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安鄧氏線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海安鄧氏線業有限公司是2016-09-20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海安縣白甸鎮丁華村12組。
海安鄧氏線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621MA1MUL4C3R,企業法人鄧愛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海安鄧氏線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線、圍紗生產、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海安鄧氏線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❷ 高原築路兵感人故事
修建青藏鐵路的資料與感人故事 修建青藏鐵路的資料與感人故事2009年02月15日 星期日 02:01 P.M.人們曾說修建通往西藏的鐵路是不可能的,有5000米的高山要爬、12公里的山谷要架橋、數百公里的凍土區無法支撐鐵軌和火車。再說,誰又可能在稍動一下就要找氧氣瓶的情況下鋪鐵軌?這條鐵路是中國「敢為」精神的最佳例證。 鐵道兵十師有位叫鄧廣吉的連長,為修建青藏鐵路,他帶病上了高原。後來,他在高原得了白血病。在家鄉的醫院搶救他時,他對親人和戰友留下遺囑:「我若死去,把我的骨灰埋在青藏高原上,我生前沒有把鐵路修通,死後也要看到鐵路修到世界屋脊上。」 原總公司黨委書記孫有禮是青藏鐵路建設中的一名指揮員,他的兒子孫勝很小的時候就隨他一起上了高原,兒子到了8歲的時候,還不知鴨子是長腿還是不長腿。 還有許多人的孩子是在高原出生的,只吃過蘋果,沒見到過樹木,下山時,到了西寧,見到楊樹,大吵大鬧要上樹摘蘋果。他們只知道蘋果生長在樹上,但他們不知道,世界上竟有許許多多的樹木。 王漢東是中鐵十七局的施工處長,修青藏鐵路時,勇猛得如下山的猛虎,但是,就在他不知什麼是苦是累的時候,他不知不覺地得了病,後來死在了太原的一間病房裡。醫生說:「他得的是高原病。」死前,他對局領導說:「當了鐵道兵不悔,死了,讓女兒也去當不穿軍裝的鐵道兵,修路去。」他傳給女兒的,不僅是創業的意識,還有江山的豁達和崇高,一種高山意識折射出的人生也當有如此的精神,滲給自己,也滲給了女兒 1974年,時為鐵道兵四十七團副團長的王連清是第一批進入關角隧道的戰士之一。 50年代,青藏鐵路的修建第一次下馬。經過14年頭後,關角隧道由於風蝕水浸,隧道內積滿了水。戰士們打開封口,坐著林筏開始了初探。第一次初探,木伐就翻了。這似乎意味著部隊在關角隧道會有一次惡戰。 1975年4月5日10時40分,關角隧道出口30米長的邊牆倒塌引起拱架倒塌,1600立方米的岩石落了下來,將正在施工的127名指戰員捂在了隧道里。洞中的同志為了搶險突圍,關鍵崗位全部是幹部、是黨員,而讓群眾和新兵待在一旁。 新兵問:「為什麼?」黨員答:「這里有死亡。」 新兵們哭了,他們哭著求那些幹部和黨員們:「你讓我們上吧,大家都在死亡的威脅中,虎口狼牙中,你們把一點生的希望留給我們,我們心裡難受……」接著是一陣哭聲…… 副營長吳德安在在氧氣極其稀薄的絕境中,讓大家不要驚慌,少說話,組織大家自救。 終於,洞內的同志在洞外同志的營救下,從死亡的黑洞中爬了出來。他們一見太陽,全部昏倒在地,隧道口躺倒了一大片…… 這條神奇「天路」承載幾多感人故事 南國早報 2006-12-25 ■ 郭燕群 本報南寧訊 (記者郭燕群)12月23日,「廣西政協『同心』講座」在自治區黨委禮堂舉行第六場報告會。應自治區政協的邀請,鐵道部原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永福作了題為《神秘的青藏鐵路》專場演講。 