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有點難
首先,義烏人多地少,導致這里的居民以買賣為生,這點成就了義烏國際商貿城的主題。
其次,改革開放初期,義烏政府的領導人做出的明智決策,搞市場,發展經濟,給義烏創造了有利的時機。
再次,義烏國際商貿城把市場經濟和會展經濟結合起來,二種模式相互補充,相輔相成。
然後,義烏國際商貿城的獨特的對商位產權的控制,對攤位炒作的管理,對市場景氣程度的調控
還有,義烏市政府對小商品城的大力支持
還有,義烏聚集了全國,全世界的商人,商品,他們在義烏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自己的資產,他們在這里安家落戶。
還有義烏金融機構對市場的支持和依靠
市場的成敗,商人和商品是最重要的
其次才是一流的硬體設施以及先進的管理制度
B. 義烏小商品有幾年的歷史了
義烏是一座建在市場上的城市。自1982年在全國率先創辦小商品市場以來,經過五易其址、十次擴 建,義烏已形成以中國小商品城為核心,11個專業市場(義烏農貿城、傢具市場、木材市場、義烏裝飾城、物資市場、通信市場、家電市場、汽車城、二手車交易市場、房地產交易市場、出版物交易中心)、14條專業街相支撐,運輸、產權、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相配套的市場體系。目前義烏市場現擁有營業面積400餘萬平方米,經營商位6.2萬個,匯集了16個大類9105個子類170餘萬種單品;集聚了1.8萬余件商標,800多件馳(著)名商標,6000餘家總代理、總經銷。
C. 上世紀80年代義烏發展小商品市場的有利條件
1)剛剛改革開放,一來同類似的批發市場少,二來人們對於義烏小商品的需求日益龐大。三就是義烏政府對小商品的支持了。
D. 請問誰幫「簡述中國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發展歷程
義烏的小商品早在乾隆年間,義烏農民就開始了「雞毛換糖」的經商活動,那時候的義烏人用紅糖換來的雞毛做雞毛撣子,每逢過年慶典與過節請客,便走街串巷地去賣,這便是義烏小商品經營的開始。
(1)小商品市場的誕生
義烏開放小商品市場的背景,主要包括幾個方面:改革開放初期,北門街是自發小商品市場的集中交易地點,並初具規模;「貨郎擔」的生意非常興隆,因此小百貨批發業的微觀基礎十分雄厚;當時的政策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小商品市場的發展和有序管理的沖突十分激烈。
也許有的讀者會形成一種錯覺,以為當時開放小百貨市場一定是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反響。在1982年開放的湖清門市場嚴格地說只是小商品市場的雛形,市場攤位十分簡陋。
當時開放小商品市場的理由,不是因為市場規模和社會影響力,而是因為部分農民「棄農經商」在義烏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要轉移也是一個客觀事實。其實,政府並不十分在意小商品市場會對農業生產帶來什麼負面影響,而是由於自發形成的市場影響了交通和市容,還造成了執法管理部門與眾多攤主之間的沖突。「貓捉老鼠」的游戲長期玩下去總不是解決的辦法,逼迫市場主管部門必須迅速拿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既然禁止的做法不能奏效,小商品市場本身也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與其關閉,還不如順其自然,開放小商品市場。
義烏縣政府為了小商品市場的關閉或開放的問題,曾召開過三次縣長辦公會議,經過反復討論,大多數領導初步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對小百貨市場,不應該用強硬的手段強制關閉,可以走一步看一步,關鍵在於正確的引導、加強管理。後來,縣政府、稠城鎮、縣商企局(城陽商企所)三個部門的領導成立「稠城鎮整頓市場領導小組」,並於1982年8月發布《關於加強義烏小百貨市場管理的通告》,宣布將於是年9月5日正式開放「稠城鎮小百貨市場」,地址在湖清門,由城陽區商企所管理。
當時的湖清門市場非常簡易,在一條用於排水排污的內城河溝上架起了水泥板,在水泥板上方用木板搭成攤位,在長條木板上方用塑料薄膜搭起了雨棚,用作簡易攤位。攤主經商企所登記,領取攤位證,攤位固定,每一攤位佔用的木板長度相等。據時任城陽商企所所長的孫章寶回憶,市場開放之初,有正式固定攤位100多戶,還有600多戶流動攤位和大量「提籃」,共計攤位705個,年成交額700萬元。
