等級分類管理和信用狀況公示等,對誠信者褒獎,失信者懲戒,使市場的誠信形象和商戶的守法經營意識得以弘揚。
6。批發市場轉向郊外集聚發展。隨著城市市區的擴大,以及市區批發市場帶來的環境衛生、交通擁堵和噪音擾民問題,一些大中城市開始將市內的各處批發市場按照統一規劃遷往郊區,一般是採取市場群或園區方式進行集中建設,使其在經營上集聚發展。2008年,杭州市在城南郊區規劃新建了農產品物流中心,將市區9個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全部遷入。整體搬遷後場地和攤位增加、交通和場內設施改善,市場群集聚效應凸顯,交易量猛增,其中果品市場年交易額由搬遷前的4億多元,增長到2011年的28億元。2010年南京市在江寧區建成了眾彩農產品物流園,將主城區8個農產品批發市場整體遷入,2011年8個市場的交易額已相當於搬遷前的2.45倍。以前由於市區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面積小、攤位緊張,距離南京僅50公里的安徽和縣的蔬菜是先賣到壽光再販運到南京,現在攤位增加後可以直銷南京,節省了物流費用,降低了菜價。
對批發市場下一步的整合升級,專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認為2013年在這方面各地會邁出更大的步伐,同時也提出了兩點告誡:一是提醒投資者注意,日益發展壯大的農超對接、產銷直掛、連鎖零售公司從工廠直接進貨,以及電子商務網上批發的興起,都對現貨批發市場的經營構成日益嚴峻的蠶食和擠壓。有鑒於此,在批發市場發展規模上應保持適度,在經營模式上要加快創新。二是提醒地方政府注意,規劃市場建設要把重點放在布局調整與功能優化上,而不要再追求「大手筆」、「大氣魄」的大建大上。目前許多地方的市場已經大大超過實際需要,不僅浪費了資源、降低了效率,還使許多市場都處於「吃不飽」、「活不好」的困難境地。調整布局的規劃權和重要市場的設置批准權應上收到省級政府,以便按照經濟區域和商品的合理流向重新規劃批發市場布局,確定現有市場的去留,減少盲目布點、重復建設和惡性競爭。
『貳』 傳統食品批發商如何轉型
你好,傳統食品批發商轉型是需要通過現金的網路平台銷售到全國各地批發到全國各地,謝謝
『叄』 速食食品批發行業前景如何
速食批發市場需求量小,現在人們追求的是健康的低糖低熱的健康理念。您可以了解一下無糖食品,無糖食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是面對正在不斷增多的糖尿病患者。一些喜歡甜食卻怕胖的愛美人士因為要保持形體的緣故,對無糖食品情有獨鍾,而一些肥胖者為了減肥的需要,也盡量選擇無糖食品或低糖食品。這些因素使得無糖食品的市場前景看好。通過對無糖食物的了解使得人們熟識到無糖食物不但僅只是糖尿病人的專用,無糖食物另有著防蛀牙、警悟肥胖的成果,更多的年輕人為自己、家長為孩子選用無糖食物充分註明無糖是安康的趨勢。
『肆』 怎麼樣才能將一個食品批發部經營好呢
價格合理,品種齊全,不要賣假貨、過期產品
『伍』 食品行業如何進行轉型
食品行業如何轉型發展嗎?
從個人角度來說,這個也要分不同的情況來看:
1、您從事的是那一類的食品:不同類的要根據不同的類別來進行規劃;
2、轉型的方向:是自身經營方向的轉型,還是經營模式的轉型?這樣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
3、人員籌劃:想轉型發展,必然要有人員的調整,對人員的安排調整也要有很好的規劃。
其實總體來說,現階段的轉型升級最符合發展的依然是數字化轉型升級,對於食品行業同樣如此。當然,在現階段頭部電商平台、外賣平台占據市場高地的背景下,擠進去發展未必是好事。發展屬於自己的流量渠道和擁有自己的小而精的平台會是更好的選擇。
在這里,我也推薦一款APP :白小極。轉型升級發展的話,白小極APP裡面的智慧新零售系統應該是比較符合現階段的趨勢的。您可以去看看。
『陸』 大型食品批發市場的現狀怎樣
目前,整個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相應的食品行業也受到了一定影響,但是總體比重工業要輕一些。
根據我在食品批發市場的經驗,整體上走薄利多銷的路子,很多像怡力食品這樣優秀的企業已經在瞄準精確人群(減重人群,控糖人群),未來的方向一定是有特點的食品才能很好的生存。
很多老闆跟我反映,現在生意不好做,貴的東西賣不上價,便宜的東西賣相、口味又不好。
『柒』 食品批發部該以怎樣的模式發展
30萬開副食批發部足夠了,對於這種食品類的批發部剛開始做的時候不要投資太大,存貨量小一些,進貨勤一些,摸清門道後再根據自己的地區特點選擇多進哪個系列哪個品種。對於搞副食而言,民以食為天,是個很好的職業,你選對了路,這個行業也很有發展空間,雖然現在不懂行情也沒關系,建議你穩健經營,從小做起,慢慢的壯大,做系列產品爭取做一個產品成功一個產品,不要急於求成。利潤率你可以自己算一下,也就是你下面的零售點到你這里拿貨比去城裡拿貨更劃算了,你的生意就能有客戶了,然後算算自己的費用,除以你的銷售額就成了你的加價率了,也可以固定的加價率,比如進貨價的10%,做生意要靈活一些,沒有固定模式,只有一條:拉住殼戶為原則,有賺少賠也正常,日積月累生意大,心平氣和對糾紛。我是臨沂的,我們這是批發城,幾個每個大家庭都有幾個做生意的,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捌』 傳統副食批發部如何轉型呢
小小的傳統副食批發部,不需要轉型!保持穩定就是成功!
『玖』 我有一個食品批發部 因為競爭激烈 我想轉型成商貿公司 求大哥大姐出點建議
批發部 不錯 和我所涉及的行業上層
不知道 你的競爭是那方面的 是爭奪顧客 還是 價格方面的競爭
一般可以 考慮 改善 服務 不知道樓主 批發部是否使用軟體管理 批發部涉及 種類繁多 管理復雜 價格問題 打單 庫存 成本 利潤
這類東西 所涉及的是經濟學 最好從 內部開始 向外部優化
第一 使用 軟體管理
第二 優化內部 成本 批發部 特別多 負債 如 退貨的 過期的 控制好負債
第三 改善服務 提高服務質量 一般 去進貨的人 大多都是比較疲勞的 可以備 水 茶 這類的服務
第四 市場營銷 軟體一般 可以記錄 客戶點資料 聯系方式 如果在生意不佳的時候 可以進行電話營銷 通過電話 詢問 顧客 是否需要 進貨
第五 品種 要多 這里要控制好庫存 流暢的產品可以拿多點 不要壓太多的貨 這樣 資金周轉率比較快
第六 提高對員工的關心度 你是老闆 幫你工作的人是員工 也就是直接 和顧客接近 進行溝通的員工 做的好的員工可以鼓勵 最好不好使用罵的方式 對待員工 這樣 會降低 員工的執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