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方直供 > 同里有哪些批發部

同里有哪些批發部

發布時間:2021-07-19 02:24:00

『壹』 蘇州同里有小冷庫出租嗎

蘇州同里這個應該是有小老公之前出租,你可以詢問一下,或者是找一下他們哪些有冷庫的話再可以的。

『貳』 同里有哪些橋 橋聯分別是什麼

思本橋

又名思汾橋,位於鎮西南郊潦浜村的橋港裏。據舊志記載,為南宋寶佑年間(1253~1258年)裏人葉茵建造。該橋至今已歷七百多年,為全鎮保存最完善、最古老的拱橋。思本橋架於橋港中段,東西走向,系單孔拱形橋。橋身皆用武康石砌建。橋全長22.5米,寬為1.8米,橋面長為5.4米,略呈弧形,橋跨度達9米,矢高4.5米,其矢跨正好為1∶2,拱圈呈半圓形。該橋獨特的形體結構和架橋技術為:在橋東西兩邊斜坡和橋面之北側,由三塊大型的條石銜接而成,條石每塊長為4.4米,寬0.73米。兩側石條則鑿成階沿,與相並石階高低寬狹一致。如此構造,不僅顯示其形體特色,更對維護整座橋梁免致坡側傾斜,起到極好的固定作用,致使至今未經修葺而保存完好。而在當時的設備條件和技術水平的情況下,要架起如此巨大的石條,確乎難度很大。但歷經近八百年風雨的古橋,至今兩旁遍披青藤枝蔓,微露半軌橋孔,而仍屹立在盈盈綠水之上。該橋1986年7月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吳江市境內今存最古老的橋。

南板橋

跨西柳、西珠兩圩,古名水竹墅橋,為南宋寶佑年間裏人葉茵建造。是在葉宅水竹墅別業內架橋以通市裏,該橋自建造至清嘉慶十七年,即已有560年之久(1253年—1812年),原為木架橋,幾經修理或重建,後改建為石拱橋,更名稱南板橋,據民國十九年(1930年)《同裏導報》元旦特刊載:「本鎮裏仁橋年久失修,且有高聳,阻礙交通……擬改造平橋,以便行人……」遂將所拆之石構件,運至水竹墅橋邊,改造南板橋,解放後,為發展交通運輸,南板橋由原石拱橋改建為鋼筋水泥橋,在拆橋面石條中,赫然鑿有「裏仁橋」三字。這些能佐證沿革變遷的橋面石,如今仍殘留在橋西堍草叢中。

富觀橋

跨秜字、禾弗字兩圩,為通往古鎮北郊之要道,建於元代至正十三年(1353年),裏人甯成建。初名為慶榮橋,明成化中(1466年)裏人顧寬再建,清康熙五年(1666年),裏人沈敬宇募資修建易名富觀橋,裏人陸雲祥撰記刊石,該橋拱圈中部,有一幅「鯉魚跳龍門」的浮雕畫面朴實無華,刀法簡明利落。除此之外,尚有明、清修建時留下的三塊石刻,嵌砌在南北金剛牆上。橋歷代多次修建,各次修建中均利用一部分原來石料。如元代建時的紫石(武康石)明代修建時的石灰石(青石),清代則留下花崗石(金山石),集歷代石料之大成 ,斑駁的橋石,歷經滄桑,在陽光照射下,仍熠熠生輝絢爛奪目。此橋有兩傳說:早期傳說,神話「魚化龍」故事,三月「桃花雨」的發水季節。一鯉裏奮力跳龍門,想脫離凡間,不想橋上走來如花似玉的姑娘,鯉魚動了凡心,結果一瞬間鯉魚定在橋上,跳過龍門的鯉魚頭變成龍頭,沒過龍門的下身仍舊為鯉魚身,並永遠上不著天,下不著水。規勸人們做事要意志堅定。至清代中期,又有另一傳說:讀書人走過富觀橋,就能鯉魚跳龍門,帶來好運。

富觀橋

長34米,寬2.80米,矢高5.10米,跨度9.4米。該橋另一架構精巧處,在於因地制宜於北邊橋坡中段,有方約4平方米的平台,東邊砌有條石,可供南來北往行人作片刻「歇腳」。平台西側一角,原為居民樓房之側門,實為獨具匠心,橋下者既可拾級繼續北去,亦可從平台上轉向西行,下抵平地,再沿駁岸前行。早先,在橋面上曾築有木柵欄,作為防守之用,建國後橋北平台旁西側民居拆去,現為同裏中學的外圍牆。古橋已多次修建,至今,橋面上兩側石欄等部分已為後人嵌補青石、花崗石,但大都仍為武康石,形制古樸,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渡船橋

