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需佛山昇平路的歷史資料!
[百年佛山]百年昇平繁華誰憶
2005-08-26 14:56:10 來源:南方都市報
商貿卷
□昇平商圈崛起 (上世紀70年代)
以昇平路為中心,依託附近發達的商貿、手工業、休閑娛樂等發展起來的商業繁華地段,是佛山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商業區,曾是佛山最旺的商業街。
昇平商圈以當時佛山最大的百貨商場——昇平百貨為代表,上世紀50年代成立的昇平百貨,發展到上世紀70年代已經是佛山檔次最高、場地最好、商品最齊全的百貨商場,是市民購物的最佳去處。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是昇平商場發展最旺盛的時期,昇平路也依託昇平商場發展成為佛山最旺的商業區。
講述人:梁伯(86歲),世居昇平松桂里;陳蘇蝦,昇平百貨有限公司經營拓展部經理;李壯志,昇平商場的經理。
說起佛山商貿,就不能不說到「昇平」。如今的昇平路,已沒有當年的繁華,但在上世紀90年代初以前,昇平路仍是佛山最為集中的商業中心。而昇平百貨,則是當時「昇平商圈」中的一個地標。
昇平路是佛山歷史悠久的商業街,是「四大名鎮」佛山的商業重要發源地。早在明清時代,這里就已經是萬商雲集的地方,四通八達的水路交通,騎樓下一個個商鋪、茶樓、手工作坊,記錄了這個城市昔日商貿的榮耀。
記者尋訪了一位世居昇平路的8旬老人,以及昇平百貨的兩名老員工,他們回憶了當年昇平的繁榮,抒發了無限感慨。
昇平路盡現百年繁華
現年86歲,世居昇平松桂里的梁伯依然很清楚地記得,他小時候昇平路的繁華景象:上世紀初,佛山是由昇平路以及錦華路、慶寧路、公正路等附近幾條街道組成,已是非常繁華。茶肆、酒樓、雜貨鋪、銀鋪,密密地分布在這幾條短短的街上,不少客商遠道從廣州以及附近鄉鎮趕來這里做生意。
梁伯說,他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遍布昇平路附近的洋雜店和老字型大小茶肆酒樓。那時候,洋雜店伙計的叫賣聲此起彼伏,吆喝著招徠顧客。茶肆酒樓除了現在還在營業的天海酒家,還有英聚、冠南、品真、一品仙、桃李園等,有的只營茶市,有的則茶市飯市兼營,雖然規模比不上現在的酒店賓館,但也是食客如雲,來來往往,非常熱鬧。「這些茶樓很旺的,我小時候跟父親到這些茶肆酒樓喝茶、吃飯,去晚一點都會沒有位子。」
以「全國紅旗商店」聞名
解放後,國家對昇平路一帶的商鋪實行公私合營,眾多私人商鋪消失了。1957年,在佛山市昇平路46號,誕生了佛山商業的老字型大小——昇平百貨商店。
現為昇平百貨有限公司經營拓展部經理陳蘇蝦和昇平商場的經理李壯志,都是土生土長的佛山人,又在昇平百貨工作了20多年,對公司有深刻的了解,向記者講述了記憶中當年「昇平商圈」興起和發展歷程。
李壯志告訴記者,昇平百貨商店在1957年建店時,營業面積還不到400平方米,是由三間舊店鋪合並改裝而成,以零售百貨、文化用品、日雜副食、針棉服裝等為主,設置了7個營業櫃組,雖然只有60多名員工,卻已是當時市內的第一大國營零售商店。「昇平百貨商店的出名,是從『七滿意商店』開始的」,對老店的歷史,經常對員工進行優良傳統教育的陳蘇蝦記得很清楚:1958年,佛山市委派工作組到昇平百貨商店搞優質服務的「試驗田」,隨後組織商店領導到外省取經,響應國務院號召,學習北京天橋百貨商店經驗,提出創辦「七滿意」商店,即顧客來時滿意、介紹解釋工作滿意、買到商品與買不到商品也滿意、參觀時滿意、離開店時滿意、用起商品時滿意、想起昇平時滿意。
後來,經佛山市財貿部驗收,正式命名昇平百貨商店為「七滿意」商店,將一塊大牌匾掛在商店門口,美名從此在佛山各地傳開。
昇平百貨商店成為「七滿意」商店的第二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紅旗單位」,當時,昇平百貨商店的領導帶領著昇平的兩名全國優秀售貨員,到北京開「群英會」領回錦旗的同時,還受到了毛主席的親自接見。從此以後,「全國紅旗單位」聲名遠播,佛山的群眾購物全都到昇平百貨商店,甚至連中山、珠海的不少群眾,也遠到佛山昇平百貨商店來買東西,慢慢地,在幾代佛山人的日常生活中,昇平百貨商店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與廣州南方大廈齊名
「那時候,昇平百貨商店和昇平路都是熙熙攘攘的,無論男女老少,購物和休閑,都喜歡到昇平逛一逛。」陳蘇蝦告訴記者,大家如今看到的一共13層的昇平商場,是上世紀90年代初建起來的,之前的昇平百貨商店,前面看上去是三層樓,真正的營業廳只有兩層。
「一樓經營五金、手錶、糧油、糖煙酒副食、鞋革等商品,二樓賣布、針織床上用品、衣服等日常商品,三樓是倉庫。」陳蘇蝦回憶,昇平百貨商店是當年佛山檔次最高、場地最大、商品最齊全的綜合百貨商店,原國家商業部全國六十家大中型百貨商店的聯系點。在計劃經濟統購統銷的年代,來這里購物的群眾是要憑證排隊的,經常接踵摩肩。