孫永福曾擔任青藏鐵路建設領導小組副組長,主持青藏鐵路建設工作。作為青藏鐵路建設的領導者和參與者,孫永福在演講中,除了向聽眾講述青藏鐵路工程建設和開通運營的全過程之外,還提到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百人血書請戰修「天路」 孫永福欣慰地說,廣大建設者在青藏鐵路建設中努力地說,打造著「精神高原」。 當年提出修建青藏鐵路的方案時,曾經有人勸孫永福,青藏施工環境這么艱苦,就不要做了。還有人擔憂,在「世界屋脊」上修「天路」會使人卻步。然而令他感動的是,青藏鐵路修建進行招投標時,很多建設單位表現踴躍。中鐵十七局,曾經在上世紀50年代的青藏鐵路西寧-格爾木段鐵路建設工程中擔任重任。這次,中鐵十七局來投標時落選了。沒有中標,職工們很失望:「我們曾為老青藏鐵路灑下汗水,現在新一段鐵路要修建,怎能沒有我們的身影?」參加投標的局長背負眾望,回到局裡竟無法面對職工。後來,這位局長找到孫永福,再三請纓青藏鐵路修建,並帶來100多人咬破手指寫的請戰血書,表達要上高原、要為青藏鐵路修建做貢獻的決心。 風火山觀測站,海拔4700多米。40多年來,三代技術人員守望著這個觀測站,收集了1200多萬個資料數據,為修建青藏鐵路解決多年凍土問題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守望觀測站的第一代人是該站的黨委書記,他幹了10多年後病倒了。臨死前,他留言:「我死了之後請將我的骨灰埋在風火山,我要看著青藏鐵路的火車通過。」後來,他兒子參加了這個工作。現在守在風火山檢測站的第三代人已經幹了30多年。 對付缺氧指揮長搞發明 在高原上,青藏鐵路工程建設人員的日常生活、施工都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甚至稍稍不注意,都有可能喪命。但工程建設者們靠自己出謀劃策,破解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當時,施工人員晚上起來解手都要走一段路。幾萬人在高原上工作,條件有限,多數工地基本都在荒山野外,工程人員們都住帳篷,如果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晚上起夜解手的時候引起感冒,由感冒轉為腦水腫、肺水腫。怎麼辦?中鐵十二局的指揮長琢磨出一個解決辦法——造活動廁所。晚上將活動廁所推到營地和營地的門對接起來,讓大家不經過露天就可到廁所解手,白天則把廁所移走,這樣一來,就避免大家感冒、著涼。 四五千米的海拔,正常人尚覺得呼吸困難,更何況還要進行打隧道這樣的體力運動。怎麼保障工人們順利施工?中鐵二十局的指揮長想出辦法,研製出高原制氧機在現場制氧,把氧氣直接送到工地上去。眾人拾柴火焰高,當時,全線做了17台高原制氧機,使得沿線高海拔地區施工隊伍的工作得到保障。 凍土路段正經受考驗 令孫永福感到驕傲的是,截至11月,青藏鐵路運送旅客95.3萬人次。進藏27萬人次,出藏31萬人次。煤炭、石油、化肥、糧食等重點物資發送量逐步增長,有力促進了青、藏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 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是高原鐵路建設的三大世界性難題。青藏鐵路已經運行了半年。今年進入第一個冬天後,曾有媒體報道,凍土路段有部分發生輕微變形,這些情況對青藏鐵路正常運行有什麼影響?針對人們的疑問,9月份孫永福到西藏開會時,他特地從西寧坐車進西藏,感受鐵路運行效果。「據鐵路沿線最近的監測結果來看,我們發現路基的變形程度很小,青藏鐵路凍土路段只有很小部分發生輕微變形,路基有細微沉降。」孫永福斬釘截鐵地回答,「總體上路基是穩定可靠的,並基本上達到了設計要求,目前正在經受寒冬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