跨存字、南基兩圩,橋為拱形,東西走向,又名西津橋,初建無考,明代崇禎間,裏人陳元善建渡船庵後,又重建該橋,迨清順治掖縣知縣裏人陸雲祥為之撰《募修渡船橋疏》,嗣後,康熙中裏人倪兆鶴,乾隆三十七年裏人王銓、王延錦等募資幾經修建。該橋所跨之港兩側,即為長纖路,北接九裏湖、吳淞江,南流則匯於龐山湖東注入主航道,形成「此地流廣而疾,為行旅必由之要津」,亦為裏中西陲要沖,清代於此置兵設防。解放後,渡船橋仍為由鎮北而西去吳江的必經之地。迨1986年7月,因鋪設機墾路在原橋北面百米處新建鋼筋水泥平橋,仍名為渡船橋。遂將原渡船橋及橋堍之涼亭一並拆除。茲附原渡船橋橋聯於下:南側:一線晴光通越水,半帆寒影帶吳歌。北側:春入船唇流水綠,人歸渡口夕陽紅。

廣濟橋

又名海雲橋,跨南荒,北荒兩圩(燕浜),初建無考,明成化中,裏人陳銘重建。

湯家橋

又名上元橋,永興橋,跨西柳、南荒兩圩,初建無考,明永樂二年(1404年)重建,正統十三年(1448年)道士戴志淵重建,易名湯家橋,清康熙初(1663年)裏人程汝端,乾隆五十五年裏人募資重建,嘉慶年間又重修。現在橋梁,兩邊為條石踏步,中間橋孔為鋼筋砼,欄桿為鐵欄桿。

大廟橋

又名大通橋,跨耦字、籍字兩圩,明正德初(1506年),裏人顧寬等建,清康熙中(1687年)裏人顧世美重修。

永安橋

又名榮安橋,永昌橋,跨東禾會 禾即、、南秘兩圩,明成化(1466)年重建,弘治初(1489年),裏人沈達再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再建,1963年鎮政府出資重建,現橋為鋼筋水泥橋

普安橋

俗名小東溪橋, 跨東禾會 禾即 、果字兩圩,位於鎮東北端,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弘治中裏人顧寬、沈達重建。正德元年再建,清道光三十年又再行修葺。橋為單孔石拱橋,系花崗石構置,拱圈框邊,北側有弘治修建石碑一塊,龍門石有輪回石雕一方,橋面東西兩側用石條作欄石。該橋長21.15米,橋寬2.5米,橋堍寬3.5米,矢高3.62米,跨度7米。該橋雖然幾百年風雨仍然結構完整,石質上乘,不留維修痕跡,無任何不協調之處,是本鎮古橋 保存最完美的一座橋。該橋為後港注入同裏湖主水道出口處,至湖口之羅星洲僅半裏許。後港之北,有創於明弘治間的義學,有建於清乾隆十二年的同川書院,河港之南,有創於清光緒三十二等獎年的麗則女學,且元代名畫家倪瓚寓居同裏時,留有詩句「借書市葯時來往,不向居人道姓名」。清代名儒沈德潛曾教授於裏中,文風之盛甲於一時,因此裏人稱該橋為讀書橋,此橋至今保存完整,列市級文控單位。該橋橋聯,東側為「古塔搖紅迎旭彩,羅星暈碧鎖溪光」。西側為「一泓月色含規影,兩岸書聲接榜歌。」

泰來橋

跨沖字、秵禾兼 兩圩,明末(1640年),裏人馬而錫,出資銀五十兩,建木橋,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徐煥易石重建,道光十一年(1831年)建修,2003年,由鎮政府出資,將東西兩塊石樑置換新石樑。(東石樑於1983年秋斷裂,由水泥代替,西石樑於2003年3月斷裂),並對橋局部進行維修。該橋是鎮中心體形最高大的一座石橋,梁式單孔,橋台為青石,其餘為花崗石砌置,東西兩側為木欄,此橋已不作為主要通道,由其東側中川橋通行。此橋長30.85米,橋面寬3.43米,橋堍寬4.94米,矢高4.35米,跨高10.85米。橋墩南北內側,均刻有「乾隆丙寅春貞徐煥章氏建」字樣,柱石上有對聯:東為「垂天螮蝀通蘭鷁,夾岸樓台護玉龍。」西為:「題柱客從雲表度,涉川人向鏡中來。」

昇平橋

跨秵禾兼、洪字兩圩,初建無考,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重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裏人項祥甫等募資重建,20世紀末曾兩次重建為鋼筋水泥橋,單孔拱橋,石貼面,橋跨度為6米,矢為2.5米,寬為4.8米(其中間是斜度寬1.2米,兩邊是踏步,各寬1.8米,這樣中間便於車輛行駛,兩邊便於人步行,橋東西兩邊各有6根方形石柱,且有石欄板護著。橋兩面有兩副對聯,東為「風清雲淡升明月,浪靜波平映玉盤」,西為:「南抵茶樓聞簫瑟,北去書苑看評彈。」

長春

又名魚行橋,跨漆字、洪字兩圩,明成化初裏人莫敬、周信建,清乾隆九年(1744年),裏人錢服周等募修,1997年政府出資重建,為單孔拱橋,跨度為6米,矢為2.5米,寬為4米。

