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鴨叫這種魚的名字由來,有誰知道呢
由於其能發出鴨子一般的叫聲,通體黃色,因此得名黃鴨叫。
黃鴨叫,學名黃顙魚,地方又稱黃呀姑、黃鴨牯、黃鴨咕,黃牙角,長約82~229mm,又稱黃鴨咕、戈牙、咯魚、咯咯噎、黃辣丁、黃骨頭等。
黃顙魚隸屬於輻鰭魚綱、鯰形目、鱨科、黃顙魚屬,是我國近年來發展較快的淡水經濟型養殖品種。須4對;上頜須長,末端達到或超過胸鰭基部。體無鱗。背鰭硬刺後緣具鋸齒。胸鰭刺比背鰭刺長,前、後緣均具鋸齒。脂鰭較短。臀鰭條21—25。尾鰭分叉,鼻須一半為白色另一半為黑色。
(1)黃鴨叫批發電話號碼擴展閱讀
在中國長江、珠江、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沂河、黑龍江流域的江河、與長江相通的湖泊等水域中均有分布,均能形成自然種群。
黃顙魚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白天潛伏於水底層,夜間活動。雜食,主食底棲無脊椎動物。成熟雄魚肛門後面有生殖突。4-5月產卵。親魚有掘坑築巢和保護後代的習性。分布較廣,產量大,肉嫩,少刺,多脂肪。是普通食用魚類。
『貳』 湖南人說的黃鴨叫的魚,學名叫什麼
黃顙魚(學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為鱨科,黃顙魚屬魚類。體長約20cm,腹面平直,體後半部側扁,尾柄較細長。頭大且扁平,吻短,圓鈍,上、下頜略等長,口大,下位,兩顏及齶骨上有絨毛狀齒帶。眼小,側位。須4對,鼻須末端可伸至眼後,上頜須1對,最長,頤須2對,較上頜須短。體裸露無鱗,側線完全。雜食,主食底棲小動物、小蝦、水生小昆蟲和一些無脊椎動物等。4-5月產卵,親魚有掘坑築巢和保護後代的習性。在生殖時期,雄魚有築巢習性。在靜水或緩流的淺灘生活,晝伏夜出。廣布於中國東部各太平洋水系。
『叄』 「黃鴨叫」的學名是什麼
學名:黃顙魚 英文名:Pelteobagrus fulvidraco 該魚屬鯰形目,鱨科,黃顙魚屬。體長,腹平,體後部稍側扁。頭大且平扁,吻圓鈍,口大,下位,上下頜均具絨毛狀細齒,眼小。須四對,大多數種上頜須特別長。無鱗。背鰭和胸鰭均具發達的硬刺,刺活動時能發聲。胸鰭短小。體青黃色,大多數種具不規則的褐色斑紋;各鰭灰黑帶黃色。 據《湖南魚類志》載,黃鴨叫,學名黃顙魚,地方又稱黃呀姑、黃鴨牯、黃鴨咕,長約82~229mm,又稱黃鴨咕、戈牙、咯魚、咯咯噎、黃辣丁、黃骨頭等。 由於其能發出鴨子一般的叫聲,通體黃色,因此得名黃鴨叫。 另外,黃鴨叫得名還有一說。解放前,長沙段的湘江黃顙魚成群,人們到橘子洲附近游泳時,如果遇上黃骨魚群游過或者圍攻,就會被刺得尖叫不止,聲音像黃鴨子叫。
『肆』 丹東黑溝大黃鴨電話多少
上個月去過一趟 裡面還不錯 因為是在山裡 一般去那的都是自駕游 或者人多點包車 開車到市內貌似不遠 不過打車話關鍵問題是市內不一定能往那走 要是打表的話不能太貴
『伍』 黃鴨叫不能與什麼同食
1、黃顙魚和冬瓜:這兩種食物一起吃會使身體喪失掉一部分的水分,產生脫水的現象。
2、黃顙魚和蜂蜜:這兩種食物一起吃會產生毒素,對身體很不利。
3、黃顙和芥菜:這兩種食物搭配在一起容易引起水腫。
4、黃顙魚和豬肝: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吃會身體產生刺激。
5、黃顙魚和芥末:會使身體產生不適感。