湖清門市場開放之後,當時的義烏縣委縣政府領導看到了這股經商的潮流,感受到潛伏於這股潮流下的巨大經濟動力。1982年11月25日,義烏縣委縣政府召開了農村專業戶、重點戶代表會議,縣委書記謝高華在講話中果斷地提出「四個允許」,即:允許農民經商,允許從事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
「四個允許」政策是在小百貨市場開放之初縣委縣政府領導審時度勢做出的決策。「四個允許」的政策簡明扼要,符合民心,頗有號召力,打消了許多尚在等待觀望的經商戶的疑慮。
市場的發展,帶動了社隊企業,特別是家庭工業的發展。1984年10月,義烏縣委縣政府抓住這一可喜的勢頭,審時度勢,提出了「興商建縣」(1988年5月撤縣建市後改稱「興商建市」)的發展戰略。
在第一代市場時期,廿三里小商品市場的交易品種和規模與稠城小百貨市場非常類似。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市場的集聚效應逐步顯示出來,這表明在有限的地域空間和市場輻射范圍內,只能有一個中心,否則均衡的分布只能扼殺市場的集聚作用。
從理論上講,成為非均衡發展的中心,對於義烏小商品市場起源的兩個地方來講,機遇是同等的,但發展的是終結果卻是前者合並到稠城小商品市場。這說明市場集聚的是帶有自然壟斷性質的資源,如培育市場的投入、集聚的信息、為商品運輸服務的鐵路和公路交通,更重要的是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經商戶,在這些資源的聚集上,作為三四線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稠城顯然具有更大的優勢。
一是市場主體素質顯著提高,商品流通范圍擴展至全國。截至1997年底,採取各種經營形式進入「中國小商品城」進行商品交易的國有、集體和混合所有制的大中型企業達3000多家。
據調查,市場經營者的平均年齡由1982年的42歲左右降到1997年的33歲(其中30歲以下的佔33.4%,40歲以下的佔73.6%);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所佔的比例由1982年的不到10%(高中畢業生僅1名),提高到1997年的82%(其中高中畢業生佔17.3%,大學畢業佔1.2%)。市場上本地產商品比重降到30%,售出的商品90%銷往外地,流向遍及全國除台灣以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和其他數百個中小城市及其輻射的廣大農村,確立了義烏作為全國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的地位。
二是市場轉軌改制,硬體建設和信息化管理邁出新的步伐。1993年12月,義烏市有關企業與北京、上海的知名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小商品城股份有限公司(後改為「商城集團」公司,其股票「小商品城」已於2001年5月9日在上交所上市),成為我國首批現代股份制市場企業集團之一。市場內一些攤主為了做大生意,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自發地實行橫向聯合,成立有限責任公司。
市場內有2500多家商貿企業或公司,取得了國內外名廠大店在義烏乃至浙江省、華東地區(個別企業還取得了在全國)的總經銷商或總代理商資格,與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00多家商企企業建立了穩固的購銷關系。商城集團籌資興建的賓王市場,是一座集商貿、倉儲、辦公、飲食、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超大型商城。
三是市場組織結構裂變式發展,對外開放度顯著提高。「中國小商品城」在新疆、北京、內蒙古、福建、甘肅、四川等省市辦起了分市場或小商品配送中心,輸出商品、資本、人才和管理,使義烏市場在國內的輻射能力大大增強。最近幾年,其輻射能力還延伸到海外,先後興辦了烏拉圭分公司和南非分市場。浙江省外貿公司義烏公司和商城集團外貿公司積極向國外拓展業務,並取得外貿自營進出口權,與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義烏一批骨幹企業分別在奈及利亞、俄羅斯、南非、匈牙利、巴西等國建立了分公司或商務機構。
1995年起,義烏市政府與國內貿易部、香港貿發局等合作,每年一度舉辦「義烏中國小商品博覽會」,受到國內外經貿界的關注。
(3)邁向國際性商貿中心