蔣家橋

在西柳圩,明景泰中(1451~1456年),裏人陳讓建,成化十三年(1477年)重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裏人朱東發等募資重建。此橋址原是廣仁橋,蔣家橋在此橋旁靠南。現浜已填掉。故現橋名為蔣家橋。

得春橋

原公園橋,跨東禾會 禾即 、西禾會 禾即 兩圩,初建無考,明天順中(1457—1464年),裏人何蕃、周信重建,成化中再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項祥甫等募資重建,乾隆二十四年,裏人王銓、王廷錦、淩學濂、陸廷聘等募資重建,1964年移建得春橋為公園橋,結構為鋼筋水泥橋,1999年為協調古鎮風貌,政府出資重建,改水泥平橋為石板踏步橋,中間五塊橋面是原三元橋移過來的(橋寬2.9米、長7.4米),橋兩側字跡保持原樣,西側為「三元橋」,東側為「裏人重建三元橋 道光乙亥」。相對於入鎮戶口「三元橋」,故此橋又稱「小三元橋」,得春橋從建橋至今約有六百年時間,先後七次重建。

飲馬橋

跨東禾會 禾即、西禾會 禾即兩圩,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裏人陸仲和初建此橋,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徽商程棟重建,乾隆四年(1739年)裏人袁棟再建,二十四年,王銓、王延錦、淩學濂、陸廷聘等人又重建,嘉慶初裏人予以重修,現存之橋,2000年鎮政府又重建,結構為鋼筋水泥橋,為貼面石拱平橋,橋上兩側有十根方形石柱,木欄桿穿插其間,橋面上刻著「輪回」圖案,橋身兩側各鐫著一副對聯,南向的為:「橋頭玉馬閑飲水,河上鸕鷀忙捕魚」,北向的是:「月映清波靜,風拂疏柳低」。飲馬橋又稱豆腐橋,傳說明洪武年間,富商陸仲和捐出銀兩,工匠在這裏造橋,一個多月過去了,眼見石橋將落成,就待鋪最後一塊橋面石了,可奇怪的是,這塊橋面石放在橋基上,怎麽也放不平,轉來掉去,試了好幾回也不行,後又換幾塊橋面放上去,還是不平,造橋師傅可急了。一天晚上,他又 在橋邊轉悠起來,琢磨橋面石放不平的緣由,忽然,旁邊傳來一陣微弱的聲音:「師傅,能給點吃的東西嗎」?造橋師傅擡頭一看,是一個衣衫襤褸,滿臉疲憊的白發老人,忙攙住她,取來飯菜款待,白發老人吃後,見造橋師傅象有心事,問道:「師傅有什麽難事?」造橋師傅便把最後一塊橋面鋪不平之事告訴了白發老人。白發老人聽了,哈哈大笑:「這有何難,只需買塊豆腐放在下面就可以了!」說完,人影不知去向,造橋師傅驚奇不已。第二天,他想,不如死馬當作活馬醫,於是,偷偷上街去買來塊豆腐墊在下面,奇跡出現了,這橋面竟然再也不晃動了。造橋師傅忙把這奇事告訴了周圍人們,於是鎮上人就把這座橋稱為豆腐橋。

會川橋

跨西柳、洪字兩圩,計成故居之西南側。明正德初年,裏人顧寬等創建,後於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嘉慶八年重修,並增設橋兩旁石欄。該橋東西走向,為五孔柱樑式,兩側行橋較長,部分柱石置岸上,在陸地上的兩側橋孔宛如石窟,中間三孔高度相等,唯正中之孔稍寬,皆可通行船隻。橋之東西兩側河岸邊,均開設茶樓,茶樓旁側沿河處均築河橋,是過往輪船載客運貨之碼頭,也停泊從農村來的小航船和各種捕魚船,熙來攘往,熱鬧非凡,為行旅集散之地。橋之東北側臨河設一小廟——石佛堂,亦是香火不斷。該橋題名「會川」,因龐山湖之水東流至此,經橋向北,流向密布鎮區之水巷、河道,因以此名。建國後為適應交通運輸發展需要,於1964年將舊石橋拆除,改建為鋼筋水泥橋。

玉帶橋

俗稱小橋,位於陳家牌樓西側,初建無考,明成化中(1465—1476年)重建,弘治初裏人沈達再建,陳天祥賜玉帶得名。1968年玉帶橋拆除,2002年/修建珍珠塔景點時,重建此橋。

烏金橋

跨洪宇、漆字兩圩,此橋拱形單孔,青石、花崗石構築,全長13.4米,矢高2.4米,中寬2.15米,堍寬3.25米。始建於明天順元年(1457年),清康煕五十五年(1716年)募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建,嘉慶十六年(1811年)募修,位於鎮西北九裏村,是蘇州進同裏必經之路,是古鎮重要入口。進駐同裏的小股太平軍,秋毫無犯,裏人一夜修復此橋迎接大部隊,並在橋面中心刻有「馬上報喜」石雕,以預祝太平軍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此橋年久失修,橋已倒塌,1999年由鎮政府出資,遷移古鎮區現址。

