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址電話 > 義烏小商品批發歷史

義烏小商品批發歷史

發布時間:2021-06-12 22:33:02

義烏小商品城是中國旅遊景點,有哪些歷史故事

其實,有時什麼都不用做,只是默默陪伴,我也會在心裡生出許多幸福來。還記得那晚老公在網上玩三打哈,我把熨衣架搬到了他身旁,為他熨燙一件件襯衣和西褲時,無以言表的幸福竟就那樣爬上了心房,我靜靜地享受著這份美妙的感覺也是自然的流露。有時,即使他在看電視,我在上網,我們分別在兩個不同的房間,我也總能感覺到我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真的有些奇怪。

㈡ 義烏小商品城起源與何時

義烏小商品市場最早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末的廿三里。

1974年春節前後,縣城稠城鎮縣前街也興起了小商品市場。

在特殊年代,在上級明令禁止、取締,而半合法的」敲糖換雞毛「又需要市場存在的矛盾沖突之中,兩個提籃叫賣、批零兼營的季節性市場悄然孕育。

1982年3月26日上午,就稠城市場整頓問題,縣政府再次召開由一名副職主持的縣長辦公會。當時工商局副局長葉榮貴、城陽區工商所所長王廷臘,也列席了這次會議。這就是義烏小商品市場開放前夕著名的「第二次縣長辦公會議「。根據一位副縣長的提議,會議首先解決了與稠城集市整頓有關的豬市、牛市擺布問題。緊接著對小百貨市場的問題進行了研究。由於當時政策滯後,問題敏感且涉及方方面面,敞開觀點的討論持續了一整個上午。農民經商、農民進城、批發購銷、自由市場等敏感問題,在你一言、我一句的提起後作了再一次研究。其他需要研究的六項議題不得不放在下午進行。對市場整頓,會議形成初步意見:作為對小百貨市場的全面管理,一是全面登記;二是(頒發)臨時執照;三是建立組織;四是自己建帳,稅收按營業額徵收;五是成立由工商局、工商所、財稅所、鎮愛衛會、派出所組成的市場整頓具體實施臨時機構。這次會議甚至對市場全面整頓動員都作出了具體安排。

這是1982年9月開業的義烏第一代小商品市場的資料照片。1984年,這個市場的成交額達2321萬元,商品主要銷往義烏周邊縣市。

黨的十二大勝利召開,象春風吹開了這個小百貨市場個體商販人員的張張笑臉,城陽工商所幹部通過學習認為,有黨中央撐腰,湖清門市場應該讓它存在和發展……十二大期間,他們在縣工商局的直接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配合下……發出了關於加強小百貨市場管理的第一號通告,裝起高音喇叭大力反復宣傳,小百貨市場的經營范圍是國家規定的三類小商品和家庭工副業產品。同時,對符合條件經商的人員均發給營業許可證。按經營商品的范圍分別編制了十五個小組……整頓後的湖清門小百貨市場,秩序井然,面貌一新。

市場被正式認可之後,發展的速度超出了任何人的意料。於是又有了第二代市場的建設。

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創始人是誰

義烏人經商歷史悠久,相傳可以追溯到南宋時期。
義烏市委市政府對培育市場的正確引導。
兩者的給合成就了現在義烏小商品城的聲譽

㈣ 我要義烏的發展史

義烏的歷史發展:

春秋時屬越國。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縣名烏傷,屬會稽郡。傳說秦時有個顏烏,事親至孝,父死後負土築墳,一群烏鴉銜土相助,結果烏鴉嘴喙皆傷,故稱烏傷縣。

新莽時(公元9年)改縣名烏孝。

東漢建武初復稱烏傷,曾為會稽西部都尉治。

初平三年(192年)分割西部轄境,設置長山縣(即後之金華縣)。

三國吳赤烏八年(245年)分南境,置永康縣。

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分會稽郡西部設東陽郡(郡治長山),烏傷縣屬東陽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分割吳州置婺州。

唐武德四年(621)於烏傷縣置稠州,並分置烏孝、華川二縣。

武德七年(624年)廢稠州,合烏孝、華川為一縣,改名義烏縣。

稠州以稠山(德勝岩)而得名。華川又名綉川,以綉湖得名,義烏其義與烏傷、烏孝同。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義烏縣東境設東陽縣。