從1998年至2002年的5年間,盡管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經營場地規模沒有顯著增加,但市場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從2001年下半年起,為了適應市場業態變化和功能創新的要求,進一步改善市場經營環境,提升市場檔次,提高競爭能力,義烏按照「全國小商品市場的示範性窗口,50萬以上人口大城市的高水準小區,國際性商貿城市的標志性建設」的定位,開始建設第五代小商品市場即國際商貿城。
國際商貿城面積20平方公里,目前6.6平方公里正在實施開發,一期工程已竣工,總面積30萬㎡,新增國際標准(9㎡/商位)6800個商位,店面房10多萬㎡。市場園區內配套了海關、出入境檢驗疫、物流中心、倉儲、世貿中心、電子商務中心等一系列現代化的設施。在這一階段,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是市場檔次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由商城集團和義烏郵政局聯合組建的中國小商品城互聯網路信息公司於1998年5月成立,先後開出「商城介紹」、「企業之星」、「商城導購」、「外貿之窗」、「新品上市」、「供求信息」等10多個欄目。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2年底,該公司已為小商品市場的上萬戶經商戶、36條專業街上網發布了3萬多條來自市場一線的商品信息條目。「商城信息」被廣大經商戶稱為「網上永不落幕的小商品博覽會」。
1999年,義烏在「商城信息」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全新網站——「中華商埠」,開通了搜索引擎。隨著ATM寬頻多媒體和銀行ca認證體系的建成,2000年10月,義烏小商品市場擁有了自己的BTB(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系統。利用交易平台、搜索引擎、支付中介、配送中心、配套服務等功能,為全球商人提供電子平台、小商品信息中介服務。
許多生產廠商都通過自己的電腦登錄「中華商埠」網路,發布各種商品的供求信息。目前,「中華商埠」網站擁有10多萬國內外正式用戶,企業會員數以年遞增1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2002年底,在線成交額已超過500萬元,協議成交額達1.1億元。
在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同時,義烏小商品市場還採取撤攤改店等方法改造市場硬體設施,擴大單體經營面積,改善經營環境,從而促使一批新興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如眼鏡、領帶、五金、化妝品等行業脫穎而出,設立了單獨的交易區或市場,填補了多個市場空白,市場的集聚效應大為增強。
小商品市場成交額2001年達212.97億元,2002年達229.98億元,已連續12年位居全國同類市場之首,被譽為「華夏第一市」。
E. 義烏小商品批發網的產生發展
浙江中國小商品城集團旗下控股公司,服務於線下10w+實體商戶及日均30萬市場客流,擁有集團總部完善的大數據和優質的資源支持,戰略清晰,業務方向精準,目標明確,核心團隊擁有豐富的互聯網產品和運營經驗。
由一個有活力的精英團隊組成,團隊將近百人,分布在杭州、義烏,我們深諳實體批發流程,擁有強大的產品研發實力以及豐富的商戶、采購商資源,同時具有頂級的運營能力。創始人和核心團隊均來自阿里巴巴、網易、滴滴打車等知名互聯網企業。
F. 義烏小商品市場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
義烏是一座建在市場上的城市。自1982年在全國率先創辦小商品市場以來,經過五易其址、十次擴建,義烏已形成以中國小商品城為核心,11個專業市場(義烏農貿城、傢具市場、木材市場、義烏裝飾城、物資市場、通信市場、家電市場、汽車城、二手車交易市場、房地產交易市場、出版物交易中心)、14條專業街相支撐,運輸、產權、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相配套的市場體系。目前義烏市場現擁有營業面積400餘萬平方米,經營商位6.2萬個,匯集了16個大類9105個子類170餘萬種單品;集聚了1.8萬余件商標,800多件馳(著)名商標,6000餘家總代理、總經銷。