永壽橋

俗稱柵橋,位於柵橋村,跨澄字,低字兩圩,初建無考,清光緒五年(1879年)同裏保嬰局募捐重建,單孔石拱,圈頂龍 門石刻有「魚水和諧」圖案,橋石刻有「荷花」圖案,拱圈頂部有「重建永壽橋」扁額,橋墩兩側各有橋聯和建造年代石刻。東南向為:「南達葉澤漁歌晚,西接龐湖塔影浮。」西北向為:「光緒五年歲次己卯荷月 旦,同裏保嬰局募捐重建。」該橋長20.6米,橋面寬2.82米,橋堍寬3.31米,矢高3.65米,跨度6.85米,此橋殘損嚴重,欄石不存。

大興橋

位於柵橋村,跨襟字、原字兩圩,重建於民國二年(1913年)。俗稱大杠橋,吳江沈敦本、敦震、敦厚捐資重建。拱形單孔,除金剛牆有少數青石外,其餘均由花崗石而築,圈頂中部龍門石有「雙龍戲珠」圖案,橋面有圓形蓮花石刻圖案,橋東西側拱圈頂部各有一方「重建大興橋」眉額,橋墩東西兩側有「吳江沈敦本、敦震、敦厚捐建」,「中華民國二年冬十月日立」陽刻橋聯。橋長16.6米,橋面寬2.4米,橋堍寬2.82米,矢高3.9米,跨度6.4米。此橋橋台殘損,眉石殘缺,欄石不存,橋階脫位,長有多棵谷樹,影響橋身嚴重裂縫。

中元橋

跨洪字、沖字兩圩,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易石重建,是同裏鎮唯一的梁式三孔石橋,該橋形制十分獨特,兩端各用兩根斜梁,在斜樑上鑿出階梯槽石級擱在槽上,橋中孔排柱上東側刻有「奉憲永禁捕魚」,西側刻有「放生官河」橋欄板為石條,橋長21.20米,橋面寬2.55米,橋堍寬3.29米,矢高4.50米,中孔跨度6.40米,橋聯:南為「中流鎖鑰通津渡,元氣瀠洄積慶祥。」北橋聯難辯。此橋造型纖細優美,是值得保護的一座古橋。

泰來、中元兩橋合稱賭氣橋,傳說以前這裏住著兩位財主,一位姓徐患有足疾,一位姓錢,眼力不好,有一天他倆一起喝茶,那個姓徐的財主指著茶館旁的木橋(即泰來橋)說:我要把木橋改為石橋,以後你老兄可托我的福,不必在風雨中扶著橋欄過橋,話聲剛落,姓錢的財主發火了,對徐說:「你造你的橋,我走我的路,為什麽要托你的福,再說,你能造橋,難道我不能造?事隔半年,兩座橋先後落成。因此群眾稱之為賭氣橋,盡管兩個財主賭氣,卻方便了群眾。

「三橋」 是指太平橋、吉利橋、長慶橋。

此三座古石橋,跨三圩,越兩港,相距不滿半百米,呈三足鼎立的姿態相依相偎在古鎮的中心。
太平橋,跨東柳、漆字兩圩,初建無考,裏人范景烈重建於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後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再建。橋為梁式,小巧玲瓏,橋上有聯一副,曰:永濟太平南北路,落成嘉慶廿三年。

吉利橋,跨漆字、禾因禾廉兩圩,處太平、長慶兩橋中間,為東西走向,拱式石橋。初建無考,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由裏人范景烈重修,乾隆四十八年裏人又斥資重建。70年代初,因填河拆除,1988年,同裏鎮政府重建。現修葺一新,橋型為拱形石橋,橋之南北橋聯,南為:淺渚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北為:吉利橋橫形半月,太平梁峙映雙虹。

長慶橋,俗名謝家橋,又名福建橋、廣利橋,跨東柳、禾因禾廉兩圩。初建無考,明成化中期由裏人陳鏞、謝忱改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重建,於同治十二年(1873年)再建。1988年,同裏鎮政府予以加固整修。橋上有橋聯一副:共解囊金成利濟,好留柱石待標題。三橋呈「品」字形,跨於三河交匯處,自然形成環形街道。沿河青石駁岸,岸邊合歡、女貞臨波倒映,兩岸築有花崗石欄,河中船來船去,雙雙對對;橋上人來人往,笑語盪漾。水木清華,秀色可餐,人在其中至慮盡消,這裏已成為古鎮一道獨特的風景。