天寶十三年(754年),又分縣境北部及蘭溪、富陽各一部分,設浦陽縣(今浦江縣)。

元代,義烏隸屬婺州路總管府。

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部攻取婺州,改婺州路為寧越府。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又改名金華府。

明清仍舊,義烏隸屬關系未變。

辛亥革命後,廢府制代以道制,義烏屬金華道。

1927年廢道制改為省縣兩級制,義烏直屬浙江省,後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義烏屬金華專區或浙江省第四專區。

1949年義烏解放。新中國成立後,義烏屬金華專區。

1959年浦江並入義烏,1967年浦江仍析出。

1988年撤銷義烏縣,設立義烏市。

(4)義烏小商品批發歷史擴展閱讀:

義烏地理概況:

義烏位於金衢盆地東部,東經119度49分至120度17分,北緯29度02分13″至29度33分40″,浙江省地理中心地處境內。東鄰東陽,南界永康、武義,西連金華、蘭溪,北接諸暨、浦江。至省會杭州百餘里。

義烏氣候條件:

義烏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在17℃左右,平均氣溫以七月份最高,為29.3℃,一月份最低,為4.2℃。年平均無霜期為243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為1100~1600毫米之間。

義烏土地面積:

市境東、南、北三面群山環抱,南北長58.15公里,東西寬44.41公里,境內有中低山、丘陵、崗地、平原,土壤類型多樣,光熱資源豐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義烏

參考資料來源:義烏市人民政府-義烏市自然地理

㈤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一區二區三區四區是做什麼的

一區市場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一區市場是中國小商品城順應市場國際化發展需要而建造的現代化批發市場,總投資7億元,於2002年9月28日建成並投入使用。市場佔地420畝、建築面積34 萬平方米,設主體市場、生產企業直銷中心、商品采購中心、倉儲中心、餐飲中心五大經營區,共有9000餘個商位11000多戶經營戶。 國際商貿城一區主體市場一樓主要經營花類(模擬花)、花類配件、毛絨玩具、充氣玩具、電動玩具和普通玩具;二樓主要經營頭飾、珠寶首飾;三樓主要經營喜慶工藝、裝飾工藝、瓷器水晶、相框和飾品配件;四樓為生產企業直銷中心,目前設有台商館、南方瓷都德化區、 深圳原創禮品區等特色區塊,匯聚了國內檔次最高的工藝陶瓷、水晶、琉璃等工藝品的生產企業。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一區市場設施精良,市場內設中央空調、大型電子信息屏、 廣播系統、電子信息咨詢系統、寬頻網路系統、自動扶梯、消防安全監督控制中心;市場人流貨流通暢,汽車可直達市場二、三、四樓。同時,融入多元化、人性化的服務,引進開設了餐飲美食、電信服務、中庭休閑、金融服務、物流運輸等服務,環境優美,商業氣氛濃厚,充滿生機,是一個集購物、旅遊為一體的國際性 商業中心。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一區市場是浙江省旅遊局指定的購物旅遊定點單位,被省工商局授予為全省首個「五星級市場」稱號。2005年,市場通過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評審。2008年還被國家工商總局授予「全國信用監管示範市場」稱號。

二區市場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二區(F/G)市場是義烏市委、市政府建設國際性商貿名城的核心工程和義烏市場現代化的 標志性建築。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二區(F/G)市場由F、G兩個主體交易區和兩個聯接體組成,市場於2004年10月22日開業,佔地483畝,投資約20億元,建築面積60餘萬平方米,擁有商位8000餘個,經營戶逾萬戶,主要經營五金、電子、電器、箱包、雨具、鍾表等六大行業。市場建築分五層,其中一至三層為主體市場,四至五層為生產企業直銷中心、特色精品館和外貿采購服務中心, 中央大廳二三樓設旅遊購物中心、中國小商品城發展歷史陳列館。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二區(F/G)市場建築宏偉、環境優美、商賈雲集,堪稱集購物、旅遊、休閑為一體的國際性商務中心。