6、黃顙魚和山葯:這兩種一起吃會產生腹痛、惡心、嘔吐的症狀。
7、黃顙魚和烏雞:會產生中毒。
8、黃顙魚和冬瓜:這兩種食物一起吃會降低食物中的營養價值。
9、黃顙魚和茶:會阻礙人體消化吸收。
基本信息:該魚屬鯰形目,鱨科,黃顙魚屬。體長,腹平,體後部稍側扁。頭大且平扁,吻圓鈍,口大,下位,上下頜均具絨毛狀細齒,眼小。須四對,大多數種上頜須特別長。無鱗。背鰭和胸鰭均具發達的硬刺,刺活動時能發聲。胸鰭短小。體青黃色,大多數種具不規則的褐色斑紋;各鰭灰黑帶黃色。
食療價值:黃鴨叫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無肌間刺,多脂肪,其蛋白質含量為16.1%,脂肪為0.7%,是我國常見的食用魚類。營養價值很高,是餐桌上的珍品食餚,適宜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腳氣水腫以及營養不良性水腫者食用,適宜小兒痘疹初期食用。
『陸』 馬克威大黃鴨大嘴猴服裝批發手機號或微信號
大嘴猴我有點!批發價幾十
『柒』 如何養殖黃鴨叫
池塘咋養黃顙魚
黃顙魚,又名黃蠟丁,是一種小型淡水經濟魚種,其肉質細嫩、口感純香而受到市場的歡迎。在春初放養季節即將到來的時候,筆者走訪成都水產技術推廣站楊壯志,請他講解了黃顙魚的池塘養殖技術。
近年來,天然水域中的黃顙魚數量銳減,目前基本上都是通過人工養殖來滿足市場需求。池塘養殖黃顙魚,大致有主養和套養兩種形式,現就相關技術作分別介紹,供大家參考。
主養黃顙魚
一、池塘准備
黃顙魚對池塘要求不嚴,一般選水源充足,水質清新無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面積3-10畝,最好不選淤泥厚的老化池塘。每個池塘都須有可控制的進、排水口。一般主養池塘面積為3-5畝或10畝以下,水深以1.5-2.0米較為理想,池塘較淺光照度較強,不利於黃顙魚喜弱光下攝食的要求。
池塘在放魚前10-15天用生石灰(70-90公斤/畝)或漂白粉(4-6公斤/畝)進行清塘消毒。一般在池塘消毒後第2天加註水0.8-1.0米,第3-4天按350公斤/畝施入發酵腐熟的有機肥以繁殖天然餌料,等到毒性完全消失後,放入魚種,加滿池水。
每個池塘配備1台1.5千瓦-3.0千瓦的增氧機。
二、魚種放養投放的苗種無論從天然水域捕撈或人工繁育的魚種,都要求無病無傷,體質健壯,規格基本一致,一般尾重15克左右,放養期3-4月之間,每畝放養1000-1500尾;同時每畝套放尾重100克左右團頭魴魚種100-150尾;尾重50克的鰱、鱅魚種50-80尾。搭配品種不宜用鯉、鯽、羅非魚等雜食性的底層魚類,這些魚類的生活習性與黃顙魚大致相當,混養這些魚類會跟黃顙魚爭奪餌料和棲息環境,影響黃顙魚的生長。
在黃顙魚魚種下池1周後,搭配投放一些與黃顙魚在生態和食性上沒有沖突的其它魚類,以充分利用池塘的水體空間,如搭配體長15-20厘米的花鰱50尾/畝,體長15-20厘米的白鰱200尾/畝。魚種放養時用3%-5%食鹽水浸洗消毒,以殺滅魚體表的細菌和寄生蟲。魚種下塘前,魚簍內水溫與放養池水的溫差不超過3℃。
三、日常管理堅持早、中、晚三次巡塘,認真觀察魚類活動、攝食與生長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經常注入新水,防止水質惡化,還可防止魚體發病和產生浮頭現象。最好每隔10天注入新水20-30厘米,在陰雨天要開增氧機。