東新橋

跨東禾會 禾即、成字兩圩,是在成字圩之西北角,東距東溪橋半裏許。該處一向無橋,僅有渡船往返。每逢風雨或夜間,則需繞道東溪橋。民國以後,成字圩西部工商業逐漸發展,電氣公司、火油公司、電話電報局及米業工會等相繼建立,架橋興市勢在必行。終於在民國16年(1927年)由興業電氣公司股東之一薛淦夫組辦公益社發起籌資倡捐,橋址南端在成字西北角岸邊,北端選在新填地中段一楊姓染坊店後門的曠地處。橋為梯形松木樑式結構,橋梯兩側由兩根上下並列的細鐵管,緊鉚於自南至北的鐵柱上以作橋欄。木橋淩空而起,東與東溪橋,西與泰來橋高度相仿,橋洞可容裝運百噸米包的駁船通過。該橋之建成。行人稱便,商賈歡欣,簡稱為新橋,因梁式木橋,地處市區要沖,於20世紀30年代後期,橋樁逐漸搖晃,鐵欄彎曲,橋板脫落,險象叢生,於民國37年(1948年),由橋兩岸商賈廠主募資改建成梁式石橋,沿用至今。

泰安橋

跨秵禾兼、漆字圩。1997年重建,鋼筋水泥橋,石貼面,是棟式單孔,橋跨度為6米,寬為2.8米,矢為2米。此橋高度比周圍橋低50公分,這樣便於車輛及人過橋,但對遊船帶來不便,一年之中,有十天左右汛期難於行駛,橋兩邊有四根柱石,每根柱石雕有獅子。兩邊有石欄板護著。

獨步橋

位於鎮南西初圩,座落環翠山莊(即嚴寶禮祖居)內,建於清.同治年間(1866~1871年),此橋橋面總長不滿五尺,寬度不過三尺,兩人相遇需側身而過,單孔洪拱形,小巧玲瓏,堪稱一絕。

橋聯

飲馬橋

橋頭玉馬閑飲水
湖上鸕鶿忙捕魚

吉利橋南側

吉利橋橫形半月
太平梁峙映雙虹

吉利橋北側

小橋流水江屯
淺渚波光雲彩

三元橋

春□明五洲
得閑人潮湧

普安橋

一泓月色含規影
兩岸書聲接榜歌

永濟橋

永濟南北太平路,
落成嘉慶廿三年

渡船橋

春入船唇流水綠
秋歸渡口夕陽紅

一線晴光通越水
半帆寒影帶吳雲

『叄』 同里古鎮有哪些景點

同里位於周庄西面10公里處,距蘇州城也只有18公里,相比起這兩位名聲更勁遊客更多的近鄰,同里的小橋流水人家更有一種朴實的詩意,你也更容易發現真正的江南水鄉……

穿行里弄
在街道與街道之間,里弄較多,如尤家弄、串心弄、同泰弄、西弄、倉間弄等。這些里都又細又長,如魚行街的穿心弄,長達三百餘米,行人腳下會發出哐哐聲響。原來石條下竟是空心的,小弄蜿蜒前伸,而那一條條石板故意鋪排不齊,留下大大小小的空隙,於是行人走過,也就發出這動人的聲音。富觀街附近的倉場弄,自南向北通達水河兩岸,弄堂僅容一人行走,故也稱「一人弄」,弄內人家穿過便上河橋。還有一些里弄則常常橫穿一個圩頭,可以從河的這邊一直走到另一邊。

同里距蘇州18公里,上海80公里,周庄10公里,吳江6公里,水陸交通十分便捷。上海、蘇州均有旅遊班車直達。

1.上海出發去同里
上海八萬人體育場,每天都有旅遊巴士到同里:8:30——16:30,套票在120元左右。包括往返的車票和同里的第一門票。你可以選擇當天來回,也可以選擇晚一天回來。咨詢電話:021-64265555。
虹口體育場,每天早上8:00發車,往返車票加景點門票總共120元,咨詢電話:0512-56963248
上海自駕車去同里,可走318國道至黎星後轉松庫公路往前,或者走滬寧高速公路,在嘉興出口往平望方向行駛,經205省道到松陵,再往東6公里即到。

2.蘇州出發去同里
在蘇州火車站的廣場上,有直達的同里古鎮旅遊巴士車,15分鍾一班,早上6:30~晚上7:00,票價:7元。行程40分鍾左右即可達到同里古鎮。從火車站下來,就是古鎮同里的牌坊門,這里是不需要買票的。漫步走過約10分鍾的石板路,穿過兩側都是古鎮居民購物的超市和店鋪的主幹道,就到達了古鎮的進入口。
蘇州自駕去同里線路:蘇州―蘇嘉公路―吳江―同里,25公里

3.鎮內交通
包船 每條船,劃30分鍾,價格在80元,可以坐8個人。(遠方網小貼士:晚上乘船,可以讓客棧的主人幫你聯系,價格可在50~60元之間一條船。坐在船上,穿過長長的河道,兩旁都是人家,點點星火,還有垂柳,好不江南!興致起,還可以自己搖船,體驗一回古人的感覺)
電瓶車 從鎮口到退思園2元/人,從退思園到羅星洲渡口4元/人。
三輪車 一定要事先講好價錢並堅持這個價錢。

