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酥油茶怎么做
酥油茶做法: 先用茶叶熬茶(最好用苻茶),只取茶水,倒入竹筒中,加入酥油,酥油是牦牛的油,块状的,放入后和茶水一起慢慢的打,边打边加入盐,还可根据需要加入事先已炒熟、捣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类,最后还应放上少量的食盐、鸡蛋等等打溶了就可以喝。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料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因此,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宾客的珍贵礼仪。 味道很棒的哦! 在青海,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稽耙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
② 酥油茶怎么制作
原料
酥油、茶叶或砖茶、食盐
调料
牧民们传统的提炼酥油方法是:先将从牛、羊身上挤出来的奶汁加热,倒入特制的大木桶中(这种桶当地叫“雪董”,是专用来提炼酥油的,高约4尺、直径在1尺左右),然后用专用的酥油用具用力上下抽打奶汁,来回数百次,搅得奶汁油水分离 [1] 。
制作编辑
方法一
砖茶呈固体状,需要用刀切削,如砍柴刀等,得用力切削 [2] 。
锅中加300毫升水煮沸,加3到5克碎砖茶,煮到茶水变黑熄火。
茶水变色后,可加入0.5克盐。寒冷的日子里还可以多加一些盐。
再加入2克酥油(约汤匙的三分之二)。
水经茶水过滤网注入茶壶备用。通常使用小茶杯饮用。
方法二
先将奶汁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1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
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
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酥油茶桶。
接着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茶桶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3]
酥油茶有各种制法,一般是先煮后熬,即先在茶壶或锅中加入冷水,放入适量砖茶或沱茶后加盖烧开,然后用小火慢熬至茶水呈深褐色、入口不苦为最佳。在这种熬成的浓茶里放进少许盐巴,就制成了咸茶。如在成茶碗里再加一片酥油,使之溶化在茶里。就成了最简易的酥油茶。但更为正统的做法是:把煮好的浓茶滤去茶叶,倒入专门打酥油茶用的酥油茶桶(这是藏区群众家里常见的也是必备的一种生活工具,由筒桶和搅拌器两部分组成。筒桶用木板围成,上下口径相同,外面箍以铜皮,上下两端用铜做花边,显得精美大方。
牛羊奶经过这样捣打后,其中的油质浮出水面,将它用手提出。压装于皮翼中,冷却后便成酥油,进入21世纪以来,手摇牛(羊)奶分离器已经逐步代替了手工捣制的旧工艺。酥油以夏季从牦牛奶里提炼的金黄色酥油为最好,从羊奶里提炼的则为纯白色。虔诚的藏传佛教信徒敬神供佛时,点灯、煨桑等都离不开酥油。酥油还可以软化皮革,以便揉搓皮绳革条,在牧区,男女青年还用它擦脸,以保护皮肤,防晒抗寒。被誉为青海塔尔寺密宗“艺术三绝“(酥油花、堆绣、壁画)之一的酥油花,更是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驰名中外。
酥油花是一种独特的雕塑艺术,它用酥油揉以各色矿物颜料塑成形态各异的形象,大至山川人物,小至花草虫鱼,无不逼真细腻,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藏区绝少产茶,制作酥油茶的茶叶,最初多来自中原地区。据史书记载,早在公元4、5世纪时,吐蕃军队就曾通过与内地的战争夺得了大量茶叶,但直到公元5世纪以前,吐蕃社会还没有形成饮茶的习俗,茶叶也只是作为一种珍贵的保健品而为社会上层所珍藏。唐朝开元年间以后,随着唐蕃之间交往的增多,饮茶习俗渐渐传入吐蕃。
③ 藏族的主要饮料是酥油茶和青稞酒吗
藏族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说藏语。藏族聚居地区高山连绵、雪峰重叠,平均海拔4000米。藏族地区草原辽阔、森林茂密,水利资源丰富,地下矿藏十分富饶。太阳辐射量大,对开发利用太阳能、对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藏区种植青稞、小麦、豌豆、蚕豆、玉米、土豆、油菜等农作物,还有苹果、梨、桃、葡萄、香蕉、桔子等果树。藏族人以勤劳、智慧而闻名。藏族人民几乎人人能歌善舞。
藏族的主要饮料是酥油茶和青稞酒。喝茶时一般是边喝边添,而不是一口气喝完。喝酒要求客人“三口一杯”即首先将酒杯斟满,请客人喝一口,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一直到第三口,最后满杯喝干,此后才能自由喝。宴会敬酒时还要唱敬酒歌。
藏族喜欢用珠宝、金、银、铜、玉象牙等制作各式各样精美的首饰,戴在头上和胸前腰间。
