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义潦河有多长
潦河全长148公里。
潦河,江西省境内河流名称。潦河为修河最大的支流,又称上缭水,奉新境内又名奉新江,亦作冯水,安义县、永修县境内潦河又有海昏江之称, 由南北潦河汇合而成,以南潦河为干流。
⑵ 安义县的旅游
彰灵岗文化遗址位于安义县城北1.5公里的丘陵地带,为东经115°32′,北纬28°51′,遗址复盖面积约为方圆10多华里,1988年在此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器,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发掘鉴定为旧石器时代石器,距今约5万年。
孙虑城文化遗址在安义县城东郊4公里的凤凰山上徐自然村北,有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七年(228年),吴王孙权之三子建昌侯孙虑建造的孙虑城。937年,修筑公路时,当地群众在木鱼墩和八角井中挖出许多古代兵器,其中有十二三斤重的大砍刀,七八斤重的锏、长矛、弓、剑等。今孙虑城古址犹存。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保山文化遗址位于万埠镇八保山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1982年采集到锥形、柱形、扁形器物脚,有云雷纹、Z形纹、圆涡纹和附加堆纹硬陶片;有石刀、石斧等磨料工具。经考证,陶片为直口尊、罐、器、鬲残片,系商周时期器物。
营盘山文化遗址位于石鼻镇堎上村境内,面积约5600平方米,四周筑有土围。1982年采集到硬陶片呈云雷纹、方格纹、圆涡纹、工纹、回字纹、曲折纹等,陶质网坠、段石石奔、石棒、陶拍、器皿、鼎足等物,还有青铜斧、铁石奔、青铜石奔、为西周时期器物。
安昌山文化遗址位于鼎湖镇花园村东南350米处,面积约4800平方米。1982年在遗址上采集到各种纹式硬陶片,为西周时期器物。
铜锣山文化遗址位于石鼻镇简坊杜村东南100米处,面积约1500平方米。1982年在遗址上采集到石器、陶器,纹势呈曲折纹、回字纹、圆涡纹、云雷纹、复线Z纹、目纹,还有瓮、罐、鬲等窑器残片,陶拍纺轮(残)网坠,并发现较完整的长柄钵,系西周时期器物。
京台石门坊坐落在石鼻镇京台村中央,系宗族祠堂建筑群的一部分,明正德四年(1509年)复修,清嘉庆二十三(1818年)重建,门坊为四柱三门,全系仿木结构,以麻石凿制。柱有花纹,中嵌汉白石额匾,南面铭文“绩绍中垒”,北面铭文“荫垂乔木”。现保存完好。
下桥石塔在长埠镇石山戴家村塔耙塘,建于明代,为佛教经幢,通体麻石,由基座、幢身、幢顶三分部组成,上压有宝珠,火焰形石雕,现保存完好。
文峰塔原名龙文塔,位于潦河北岸安义大桥东约110米处。始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由吏部郎中徐大相等倡建,建至五级,款尽停工。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知县宫大鹏续建七级六棱砖塔,塔形如笔,谓之“文风”,谐音曰“文峰塔”。塔高23米,逐层有板梯迭上,可极目远眺。1978年,塔顶柱糜烂,县政府拨款重修,外涂丹垩,恢复原貌。1989至1991年安义县各界人士损资17万元修缮后,更加凌宵超逸,灵光粲然。为南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阁旧名青云楼,原位于龙津镇,在县治南门内儒学东南,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建,有青云楼阁之称,为龙津八景之一。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知县文廉拨款移至县城外东南隅(今址),更名魁星阁,坐南朝北,后几经沧桑损毁,1983年至1984年,江西省文化厅、安义县政府拨款3万元重建,模拟仿木结构,凝柱大门,栏杆藻井,仿琉璃水泥瓦面,歇山重檐,青石狮独尊,魁星焕形,石阁生辉。2005年又争取上级拨款修缮,翻修阁顶,全部改用琉璃瓦,更加神彩怡然,再展新姿。为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京台古戏台坐落在石鼻镇京台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秋,占地86平方米,坐南朝北。民国六年(1917年)曾修葺一新。1968年重修。台为四阿顶,砖木结构,平面布局凸字型,内梁架为穿斗式,中设有藻井,采用如意计拱造型,台高7.8米,宽10米,深8.5米,整个造型具有典型的清代江南农村风味,是迄今保留完好的京台庙宇建筑群内的建筑物之一。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家牌坊坐落在石鼻镇邓家村,为黄氏贞节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坐南朝北,高7米,宽6米,花岗岩梁柱,三门四柱,上嵌青石匾额:“柏节清操”。牌坊上镌刻着龙凤狮云月及人物等图案,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柱额正面镌刻有阴文楹联:“数十年冰心一片,百千岁国宪长垂”。为南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义古村落赣派建筑群,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独特的古建筑之美。多个剧组在这取景,最新拍摄的有“古村女人”。
⑶ 奉新潦河橡皮坝下游 在哪
潦河,江西省境内河流名称。潦河为修河最大的支流,又称上缭水,奉新境内又名奉新江,亦作冯水,安义县、永修县境内潦河又有海昏江之称, 由南北潦河汇合而成,以南潦河为干流。
潦河流经宜春市宜丰、奉新、靖安、南昌市安义四县,进入九江市永修县,在山下渡与修河汇流,最后注入鄱阳湖,全长148公里。
⑷ 南昌市安义县新潦河大桥大货车能不能通行
古老的潦河斜贯江西省安义县全境,奔流不息的潦河水哺育着安义人民,一代又一代人的故事在潦河水边无声地演绎。曾经,潦河上的故事充满了悲伤。上世纪八十年代,潦河鼎湖镇戴坊村上游段,一条满载过河群众的渡船倾覆,转眼间十二条无辜的生命消失在茫茫河水中。就在刚刚过去的本世纪头十年,潦河黄洲镇黄洲村段,十几条鲜活的生命陆续从那条窄窄的仅两米宽的便桥上坠落。黄敬泉、戴熙璩等人大代表行提出代表建议,呼吁在潦河黄洲段和戴坊段建两座大桥,让滨河群众出行不再有安全隐患。在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和代表们坚持不懈的反映下,2008年,黄洲大桥和戴坊大桥终于列入了江西省渡改桥项目。由于配套资金的问题,两桥的开工建设尚未纳入政府重点工程项目。在常委会的努力下,2010年,两座大桥的建设列入了安义县人民政府十大民心工程。大桥的施工建设迅速推进。常委会还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实地视察大桥建设工地,了解存在的问题,督促政府相关部门及施工单位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施工安全,加快工程进度,力求让这项民生工程圆满完工,为老百姓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