同里當地飲食
同里氣候溫和濕潤、河汊密布,盛產河鮮及各種水生作物。最有名的是狀元蹄和用白魚、鱸魚、桂魚、甲魚等河鮮烹制的水鄉名菜。小吃方面,百果蜜糕、雞米頭、蒓菜、蓮藕、閔餅、大肉饅頭、酒釀餅、麥芽塌餅、青團子、小熏魚都是別具地方特色,遊客可以到百年老店益隆醬園、谷香村、南園茶樓品嘗。同里名菜有糕里蝦仁、三絲魚卷和香油鱔糊。
糕里蝦仁
以雞蛋白調勻後加入米粉、蝦仁,入鍋油汆而成,色澤鮮艷,松香可口,亦可以另置小盒,佐以番茄,其味更佳。
三絲魚卷
選用五六斤重的青魚或草魚,取雌片中段,去肚當留皮,捲入火腿絲、雞絲、香菇絲,並加黃酒、香蔥等作料,入籠蒸熟即成。其肉質細嫩,清香鮮美,別具風味。
香油鱔糊
用炒鱔絲與火腿絲、雞絲、蝦仁等配製,稍加姜絲、酥油、蒜泥、沸葷油澆面。上桌時,撒少許胡椒,香氣撲鼻,入口肥美。

同里當地特產
同里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由於湖盪眾多,這里有取之不盡的各種水產品,盛產魚、蝦,較為珍貴的有太湖銀魚、白魚、鰻魚、鱔魚、鱉、蟹等。
閔餅是同里閔家灣「本堂齋」的特產,已有400多年歷史,其製作僅閔氏一家。閔餅用閔餅草揉入米粉做皮,以胡桃肉做餡,蒸治而成,色澤黛青,光亮細潔,入口油而不膩,清香滑糯,具有獨特江南農家風味。
同里盛產蓮藕,同里蓮藕潔白清甜,為各水鄉之冠。去同里必買的是同里酒釀餅和雞頭米。酒釀餅由江南特產「糟」、酒釀參與餅中,經發酵後貼烤,一面晶瑩剔透,色如牛奶,一面淡黃焦脆,咬一口噴香、酸甜、嫩脆;雞米頭為芡實俗名,人稱「水中人參」,可入葯,有通便利尿之功效。

『肆』 同里古鎮有哪些好玩的景點

同里古鎮好玩的景點有:

1.退思園:退思園僅佔地九畝八分,既簡朴無華,又素靜淡雅,具有晚清江南園林建築風格。園內布局獨特,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並以池為中心,諸建築如浮水上。周末開放的園中夜花園景色別致,不容錯過。

2:三橋:三橋是同里橋中之寶,分別建於明、清兩代,呈「品」字型,跨於三河交匯處,自然形成環行街道。沿河青石駁岸,岸邊和歡、女貞臨波倒映,兩岸築有花石欄。河中船來船去、橋上人來人往,是同里古鎮一道獨特的風景。

3:崇本堂:崇本堂最吸引人的是各種雕刻。如果把同里比作是一座古建築的博物館的話,那麼崇本堂就是這座博物館中一件雕刻精緻的藝術品,其精湛的技藝和深刻的內涵,讓每一位遊人贊嘆不已。

4:嘉蔭堂:嘉蔭堂,位於竹行街尤家弄口,建於民國初年,有四進,門窗梁棟皆雕刻精美。嘉蔭堂主建築系仿明代結構,俗稱「紗帽廳」。因梁頭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

『伍』 同里景點有哪些

同里的景點
1.退思園:退思園佔地僅九畝八分,既簡朴無華,又素靜淡雅,具晚清江南園林建築風格。退思園布局獨特,亭、台、樓、閣、廊、坊、橋、榭、廳、堂、房、軒一應俱全,並以池為中心,諸建築如浮水上。格局緊湊自然,結合植物配置,點綴四時景色,給人以清澈、幽靜、明朗之感。
2.嘉蔭堂:嘉蔭堂位於竹行街尤家弄口,建於民國初年,有四進,門窗梁棟皆雕刻精美。招牌橋崇本堂位於富觀街長慶橋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築,東與嘉蔭堂隔河相望,西與長慶橋等三橋相連,整齊的石駁岸護衛著這座古樸的宅第。