三區市場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三區(H)於2005年10月22日正式開業,建築面積46餘萬平方米,擁有商位6000餘個。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三區(H)一樓經營筆墨用品、紙製品和眼鏡;二樓經營辦公學慣用品和體育休閑用品\運動器材;三樓經營化妝品、拉鏈\紐扣、服裝輔料;四樓為生產企業直銷中心;五樓為國際商貿城進口商品館,吸引了 義大利、 日本、 巴西、 非洲、 西班牙、 馬來西亞等2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種商品入駐經營。三號聯接體地下一層為皮革交易區。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三區(H)設有高架車道,汽車可達各個樓層。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國際貿易、金融服務、餐飲服務等功能配套齊全,是國內現代化、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商品批發交易市場。

四區市場
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四區建築面積達108萬平方米,擁有商位16000餘個,經營主體19000餘戶,總投資30多個億。市場一樓經營襪類;二樓經營日用百貨、手套、帽類、針棉;三樓經營鞋類、線帶、花邊、領帶、毛線、毛巾;四樓經營文胸內衣、皮帶、圍巾。市場設有高架車道,各種車輛可直達市場各個樓層。市場東西兩側為配套輔房,集成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國際貿易、金融服務、餐飲服務等市場配套服務設施,還擁有4D影院、旅遊購物等特色商業娛樂服務。

國際商貿城四區市場借鑒運用當前國際大型商業中心先進的設計理念,融多項高科技於一體,市場內設有中央空調、大型電子信息屏、寬頻網路系統、液晶電視系統、太陽能發電設施、雨水回收器、自動天窗及平行扶梯等先進的高科技硬體設施,是目前國內科技含量最高、國際化水平最高的商品批發交易市場,同時也是義烏市場現代化的標志性建築。
五區市場
國際商貿城五區市場是義烏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義烏國家商貿名城建設的核心工程,是義烏市場轉型升級的標志性建築。

㈥ 武漢漢正街與義烏哪個是全國第一個小商品批發城

漢正街
在明末清初時候,當中國的資本主義剛剛萌芽之際,漢正街便是華中地區最大的貨物集散地,「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霄明」就是說其繁榮景象的,至今已有500年歷史了。改革開放初,漢正街又率先擺脫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開放小商品市場,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發展個體民營經濟之路,「漢正街模式」也一度風靡全國。
而此時,浙江中部地區的貧困縣義烏,才剛剛有小商品擺上露天地攤

㈦ 義烏小商品有幾年的歷史了

義烏是一座建在市場上的城市。自1982年在全國率先創辦小商品市場以來,經過五易其址、十次擴 建,義烏已形成以中國小商品城為核心,11個專業市場(義烏農貿城、傢具市場、木材市場、義烏裝飾城、物資市場、通信市場、家電市場、汽車城、二手車交易市場、房地產交易市場、出版物交易中心)、14條專業街相支撐,運輸、產權、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相配套的市場體系。目前義烏市場現擁有營業面積400餘萬平方米,經營商位6.2萬個,匯集了16個大類9105個子類170餘萬種單品;集聚了1.8萬余件商標,800多件馳(著)名商標,6000餘家總代理、總經銷。

