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裡有收購茯苓的
安徽省茯苓主產地主要是皖西的金寨縣、霍山縣、岳西縣、潛山縣等地。從各個產地的信息得知,茯苓收購創高價位。2002年冬茯苓收價上揚,一級茯苓片(公斤價,下同)7.5~8.5元,茯苓統白塊5.3~8.5元,茯苓丁5.5~6元,茯神塊6~8元。2003年冬茯苓產新後,收價不降反而上漲。目前的收購價是一級茯苓白片14~15元,茯苓統白塊9~12元,純折四方塊12.5~14元,茯苓丁11~13元,統白丁已達14元,茯神塊11~13元。多數茯苓均含潮未乾。 據分析估計,茯苓市場價格在10元以上的態勢將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而且還有繼續上揚的可能性。今年全省總產量在2500~3000噸左右,業內人士分析導致產新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 庫存不足 2002年冬以前,茯苓價格在低位維持了很多年,葯農種植積極性不高,栽培面積不增,導致多年來的產量不是太多。由於茯苓為常用中葯,臨床配方、中成葯用量都較大,隨著陳貨庫存的日漸減少,漲價是必然的。 產出減少 由於栽培茯苓用的是松樹及松樹兜,連年砍伐,資源越來越少。水土流失嚴重,大一點粗一點的松樹幾乎沒有了。主產地岳西縣,從今年開始創建「生態縣」,加強了林業的管理,對原來林業部門發放的「砍伐證」都已收回
無痕
1級
2012-11-14
安徽,安慶,岳西縣有
『貳』 安徽省霍山縣本草源葯業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安徽省霍山縣本草源葯業開發有限公司是2015-07-2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霍山縣太平畈鄉何家坊村街道。
安徽省霍山縣本草源葯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1525348716296X,企業法人陶冉,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安徽省霍山縣本草源葯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石斛、石斛花茶、靈芝、天麻、茯苓、百合等中葯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安徽省霍山縣本草源葯業開發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叄』 哪裡出產的茯苓最好
全國各地出產的茯苓都很好。截止2020年7月,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出產的茯苓最好。
茯苓之鄉位於大別山主峰南麓的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是盛產茯苓的主產區。這里的茯苓質量居全國之首,產量為全省第一,被人們譽為「茯苓之鄉」。
茯苓產地:
分布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山西等地。主產於安徽、雲南 、湖北。
發展概況
1、從清代中葉開始,九資河的茯苓就向南洋、東亞等地出口。因其質量好,葯用價值高,東南亞許多國家把它當作高級飲料,所以在國際市場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2、九資河茯苓聞名中外。據《湖北貿易志》記載:從1872年起,羅田縣鳩鶿(九資河古稱)茯苓就經漢口、廈門、廣州等商埠出口東南亞、日本及歐洲各國,被國外客商譽為中葯珍品。
3、1914年在美國舊金山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被確定為出口免檢商品,1957年被定為全國茯苓外貿出口基地;1985年被國家醫葯管理局定為茯苓生產基地;1995年被國家中葯管理局定為全國茯苓重點生產基地。
4、茯苓年種植規模250萬窖以上,鮮苓產量250萬千克左右,居全省領先地位。中國主產區在湖北,湖北主產區在九資河,九資河位於大別山南坡,松林茂密,陽光充足,雨水調和,空氣凈化,種植茯苓非常適宜。
『肆』 霍山縣何石世家中葯材開發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安徽省霍山縣何石世家中葯材開發有限公司,成立於2007年8月12日(其前身為霍山何氏綠色產業園),公司於2008年10月成立霍山石斛研究所,是一家集中葯材研發、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綜合性實體。公司主營品種:霍山石斛、南方紅豆杉、青錢柳、靈芝、天麻、茯苓等,其中霍山石斛從父輩伊始已有三十多年的種植經驗,為霍山石斛的野生改家種和今後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法定代表人:何祥吉
成立時間:2007-08-21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152500000170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衡山鎮永康橋村
『伍』 哪裡收購茯苓
安徽省茯苓主產地主要是皖西的金寨縣、霍山縣、岳西縣、潛山縣等地。從各個產地的信息得知,茯苓收購創高價位。2002年冬茯苓收價上揚,一級茯苓片(公斤價,下同)7.5~8.5元,茯苓統白塊5.3~8.5元,茯苓丁5.5~6元,茯神塊6~8元。2003年冬茯苓產新後,收價不降反而上漲。目前的收購價是一級茯苓白片14~15元,茯苓統白塊9~12元,純折四方塊12.5~14元,茯苓丁11~13元,統白丁已達14元,茯神塊11~13元。多數茯苓均含潮未乾。
據分析估計,茯苓市場價格在10元以上的態勢將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而且還有繼續上揚的可能性。今年全省總產量在2500~3000噸左右,業內人士分析導致產新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
庫存不足 2002年冬以前,茯苓價格在低位維持了很多年,葯農種植積極性不高,栽培面積不增,導致多年來的產量不是太多。由於茯苓為常用中葯,臨床配方、中成葯用量都較大,隨著陳貨庫存的日漸減少,漲價是必然的。
產出減少 由於栽培茯苓用的是松樹及松樹兜,連年砍伐,資源越來越少。水土流失嚴重,大一點粗一點的松樹幾乎沒有了。主產地岳西縣,從今年開始創建「生態縣」,加強了林業的管理,對原來林業部門發放的「砍伐證」都已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