『陸』 同里有哪些著名的風光詳細介紹

靜思園。
園中建築沿襲蘇州古典園林文脈。奇石館陳列著大量靈璧石,尤其「 慶雲峰」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其佔地一百多畝。園中建築小巧別致,有鶴亭橋、小垂虹、靜遠堂、天香書屋、龐山草堂、蘇門磚雕和盆景園、歷代科學家碑廊、詠石詩廊等景點。「慶雲峰」高逾九米,重一百三十六噸,創靈璧石基尼斯之最記錄。此園為民營企業家陳金根先生之私家園林,始建於1993年,歷時10年建成,園名「靜思」乃寧靜思遠之意。靜思園建築沿襲蘇州古典園林文脈,開拓創新。既有蘇州園林的小巧別致,又有皇家園林的宏大氣派。九曲迴廊,湖光山色,亭台樓閣,水榭石舫,假山奇石,曲徑通幽。園內著名景點有鶴亭橋、小垂虹、靜遠堂、天香書屋、龐山草堂、蘇門磚雕和盆景園、歷代科學家碑廊、詠石碑廊等。600餘平方米的「奇石館」內陳列著大量靈璧奇石,著名的「慶雲峰」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鬼斧神工,令人嘆為觀止。
退思園。
退思園始建於清光緒十一年至十三年(公元1885-1887年)。園主任蘭生,字畹香,號南雲。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內閣學士周德潤彈劾任蘭生盤踞利津、營私肥已。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解任候處分,旋因查所勛都不實,部議革職位。任蘭生落職回鄉,花十萬兩銀子建造宅園,取名退思。其弟任艾生哭兄詩有「題取退思期補過,平泉草木漫同看」之句,可見園名取《左傳》「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退思園的設計者袁龍巧妙利用不到十畝面積,設計了坐春望月書樓、琴房、退思草堂、鬧紅一舸、眠雲亭等建築,它凝聚了漢族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和智慧,蘊涵了儒釋道等哲學、宗教思想及山水詩、畫等漢族傳統藝術,步移景異,令人流連。
同里明清街。
同里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典型江南地區漢族水鄉風格的古鎮。同里舊稱「富土」。唐初改為「銅里」,宋時將舊名拆字為「同里」。同里風景優美,鎮外四面環水,鎮內由15條河流縱橫分割為7個小島,由49座橋連接。鎮內家家臨水,戶戶通舟;明清民居,鱗次櫛比;宋元明清橋保存完好。

『柒』 還有,蘇州有哪些批發生產,分別在什麼地方

蘇州(簡體中文:蘇州,繁體中文:蘇州或蘓州,漢語拼音:Sūzhōu,漢字注音:ㄙㄨㄓㄡ),中國城市,古稱吳,現簡稱蘇,擁有姑蘇、吳都、吳中、東吳、吳門和平江等多個古稱和別稱。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定名為蘇州,以城西南的姑蘇山得名,沿稱至今。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城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江蘇省省轄市,行政級別為地級市,實際享受副省級城市待遇,是江蘇省的經濟、對外貿易、工商業和物流中心,也是重要的文化、藝術、教育和交通中心。她坐落於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地理中心,太湖之濱,長江南岸的入海口處,京杭大運河、京滬鐵路和多條高速公路貫穿全境。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超過六百萬,城區常住人口超過二百萬。她是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重點風景旅遊城市,也是4個全國重點環境保護城市之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也是全省最南的城市。東鄰上海,頻臨東海;西抱太湖,背靠無錫,隔湖遙望常州;南臨浙江,與嘉興接壤,所轄太湖水面緊鄰湖州;北枕長江,與南通、泰州隔江相望。市中心西距南京市219千米,東距上海市區80千米。是江蘇的門戶,上海的咽喉,蘇中和蘇北通往浙江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天堂蘇州,東方水城——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蘇州是中國著名古都,曾為春秋之吳國、戰國之越國、三國之孫吳、元末之張吳等多個政權的首都,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城市,經著名史學家顧頡剛先生考證為中國第一古城。她是吳文化的發祥地和集大成者,亦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是傳統文化發達、歷史底蘊深厚、風景秀美如畫的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的蘇州園林和其他大量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古跡。蘇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逾4200年,是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典型的園林城市。一般認為,蘇州城始建於公元前514年,已歷經2500多年的滄桑。蘇州也是中國最精緻的城市,古城基本保持著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蘇州地區河網密布,市區是江南水網的中心和全國河流最密集的地區,周圍是全國著名的水稻高產區,農業發達,有「水鄉澤國」、「天下糧倉」、「魚米之鄉」之稱。這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因其從古至今繁榮發達、長盛不衰的文化和經濟,被譽為「人間天堂」,素有「絲綢之都(絲綢之府)」、「園林之城」的美譽。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而有「東方威尼斯」、「東方水都(東方水城)」之稱。現今的蘇州已經成為「城中有園」、「園中有城」,山、水、城、林、園、鎮為一體,古典與現代完美結合、古韻今風、和諧發展的國際化大都市。

蘇州建城於公元前514年,吳王夫差的父親闔閭命楚國叛將伍子胥建闔閭城,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春秋時期,這里是吳國的都城,至今還保留著許多有關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始稱蘇州,沿用至今。蘇州城建城早,規模大,水陸並行,河街相鄰,古城區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為國內外所罕見。
蘇州園林甲天下,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中國四大名園中,蘇州就佔有拙政園、留園兩席;「吳中第一名勝」虎丘深厚的文化積淀,使其成為遊客來蘇州的必游之地;而唐朝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令古今遊客爭相來訪楓橋,聞聽寒山寺的鍾聲。
姑蘇城外自然風光秀麗,靈岩、天平、天池和洞庭諸山,點綴於太湖之濱,形成了富有江南風情的湖光山色。
蘇州既有園林之美,又有山水之勝,自然、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加之文人墨客題詠吟唱,使蘇州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天堂」。