㈧ 淄博義烏小商品城的相關背景

淄博義烏小商品城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座落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華光路西首268號的「淄博·義烏小商品城」,是由國家知名企業、浙江省三星級企業——浙江華川實業集團公司為首投資興建的,該項目規劃用地700餘畝,總投資超10億元人民幣,其中商業區佔60%,配套住宅佔40%,屬淄博市政府「三0工程」中的重點項目。整個項目的首期工程——淄博·義烏小商品城(批發市場),工程面積13.5萬平方米,擁有2000多個商鋪的三層商品批發交易市場,已於2004年12月28日順利開業,與其相融的46間場街門店和200多套商務樓也同時開業迎客。市場有較為完善的硬體配套設施,客運物流中心、餐飲中心、停車場、展銷會場、手扶客電梯、貨電梯、副食區、兒童游樂場、全方位的安全監控、消防等先進設施、設備齊全。
淄博·義烏小商品城是當前魯中地區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現代化批發交易市場,商城主要經營:服裝類、針織類、床上用品、玩具類、文體用品類、旅遊工藝品、禮品飾品、五金電器、電子鍾表、化妝品、箱包類、日用百貨、傢具、副食、茶葉、鞋類等近50000個品種的產品。適合各層次消費者的生活、生產需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的商品,批零兼營、物美價廉的特點,配套齊全、井然有序的交易環境,城鄉配合、長短相接的客貨交通,吸引了平均每天20000--30000多人次,節假日50000--60000多人次市內外、省內外的客流,造就了良好的商業氛圍。市場採用了世界聞名、全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運作、管理、服務、發展的科學模式和工作理念。有一支能為市場精心培育、快速提升、穩健發展而敬業勤奮的管理服務隊伍。
淄博·義烏小商品城的開辦與興起,得到了省、市、區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予以了工商、稅收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浙江省、金華市、義烏市等地政府部門對本商城的建設、培育和發展也十分重視與關心。為了培育、發展好市場,公司充分運用良好的政策、社會環境,採取了減租讓利給進場經營業戶的辦法降低經營成本,增強競爭能力。同時,公司採用帶領業戶赴義烏等地考察、采購;組織業戶進行經商創業技能培訓;組織業戶連人帶貨下鄉鎮趕集經營吸納顧客;引進義烏等地經營大戶舉辦「義烏小商品展銷會」,組織本場業戶與義烏等地經營大戶進行經驗交流、建立產品供銷合作關系等一系列方法,為充實市場商品、完善經營業態、培養經商經驗、逐漸走向成熟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淄博·義烏小商品城的崛起,不僅為3000多經營戶搭建了創業致富的商貿平台,方便了居民生活,為廣大批發采購商建立了全國尤其是義烏、溫州、廣州等南方產品的供銷橋梁,形成了南北業戶攜手創業、南北產品交融拓展格局,促進經濟發展,而且對提升淄博城市檔次,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商品集散中心的形成,帶動第三產業和商品經濟全面快速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以淄博萬集義烏小商品城發展有限公司為主軸,宣傳、工商、稅務、公安、交通、銀行等相關職能機構攜手合作,管理服務功能齊備,以「團結、開拓、創新、進取」的工作宗旨,兢兢業業做好整個管理服務工作,以保證商城沿著精心培育、快速提升、穩步健康的軌道向前發展。淄博·義烏小商品城立志成為立足魯中、面向全省、走向全國的現代化批發市場。