2005年,聯合國、世界銀行、摩根士丹利等世界權威機構聯合發布的一份中國發展報告中,稱「義烏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市場被授予全國唯一的「重質量,守信用」市場、「守合同,重信用」和「信用示範市場」稱號。2008年,義烏市場面對種種困難實現平穩發展,集貿市場成交額達492.3億元,同比增長6.83%。其中中國小商品城成交額381.81億元,同比增長9.6%。在中國小商品城逆勢增長勢頭的帶動下,全市其他各類市場發展也非常活躍,全市成交額億元以上的市場有13個,成交額10億元以上的市場有5個。截止2008年底,義烏市場成交額已經連續18年位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榜首。
每天,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二十萬經商大軍活躍在市場里;其中,常駐義烏采購商品的外商超過10000名。目前,義烏市場年出口標箱50多萬個,出口215個國家和地區;經批准在義烏設立的境外企業辦事處2300多家;境外客商在義烏銀行開設帳戶9000多個;聯合國難民署、外交部禮品采購處、家樂福亞洲總部分別在義烏市場建立采購中心,歐美等發達國家已經成為義烏商品的重要出口市場,在這里,每年要舉辦40多場專業展會。在義烏,有設施齊全的國際物流中心及5個專業貨運市場,有國內外貨運經營單位600多家,全球20強海運集團已有15家在這里設立辦事處,開通250多個大中城市貨運業務,5條鐵路行包專列,20餘條航線。義烏被浙江省政府確定為全省三個「大通關」建設重點之一。
在這里,每周向全球發布世界首個日用消費品批發指數——「中國?義烏小商品指數」。指數的發布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義烏小商品行情對全球小商品市場的影響力,增強了中國小商品對全球定話語權,它的發布必將會成為世界貿易文化體系中一個鮮明的坐標。
G. 義烏小商品市場的10年發展
相比起以前如今義烏的小商品市場已經;支撐義烏1/3貿易產品的地方民營企業正逐步走向現代化;過去破舊的老街、老巷、老房子也全部得到改造。義烏越來越重視貿易城市的特色,義烏正以嶄新的形象迎接世界各地的商業合作夥伴。
H. 義烏小商品市場是如何形成的
義烏坐落於浙江中部,「義烏小商品市場」又稱 「中國小商品城」,創建於1982年,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專業市場之一。20多年來,經歷 五次搬遷八次擴建,目前市場由義烏國際商貿城、篁園市場、賓王市場三個市場簇群組成,市場經營面積 150 萬平方米,經營商鋪 5.8 萬個 ,經營人員 16 萬人,市場內匯集了 41個行業 1900個大類 40萬種商品(註:聯合國公布全球共有 50 萬種商品),幾乎囊括了工藝品、飾品 、小五金、日用百貨、電子電器、玩具、文體、襪業等所有日用工業品。其中,飾品、襪子、玩具產銷量佔全國市場1/3強,市場上的商品物美 價廉,應有盡有,被廣大中外客商譽為「小商品王國」「小商品海洋,購物者天堂」。
義烏小商品市場內匯聚了來自4000 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的總經銷總代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等 40 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商 人 在義烏設立了 400 余家商務采購機構 , 常駐義烏從事商務(采購)的外商達 5000 餘人,境外企業和客商在義烏銀行開戶有 6290 多家 ,日出口商品和標准集裝箱和 800 余只,市場商品65%暢銷歐美、中東、東南來等210個國家和地區,自1991年開始,市場成交額已連續14年位 居全國各大專業市場榜首。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授予全國唯一的「重質量,守信用」市場榮譽稱號,被浙江省工商局評為全省唯一的五 星級市場,義烏小商品市場已真正成為全球最大的家居日用小商品貿易中心,和國際小商品的流通、研發、展示中心。 自2000年以來,義烏小商品市場以入世為契機,確立「打造全球最大超市、建設國際購物天堂」的全新目標,積極實施國際化戰略,大力 發展購物旅遊業,加速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其中,義烏海關辦事處、國際物流中心、義烏小商品市場網上批發配貨商城(36義烏批發,www.3-666.com)、國際商貿城二期工程等項目,相繼投入使用並初見成效另外,世貿中心、會展中心擴建等工程正在籌劃中,義烏小商品 市場正不斷展示出一幅雄偉的國際化藍圖。