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里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顧辟疆所建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明清時期,蘇州成為中國最繁華的地區,私家園林遍布古城內外。16——18世紀全盛時期,蘇州有園林200餘處,現在保存尚好的有數十處,蘇州因此素有「人間天堂」的美譽。

蘇州園林是文化意蘊深厚的「文人寫意山水園」。古代的造園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養,能詩善畫,造園時多以畫為本,以詩為題,通過鑿池堆山、栽花種樹,創造出具有詩情畫意的景觀,被稱為是「無聲的詩,立體的畫」。在園林中游賞,猶如在品詩,又如在賞畫。為了表達園主的情趣、理想、追求,園林建築與景觀又有匾額、楹聯之類的詩文題刻,有以清幽的荷香自喻人品(拙政園「遠香堂」),有以清雅的香草自喻性情高潔(拙政園「香洲」),有追慕古人似小船自由漂盪怡然自得的(怡園「畫舫齋」),還有表現園主企慕恬淡的四園生活的(網師園「真意」、留園「小桃源」)等等,不一而足。這些充滿著書卷氣的詩文題刻與園內的建築、山水、花木自然和諧地揉和在一起,使園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產生出深遠的意境,徜徉其中,可得到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拙政園和留園更躋身「中國四大名園」之列,網師園也頗負盛名。

市轄區、縣級市 街道、鎮
金閶區(駐石路街道) 石路街道 | 彩香街道 | 留園街道 | 虎丘街道 | 白洋灣街道
平江區(駐觀前街道) 觀前街道 | 平江路街道 | 蘇錦街道 | 婁門街道 | 城北街道 | 桃花塢街道
滄浪區(駐雙塔街道) 雙塔街道 | 南門街道 | 胥江街道 | 吳門橋街道 | 葑門街道 | 友新街道
蘇州高新區、虎丘區(駐獅山街道) 獅山街道 | 橫塘街道 | 楓橋街道 | 鎮湖街道 |
滸墅關鎮 | 通安鎮 | 東渚鎮
蘇州工業園區(駐婁葑鎮) 婁葑鎮 | 唯亭鎮 | 勝浦鎮
吳中區(駐長橋街道) 長橋街道 | 開發區街道 | 越溪街道 | 郭巷街道 | 橫涇街道 | 香山街道 | 蘇苑街道 | 龍西街道 |
角直鎮 | 車坊鎮 | 藏書鎮 | 木瀆鎮 | 胥口鎮 | 浦庄鎮 | 渡村鎮 | 東山鎮 | 光福鎮 | 西山鎮
相城區(駐元和街道) 元和街道 | 太平街道 |
望亭鎮 | 東橋鎮 | 黃埭鎮 | 黃橋鎮 | 渭塘鎮 | 北橋鎮 | 陽澄湖鎮
常熟市(駐虞山鎮) 虞山鎮 | 梅李鎮 | 海虞鎮 | 新港鎮 | 古里鎮 | 沙家浜鎮 | 支塘鎮 | 董浜鎮 | 練塘鎮 | 尚湖鎮 | 辛庄鎮
崑山市(駐玉山鎮) 玉山鎮 | 巴城鎮 | 周市鎮 | 陸家鎮 | 花橋鎮 | 澱山湖鎮 | 張浦鎮 | 周庄鎮 | 千燈鎮 | 錦溪鎮
張家港市(駐楊舍鎮) 楊舍鎮 | 塘橋鎮 | 金港鎮 | 錦豐鎮 | 樂余鎮 | 鳳凰鎮 | 南豐鎮 | 大新鎮
吳江市(駐松陵鎮) 松陵鎮 | 盛澤鎮 | 同里鎮 | 汾湖鎮 | 平望鎮 | 橫扇鎮 | 七都鎮 | 震澤鎮 | 桃源鎮
太倉市(駐城廂鎮) 城廂鎮 | 沙溪鎮 | 瀏河鎮 | 浮橋鎮 | 璜涇鎮 | 雙鳳鎮 | 陸渡鎮

閱讀全文

與同里有哪些批發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烏批發花市場在哪裡 瀏覽:445
昆明副食品批發公司電話 瀏覽:849
去東海批發水晶便宜嗎 瀏覽:558
中大t恤布料批發價格表 瀏覽:916
義烏兒童袖套批發 瀏覽:65
找北京布鞋批發店 瀏覽:16
貴陽什麼地方批發瓷磚 瀏覽:113
河北礦棉板批發 瀏覽:711
長春市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462
青島高頻電磁加熱批發 瀏覽:213
合肥礦用開關櫃批發 瀏覽:410
臨沂嘉興水果批發市場香蕉價格是多少 瀏覽:830
什麼水果批發可以加盟 瀏覽:597
永年螺絲批發市場地址 瀏覽:906
廣西殺菌燈工作燈廠家批發 瀏覽:506
歐妮批發商 瀏覽:538
外轉子空調風機批發商 瀏覽:297
浙江柯橋批發格子布的地方 瀏覽:728
陶瓷佛像批發廠家地址銅像 瀏覽:853
河北金鋼網鋁型材批發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