㈨ 請問誰幫「簡述中國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發展歷程

義烏的小商品早在乾隆年間,義烏農民就開始了「雞毛換糖」的經商活動,那時候的義烏人用紅糖換來的雞毛做雞毛撣子,每逢過年慶典與過節請客,便走街串巷地去賣,這便是義烏小商品經營的開始。
(1)小商品市場的誕生
義烏開放小商品市場的背景,主要包括幾個方面:改革開放初期,北門街是自發小商品市場的集中交易地點,並初具規模;「貨郎擔」的生意非常興隆,因此小百貨批發業的微觀基礎十分雄厚;當時的政策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小商品市場的發展和有序管理的沖突十分激烈。
也許有的讀者會形成一種錯覺,以為當時開放小百貨市場一定是一件轟轟烈烈的事情,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反響。在1982年開放的湖清門市場嚴格地說只是小商品市場的雛形,市場攤位十分簡陋。
當時開放小商品市場的理由,不是因為市場規模和社會影響力,而是因為部分農民「棄農經商」在義烏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要轉移也是一個客觀事實。其實,政府並不十分在意小商品市場會對農業生產帶來什麼負面影響,而是由於自發形成的市場影響了交通和市容,還造成了執法管理部門與眾多攤主之間的沖突。「貓捉老鼠」的游戲長期玩下去總不是解決的辦法,逼迫市場主管部門必須迅速拿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既然禁止的做法不能奏效,小商品市場本身也不會對社會造成危害,與其關閉,還不如順其自然,開放小商品市場。
義烏縣政府為了小商品市場的關閉或開放的問題,曾召開過三次縣長辦公會議,經過反復討論,大多數領導初步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對小百貨市場,不應該用強硬的手段強制關閉,可以走一步看一步,關鍵在於正確的引導、加強管理。後來,縣政府、稠城鎮、縣商企局(城陽商企所)三個部門的領導成立「稠城鎮整頓市場領導小組」,並於1982年8月發布《關於加強義烏小百貨市場管理的通告》,宣布將於是年9月5日正式開放「稠城鎮小百貨市場」,地址在湖清門,由城陽區商企所管理。
當時的湖清門市場非常簡易,在一條用於排水排污的內城河溝上架起了水泥板,在水泥板上方用木板搭成攤位,在長條木板上方用塑料薄膜搭起了雨棚,用作簡易攤位。攤主經商企所登記,領取攤位證,攤位固定,每一攤位佔用的木板長度相等。據時任城陽商企所所長的孫章寶回憶,市場開放之初,有正式固定攤位100多戶,還有600多戶流動攤位和大量「提籃」,共計攤位705個,年成交額700萬元。
湖清門市場開放之後,當時的義烏縣委縣政府領導看到了這股經商的潮流,感受到潛伏於這股潮流下的巨大經濟動力。1982年11月25日,義烏縣委縣政府召開了農村專業戶、重點戶代表會議,縣委書記謝高華在講話中果斷地提出「四個允許」,即:允許農民經商,允許從事長途販運,允許開放城鄉市場,允許多渠道競爭。
「四個允許」政策是在小百貨市場開放之初縣委縣政府領導審時度勢做出的決策。「四個允許」的政策簡明扼要,符合民心,頗有號召力,打消了許多尚在等待觀望的經商戶的疑慮。
市場的發展,帶動了社隊企業,特別是家庭工業的發展。1984年10月,義烏縣委縣政府抓住這一可喜的勢頭,審時度勢,提出了「興商建縣」(1988年5月撤縣建市後改稱「興商建市」)的發展戰略。
在第一代市場時期,廿三里小商品市場的交易品種和規模與稠城小百貨市場非常類似。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市場的集聚效應逐步顯示出來,這表明在有限的地域空間和市場輻射范圍內,只能有一個中心,否則均衡的分布只能扼殺市場的集聚作用。
從理論上講,成為非均衡發展的中心,對於義烏小商品市場起源的兩個地方來講,機遇是同等的,但發展的是終結果卻是前者合並到稠城小商品市場。這說明市場集聚的是帶有自然壟斷性質的資源,如培育市場的投入、集聚的信息、為商品運輸服務的鐵路和公路交通,更重要的是不可復制的稀缺資源——經商戶,在這些資源的聚集上,作為三四線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稠城顯然具有更大的優勢。
一是市場主體素質顯著提高,商品流通范圍擴展至全國。截至1997年底,採取各種經營形式進入「中國小商品城」進行商品交易的國有、集體和混合所有制的大中型企業達3000多家。
據調查,市場經營者的平均年齡由1982年的42歲左右降到1997年的33歲(其中30歲以下的佔33.4%,40歲以下的佔73.6%);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者所佔的比例由1982年的不到10%(高中畢業生僅1名),提高到1997年的82%(其中高中畢業生佔17.3%,大學畢業佔1.2%)。市場上本地產商品比重降到30%,售出的商品90%銷往外地,流向遍及全國除台灣以外的所有省會城市和其他數百個中小城市及其輻射的廣大農村,確立了義烏作為全國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的地位。
二是市場轉軌改制,硬體建設和信息化管理邁出新的步伐。1993年12月,義烏市有關企業與北京上海的知名企業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小商品城股份有限公司(後改為「商城集團」公司,其股票「小商品城」已於2001年5月9日在上交所上市),成為我國首批現代股份制市場企業集團之一。市場內一些攤主為了做大生意,佔有更多的市場份額,自發地實行橫向聯合,成立有限責任公司。