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了藏族人。在历史的各个朝代,藏汉各族交往密切。藏族人信奉以佛教演化而成的喇嘛教。喇嘛教的黄教首领是达赖和班禅。藏族过去是封建的政教合一统治体系,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藏族人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我还想知道]
藏医藏药非常著名。藏医自成体系。藏区有丰富的药材资源,有虫草、贝母、雪莲、红花等。
最能体现藏族人民建筑艺术的创作是宫殿、寺院建筑。举世瞩目的布达拉宫是藏区现存的最高、最完整的古代高层建筑,是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时期便开始修筑的土木石结构的宫殿。
④ 酥油在哪里买
酥油
[编辑本段]制作指导
1.先将牛奶或羊奶稍加热,然后倒入专门打制酥油的木桶中,桶里有长柄活塞,藏语称为“甲罗”。活塞比木桶内壁稍小,可以上下自由活动;
2.奶倒入木桶后,即用“甲罗”用力上下搅动近千次,奶中的油水即自行分离,油浮在上面,用手捧出,灌进椭园形或长方形皮口袋中,冷却后即成为块状酥油。牛奶打制的酥油呈黄色,羊奶打制的酥油呈白色;
3.这些酥油制成后即可保存起来随时食用或外运出售。制酥油后剩下的水可以饮用,也可制成“曲拉”(即奶渣)等奶制品食用。在牧区,也有的将奶倒入陶罐中,反复摇动制成酥油。
[编辑本段]食疗作用
不同的酥油有不同的功效,犏牛酥油能调理身体,黄牛、山羊酥油则凉息风热,牦牛、绵羊酥油性热,能祛风寒。
[编辑本段]每100克的营养成分
能量860千卡
蛋白质1.5克
脂肪94.4克
碳水化合物1.1克
胆固醇227毫克
维生素A426微克
核黄素0.01毫克
维生素E2.45毫克
钙128毫克
磷9毫克
钾188毫克
钠73毫克
镁2毫克
铁0.4毫克
锌0.12毫克
硒0.7微克
铜0.18毫克
相关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1. 较适合缺乏维生素A的人和儿童食用;
2.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患者忌食;孕妇和肥胖者尽量少食或不食。
⑤ 藏族的特色食品
藏族的特色食品:
1、糌粑是藏族的一种重要食品,制作很简单,将青稞炒熟后磨成面便成了糌粑。食用方式多样,最常见的是用手在小碗中把茶汁、酥油与糌粑、奶渣拌匀并捏成小团而食。
2、酥油是藏族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它是一种粗制的奶油,与内地黄油相似,是从牛能奶中提制的奶油制品,含脂肪约80-90%,还有不少维生素A,每两酥油约可供给热能400多卡、维生素A200国际单位。
3、各种饮料是构成藏族群众营养食品不可缺少的东西。一般来说藏族人民主要的饮料有酥油茶、清茶、甜茶、鲜奶和青稞酒等。而其中的酥油茶、清茶与主食糌粑同时食用外,也当作每日食用的饮料。
4、风干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食品。初冬时节,将牛羊肉割成小条,挂在阴凉通风处,任其冷冻并逐渐自然风干,到来年二三月份食用时,不仅肉质松脆,口味也独特。
(5)青海酥油茶批发电话扩展阅读:
四大藏餐风味
1、羌菜,指高寒牧区的饮食,为高原牧区风味,其菜系风味特色是注重原汁原味,取料单一,重于咸、淡、鲜、酸、香。具有调理适应高山寒凉气候之功效。以奶酪、牛蹄、酸奶、酥油等为主要原料。
2、卫藏菜,指拉萨、山南、日喀则等地区使用的饮食。主要是农区或半农半牧区风味,其特色是:取料广泛,除了奶制品、牛羊肉外,还有各种农作物,因此荤素配合得当,工于火候,调味以鲜咸,淡爽。制作手段也比较丰富,重于煮、炒、烧、闷、炸。
3、荣菜,指低海拔的藏东南地区饮食。取材于高山森林,以菌类野生药材为主,制作原始、风味清鲜、咸中带甜、浓而不腻、淡而不薄,尤以烤制香猪见长。
4、宫廷菜:指在原有的各种藏餐的基础上,精工细做,博采各家之长而形成的综合菜肴,材料都取之本土,选料严谨、制作精细、技法全面、色泽美观、滋味清鲜,是藏餐中的精品,各地方的人都能接受。
⑥ 请问在西宁能喝到正宗的酥油茶吗
除非有藏族朋友在!否则是喝不到的!呵呵!西宁人比较喜欢喝奶茶!可是和你听过的珍珠奶茶不一样哦!
⑦ 一般藏民家酥油茶做法
酥油茶做法:
先用茶叶熬茶(最好用苻茶),只取茶水,倒入竹筒中,加入酥油,酥油是牦牛的油,块状的,放入后和茶水一起慢慢的打,边打边加入盐,还可根据需要加入事先已炒熟、捣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类,最后还应放上少量的食盐、鸡蛋等等打溶了就可以喝。酥油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并加有多种食料经混合而成的液体饮料,所以,滋味多样,喝起来咸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御寒,又能补充营养,因此,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宾客的珍贵礼仪。 味道很棒的哦!
在青海,在每个藏胞家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酥油。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酥油是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在稽耙里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用酥油。