由於長期投飼,池塘水質會逐漸變化至呈弱酸性,這對黃顙魚生長不利,可以通過合理的使用葯物,調節池水的pH值在7.0-8.4之間。調節池水水質的葯物多為生石灰,一般為每半個月左右用1次,每次用量為15-25公斤/畝。
四、注意事項魚種在放養、捕撈、計數、運輸時的操作要輕,使用的工具要光滑,避免碰傷魚體。
黃顙魚對常用水產葯物忍受能力不及四大家魚,這可能由於黃顙魚是無鱗魚的緣故,所以,對黃顙魚用葯一定要嚴格控制用量,防止黃顙魚因中毒而死亡。黃顙魚對硫酸銅、敵百蟲等葯物比較敏感,尤其要慎用。
出塘一定要根據規格大小、市場行情來定,一般在100克以上便可上市。
套養黃顙魚
一、品種搭配
魚種放養時間一般選擇在冬季或春初進行,放養規格一般為20克/尾以上,放養密度一般為2000-3000尾/畝。魚種放養前,應用3-5%食鹽水浸洗10-15分鍾後,方可放養。同時,搭配花白鰱的夏花魚種,花鰱1000尾/畝,白鰱3000尾/畝。
黃顙魚在飼養其它品種的池塘中進行混養,通常採用的方法是,將5厘米左右的大規格夏花或10-15克的冬片苗直接套養在池塘中,在不增加投喂飼料,不增加人工、水電等成本的情況下,可以增加塘中優質魚類產量及經濟效益。
二、套養密度套養密度應根據其它底層魚類放養和餌料情況而定,常規飼養方法的商品魚池塘,每畝套養5厘米左右長的大規格夏花250尾或10-15克的冬片苗種2.5公斤。經過一個生長季節的套養,大規格夏花年底可長成平均規格100-150克左右的成魚15公斤。在不是以鯉、鯽等底層魚類為主養魚的池塘,黃顙魚的套養量可成倍增加。
三、日常管理黃辣丁的養殖過程當中,日常管理比較重要,主要應抓好餌料投喂。
黃顙魚是以肉食性餌料為主的雜食性魚類,所喂餌料可用占總量30%-40%的鮮小雜魚蝦絞碎成魚漿後,拌和60%-70%的植物性粉狀餌料(豆餅4份、小麥3份、玉米2份),添加1%維生素和無機鹽,製成團塊投喂。根據黃顙魚集群攝食的習性,在池塘中設置固定的食台,一般每畝魚塘設食台1-2個。每日定點投喂2次,投喂量占池魚重量的5%-9%,一般每天上午7-8時、下午5-6時各投喂1次,考慮黃顙魚晚間攝食的生活習性,上午投喂一天投餌量的1/3。有條件時可適當投喂水蚤、絲蚯蚓、蠅蛆等鮮活餌料。魚類生長旺盛時期,可適當投喂一些水、陸草,以供團頭魴攝食。
由於投喂絞碎的動物性餌料較多,水質易惡化,要勤注新水。一般每半個月換水1次,每次換水1/4-1/3,以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生長季節(4-9月)每隔15-20天全池潑灑1次生石灰,用量每畝10-15公斤,調節池水的pH值(6.8-8.5)。要適當投入一些活螺蜆等,用以凈化水質,並作餌料。
四、魚病防治黃顙魚抗病力強,病害少,只要預防得當,一般不易發病。在養殖過程中,要定期對水體、食台消毒。定期在魚漿中加入1%食鹽,連續投喂5-7天,投喂的餌料要新鮮、干凈,要堅持不投喂腐爛變質的餌料。每月用1-1.5毫克/立方米的漂白粉或0.3毫克/立方米強氯精殺菌1次。巡塘觀察發現黃顙魚攝食不旺和行動遲緩等情況應立即檢查,一旦發現病害應及時鏡檢,進行綜合分析和確診後,對症下葯;並加強池水更新和消毒措施。
『捌』 黃鴨叫屬於發物嗎
黃鴨叫是發物。但是它含有較高的營養價值,是屬於魚類的一種。有痼疾宿病之人忌食或謹慎食用。
『玖』 b.ck官網小黃鴨電話手錶怎麼加電話號碼
在手機里下載app,然後在app里添加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