市場內有2500多家商貿企業或公司,取得了國內外名廠大店在義烏乃至浙江省、華東地區(個別企業還取得了在全國)的總經銷商或總代理商資格,與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00多家商企企業建立了穩固的購銷關系。商城集團籌資興建的賓王市場,是一座集商貿、倉儲、辦公、飲食、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超大型商城。
三是市場組織結構裂變式發展,對外開放度顯著提高。「中國小商品城」在新疆、北京、內蒙古、福建、甘肅、四川等省市辦起了分市場或小商品配送中心,輸出商品、資本、人才和管理,使義烏市場在國內的輻射能力大大增強。最近幾年,其輻射能力還延伸到海外,先後興辦了烏拉圭分公司和南非分市場。浙江省外貿公司義烏公司和商城集團外貿公司積極向國外拓展業務,並取得外貿自營進出口權,與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貿易關系。義烏一批骨幹企業分別在奈及利亞、俄羅斯、南非、匈牙利、巴西等國建立了分公司或商務機構。
1995年起,義烏市政府與國內貿易部、香港貿發局等合作,每年一度舉辦「義烏中國小商品博覽會」,受到國內外經貿界的關注。
(3)邁向國際性商貿中心
從1998年至2002年的5年間,盡管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經營場地規模沒有顯著增加,但市場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
從2001年下半年起,為了適應市場業態變化和功能創新的要求,進一步改善市場經營環境,提升市場檔次,提高競爭能力,義烏按照「全國小商品市場的示範性窗口,50萬以上人口大城市的高水準小區,國際性商貿城市的標志性建設」的定位,開始建設第五代小商品市場即國際商貿城。
國際商貿城面積20平方公里,目前6.6平方公里正在實施開發,一期工程已竣工,總面積30萬㎡,新增國際標准(9㎡/商位)6800個商位,店面房10多萬㎡。市場園區內配套了海關、出入境檢驗疫、物流中心、倉儲、世貿中心、電子商務中心等一系列現代化的設施。在這一階段,義烏小商品市場的發展呈現出新的特點:
一是市場檔次和信息化水平不斷提升。由商城集團和義烏郵政局聯合組建的中國小商品城互聯網路信息公司於1998年5月成立,先後開出「商城介紹」、「企業之星」、「商城導購」、「外貿之窗」、「新品上市」、「供求信息」等10多個欄目。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2年底,該公司已為小商品市場的上萬戶經商戶、36條專業街上網發布了3萬多條來自市場一線的商品信息條目。「商城信息」被廣大經商戶稱為「網上永不落幕的小商品博覽會」。
1999年,義烏在「商城信息」基礎上建立了一個全新網站——「中華商埠」,開通了搜索引擎。隨著ATM寬頻多媒體和銀行ca認證體系的建成,2000年10月,義烏小商品市場擁有了自己的BTB(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系統。利用交易平台、搜索引擎、支付中介、配送中心、配套服務等功能,為全球商人提供電子平台、小商品信息中介服務。
許多生產廠商都通過自己的電腦登錄「中華商埠」網路,發布各種商品的供求信息。目前,「中華商埠」網站擁有10多萬國內外正式用戶,企業會員數以年遞增10%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2002年底,在線成交額已超過500萬元,協議成交額達1.1億元。
在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同時,義烏小商品市場還採取撤攤改店等方法改造市場硬體設施,擴大單體經營面積,改善經營環境,從而促使一批新興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如眼鏡、領帶、五金、化妝品等行業脫穎而出,設立了單獨的交易區或市場,填補了多個市場空白,市場的集聚效應大為增強。
小商品市場成交額2001年達212.97億元,2002年達229.98億元,已連續12年位居全國同類市場之首,被譽為「華夏第一市」。

閱讀全文

與義烏小商品批發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烏批發花市場在哪裡 瀏覽:445
昆明副食品批發公司電話 瀏覽:849
去東海批發水晶便宜嗎 瀏覽:558
中大t恤布料批發價格表 瀏覽:916
義烏兒童袖套批發 瀏覽:65
找北京布鞋批發店 瀏覽:16
貴陽什麼地方批發瓷磚 瀏覽:113
河北礦棉板批發 瀏覽:711
長春市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462
青島高頻電磁加熱批發 瀏覽:213
合肥礦用開關櫃批發 瀏覽:410
臨沂嘉興水果批發市場香蕉價格是多少 瀏覽:830
什麼水果批發可以加盟 瀏覽:597
永年螺絲批發市場地址 瀏覽:906
廣西殺菌燈工作燈廠家批發 瀏覽:506
歐妮批發商 瀏覽:538
外轉子空調風機批發商 瀏覽:297
浙江柯橋批發格子布的地方 瀏覽:728
陶瓷佛像批發廠家地址銅像 瀏覽:853
河北金鋼網鋁型材批發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