陳蘇蝦告訴記者,昇平路是當時最繁華的商業街,幾乎所有的店鋪都集中在這里,昇平百貨商店成為「七滿意」商店和「紅旗單位」時,來這里買東西的人就更多了。「昇平百貨商店」在佛山人心目中的地位,當時就像南方大廈在廣州人心目中的地位一樣。
除了購物,昇平路也是當時休閑的最好去處。李壯志介紹說,昇平百貨商店的隔壁是郵局,對面就是新華書店,此外,人民電影院、佛山大戲院、工人文化宮、青少年文化宮等場所,都集中在附近。茶樓有天海樓和英聚樓,從中山橋過去,就是中山公園。「在文化娛樂生活比較單調的年代,集中了全市主要百貨、酒樓、影院、公園等場所的昇平路,自然能吸大量群眾來消費、娛樂,促進了『昇平商圈』的繁榮。」
李壯志說,在中山橋頭,還有兩個繁忙的碼頭。「船隻從汾江河出去,通過珠三角四通八達的水路,可以到廣州、珠海、中山等地,眾多旅客和商賈,客觀上促進了昇平路一帶商貿發展。」
老字型大小期待重振雄風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佛山的商業中心逐漸南移,隨著祖廟路一帶商家的不斷興起,「租廟商圈」逐漸形成,到90年代後期,「昇平商圈」已經是風光不復當年。
作為昇平路上的老字型大小昇平百貨,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為具有多家連鎖店的大型集團公司,同時也在不斷調整經營戰略,以圖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出重圍,重振雄風。
夜幕下的昇平百貨霓虹燈閃爍。上世紀70年代,這里發展為佛山檔次最高、商品最齊全的百貨商場。
【 商貿外史 】
牙刷柄——佛山首件塑料製品
佛山的塑料業有較長的發展歷史,早在1954年,廣州何珠等5人與佛山樑笑在培德里合辦中山塑膠廠,工人有10多人,只有1台0.5安士卧式手動注射機和1台手搖破碎機,以廢舊聚苯乙烯(俗稱響膠)做原料,生產出了佛山第一件塑料製品——牙刷柄,供牙刷行業使用。
到1969年,全市塑料行業已經有3家塑料製品廠和1家塑料薄膜復製品廠,塑料製品年生產總量3507.2噸,主要產品有壓延薄膜、吹塑薄膜、布塑鞋等。
1975年期間,市塑料製品廠、薄膜廠、紅旗塑料廠、東方塑料廠、群力塑料廠、電木廠等改名為佛山市塑料一至六廠,各企業產品基本實現「一主一副」或「一主兩副」結構,向專業化發展。
1979年,成立佛山市塑料皮革工業公司,由於原材料和生產任務兩不足,屬下5家工廠處於虧損和接近虧損境地。1982年,公司組織屬下企業開展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為重點的全行業技術改造。
1988年6月,成立「佛山市塑料皮革工貿集團股份公司」,1994年改名「佛山塑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多種產品,在全國同行產銷量和市場佔有率均處於領先位置,是全國唯一的BOPA(雙向拉伸尼龍)薄膜生產基地。
2000年5月25日,佛塑股份A股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 大事記 】1955-1956
1955年1月,棉布實行定量統銷。
1955年4月,佛山市化工原料公司成立。
1956年1月,佛山市食品公司成立。
1956年4月19日,佛山市商業局成立。
1956年,原珠江區花紗布公司佛山辦事處改為「佛山市紡織品公司」。
B. 佛山昇平商場
佛山昇平商場,位於佛山市昇平路46號,建場於1957年,前身昇平百貨商店是當時佛山市第一家最大的綜合性經營百貨零售企業。1991年8月根據企業的快速經營發展需要擴建成現新場,樓高13層,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對外經營面積1~6層5000多平方米,主要經營食品、副食品、日用百貨、化妝洗滌用品、家用電器、通訊器材、鍾表首飾、各式鞋製品、皮革用品、文娛用品、男女服裝、床上用品、針棉寑飾、兒童用品、時尚飾物等30000多個花式品種。
昇平商場有著40多年的優良經營服務傳統,從1958年起連續多年被國務院、原商業部、廣東省委省政府、佛山市委、市政府等上級部門授予全國、省、市紅旗、先進單位近30個稱號。團結、勤奮、求優、創新的經營服務宗旨、聞名佛山市內外。
昇平商場的創新性經營服務做法成為全國文明經營示範單位,廣東省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最佳單位,佛山市誠信單位,文明窗口單位。
來源:http://www.topbiz360.com/html/topices/GD30years/youxiurenwu/kaituoxingqiye/20080903/3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