作為全球最大義烏小商品市場網上批發配貨商城(36義烏批發,www.3-666.com),(36義烏批發) 即全國1元5元8元超市連鎖配貨中心,是全國首創的第一家專業提供1元店、2元店、3元店、5元店、8元店等(日常生活常用商品)低價便利店的網上訂貨、批發、配貨、發貨等專業化服務的機構,配貨中心(上海遙名實業義烏分公司)下設有市場部、客服部、技術部、人才部、銷售部等部門,並在義烏小商品市場(中國小商品城)內設有直接銷售店面多間),充分利用義烏小商品市場全球品種最多、價格最低的小商品等市場優勢,同時,我們利用多年來與全國1000餘家小商品的生產廠家建立的長期合作(出廠價供貨)關系,因此,我們提供的商品始終保持著「全國品種最齊的商品優勢(數萬種小商品)、義烏市場最低價的價格優勢、公司服務和信譽最好的品牌優勢」,並最大程度的讓利各經營便利店的訂貨商,同時,我們免費開展專業的經商創業、選店技巧、網上訂配貨等系列業務的專家指導,並提供配貨、包裝、托運和售後等一條龍服務,使便利店的創業者和經營店主,足不出戶就能輕松又便捷的享受到「網上訂貨、電話訂貨、送貨上門等全方位的專業服務」,使您完全免去了外出采購旅途奔波的辛勞、找貨的煩惱,同時,省去了您許多巨額開支和寶貴的時間等等。
參考資料:www.3-666.com
I. 我要義烏的發展史
義烏的歷史發展:
春秋時屬越國。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縣名烏傷,屬會稽郡。傳說秦時有個顏烏,事親至孝,父死後負土築墳,一群烏鴉銜土相助,結果烏鴉嘴喙皆傷,故稱烏傷縣。
新莽時(公元9年)改縣名烏孝。
東漢建武初復稱烏傷,曾為會稽西部都尉治。
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轄境,設置長山縣(即後之金華縣)。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縣。
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會稽郡西部設東陽郡(郡治長山),烏傷縣屬東陽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分割吳州置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於烏傷縣置稠州,並分置烏孝、華川二縣。
武德七年(624年)廢稠州,合烏孝、華川為一縣,改名義烏縣。
稠州以稠山(德勝岩)而得名。華川又名綉川,以綉湖得名,義烏其義與烏傷、烏孝同。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義烏縣東境設東陽縣。
天寶十三年(754年),又分縣境北部及蘭溪、富陽各一部分,設浦陽縣(今浦江縣)。
元代,義烏隸屬婺州路總管府。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為寧越府。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華府。
明清仍舊,義烏隸屬關系未變。
辛亥革命後,廢府制代以道制,義烏屬金華道。
1927年廢道制改為省縣兩級制,義烏直屬浙江省,後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義烏屬金華專區或浙江省第四專區。
1949年義烏解放。新中國成立後,義烏屬金華專區。
1959年浦江並入義烏,1967年浦江仍析出。
1988年撤銷義烏縣,設立義烏市。
(9)小商品批發義烏發展史擴展閱讀:
義烏地理概況:
義烏位於金衢盆地東部,東經119度49分至120度17分,北緯29度02分13″至29度33分40″,浙江省地理中心地處境內。東鄰東陽,南界永康、武義,西連金華、蘭溪,北接諸暨、浦江。至省會杭州百餘里。
義烏氣候條件:
義烏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7℃左右,平均氣溫以七月份最高,為29.3℃,一月份最低,為4.2℃。年平均無霜期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100~1600毫米之間。
義烏土地面積:
市境東、南、北三面群山環抱,南北長58.15公里,東西寬44.41公里,境內有中低山、丘陵、崗地、平原,土壤類型多樣,光熱資源豐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烏
參考資料來源:義烏市人民政府-義烏市自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